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年终说冬 精选

已有 6813 次阅读 2023-12-31 08:38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年终说冬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国古人主要从事农业,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以冬季为最后,到春天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这样一年之中,以春为始,以冬为终。游牧民族也以春季草长,牛羊有了新鲜草食,快速生长,到了冬季,草木枯黄,草料缺乏,就要杀掉一些羊供人们冬季食用。所以也以春冬分别为一年的始终。

所以,虽然一年之中无论以哪一个季节为开始都可以,但是无论是东方的农耕民族还是西方的游牧民族,都以春为始,以冬为终。一方面,是人的生活感觉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北半球欧亚大陆东西人们的交流应当古而有之。

冬,篆字写法如下

201692516242572dd9.jpg201692516242572dd9.jpg

它的上面部分,一束丝被缚住,会意终极、结束,是终字的古字。它的下面部分两个点,则是冰。冬天结冰,是一年的终极,这就是冬字。

上面所说终的古字,大概容易被错认吧,所以人们在冬字边上加了绞丝旁,写成了終,简化为终。

对于年而言,一年之终也就是第二年之始。虽然说冬是一年之终,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历法,无论是公历、农历,都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合,即冬之末并不一定正好就是年之终。

在古代的文献上,古人倒是说得很理想。例如《月令》(《周礼》与《吕氏春秋》上一样)把十二个月作这样的分法: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样,季冬之月的月末就是年末了。似乎冬与年终就配起来了。

但是,这样的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29.5天,一年只有354天。这与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即一年的实际时间365.2422天相差了11天还多。为了弥补上这些天,过些年就要增加一个月,也就是需要“置闰”。每19年中有7年是13个月,而不是什么所说的从孟春到季冬的12个月。这就是古人这种说法的缺点,它与实际的历法并不符合。

不过,中国古代的文人在这种方面,都是马马虎虎、稀里糊涂,他们都“古人”怎么说,他们也就照样说下去,照样做诗作文,并不去深究。

现在所说的冬,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不完满之处。

有人认为立冬就是冬的开始,立春便是冬的结束,春的开始。这样说,似乎是古人就这样传下来的。然而,它与我们对冷热程度的感觉差别太大。因为一般认为冬是寒冷的,春是温暖的,但是立春以后的二十来天(算春天了),比立冬以后的二十来天,要寒冷得多。

欧洲的天文学则认为,冬季从冬至开始到春分,也是三个月。这与上面以立冬为冬季开始说法的长处和短处都差不多。长处是有天文学的依据,短处还是与温度的感觉偏差大了一点。在冬至以前的二十来天其实是很冷的了,而春分的前二十天也比较暖和了。我们传统上的数九与这个说法倒是有一点相似。从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比这种说法只少了十天。

欧洲人传过来的用公历月份分成的一年四季,其冬季是12月和第二年的1、2月。虽然它跨了年,但是从气候方面说,这是最恰当的。这三个月确实是最冷的,称为冬季名副其实。如今每一个城市的冬季取暖,也都是以这三个月为中心往前后延伸。给小孩子讲季节的书籍上也是这样分的。可惜不少人年纪长大后就稀里糊涂起来。

气象台的朋友,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10℃为进入冬季,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为冬季结束。这种划分与日期无关,一年一个变化,而且是“事后诸葛亮”无法事先预知。因而只有科学研究的意义,与老百姓日常的说法没有多少关系。

农历的月份,十二月称腊月,十一月称冬月(冬至总是在这个月),十月也有称寒月的。冬天便是十冬腊月,或寒冬腊月。腊月结束,便是来年了,现在称春节。当然,一般情况下,春节的天气依然寒冷。

农历的过年,由于有闰月的设置,前后两年之中,大年初一的早晚可以有一个月的差别。前一年只有354日,后一年则可能达383天。这样,如果有什么事物需要作统计,例如对于古人以农业收成等,倒关系不大,但是对于按日生产的工业品,统计数字的出入就大了。在古代农业社会,农历尚可应付得了,到了工业社会,就不能适应。

辛亥革命以后,国家改用公历,并非领导人的爱好,实在是社会生活进入了近现代的工业和商品经济时代,形势不得不然。

现在使用的公历,也不是一蹴而就,也经过了不断改革的过程。当年被称为凯撒大帝的儒略·凯撒改阴历为阳历,规定平年为365天,每隔三年设一闰年,闰年366天(即四年闰一天),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一回归年的365.2422日多了11分14秒,这个差数看起来虽然不大,但累积下来,每128年就会差一天。这样,历法与天文观察就不合了。到了教皇格里高利的1582年,春分的日子从原来的3月21日,竟提前到了3月11日。于是,格里高利颁发了改历命令,将日期跳过十天,并规定以后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被100整除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跟原来比,每400年减少3个闰日)。这样,每年平均有365.2425天。这比回归年只长26秒,过3000年才会产生1天的误差。这是一个相当小的误差。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用的格里历,也就是所谓“公历”。

最近,某国把他们的圣诞节由1月7日改到了12月25日,引起人们对于天主教与东正教圣诞节时间不一致的议论。

其实,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圣诞节都是当时的冬至日,按照当时的历法即儒略历是12月25日(那时候儒略历的偏差还不很大)。所以,过去中国人把圣诞节称为“外国冬至”。只是现在天主教与东正教所用的历法不同罢了。

天主教的历法是现在的公历即“格里历”也就是教皇格里高利修改过的历法。而东正教所用的仍然是儒略·凯撒的那个儒略历。由于儒略历不大准,与回归年的偏差比较大,年积一年,到现在,儒略历的的12月25日,就是格里历的1月7日。

在我国以“攻打冬宫”最为人知的俄国“十月革命”,也是因为发生在儒略历的10月25日,按照格里历就是11月7日。苏联成立后,他们舍弃了儒略历,改用了更为精确的格里历,现在的俄罗斯,也是如此。

但是,东正教比较保守,它坚持不肯用天主教教皇修改的历法。所以,它的圣诞节仍然是儒略历的12月25日,在用公历的人看来,那就是1月7日了。如果他们坚持这样做,再过一些年,他们的圣诞节还会延到1月8日(与冬至日的偏差会越来越大)。

以冬为组分的常用字并不多,而且冬都只是作为音旁。

在先秦的文献上就有的字是螽。螽(音zhong1)是蝗虫一类的昆虫。《诗经》中有一篇《螽斯》,螽斯就是蝈蝈。大概由于多子的缘故,古人把它作为“宜尔子孙”的祝颂之辞。

其余的一些字,疼、佟(姓)、鼕(简化为咚),都是汉代以后出现的字。

氡,是现代的化学家造出来的字,化学元素Radon的音译。氡是86号元素,元素符号Rn。这是一种惰性元素,一般不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它呈气态,但是具有放射性,能够衰变放出阿尔法射线。因此人吸入后可能致癌,是一种室内污染物,某些不合格的石材是可能的污染物来源。

图字是一个例外,它与冬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是圖字的简化字。之所以这样简化,是因为圖字的草体中间部分像冬字的模样,楷化后就写作了图。

新年即将到来,祝各位朋友新春快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416013.html

上一篇:我看教学(4)课堂教学
下一篇:我看教学(5)教科书
收藏 IP: 39.82.205.*| 热度|

18 尤明庆 许培扬 武夷山 杨卫东 孙颉 张学文 崔锦华 孙冰 周忠浩 郑永军 贾玉玺 张永刚 王成玉 胡泽春 苏德辰 谌群芳 孔玲 刘进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