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教学(4)课堂教学
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即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讲课是用口说,同时也要手写;听课是用耳听,同时也要用眼看。
这样做,教学双方都必须精力高度集中。教师方面的精力集中自不用说,思想一开小差,话就要说错,字就会写错。学生方面思想也必须集中才好,才能够弄清楚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过,部分学生思想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现在,用PPT讲课的教师很多。如果PPT上是一大堆字,教师在那里念读,那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的。
教师念讲稿,与领导作报告念稿子一样,效果不可能好。稿子写得得精彩也不行。欧美人演讲,没有什么人会照稿子念的,照稿子念就没有几个人听了。教师讲课也是如此,必须脱了稿讲。脱了稿对着学生讲,才像人与人之间对话,学生的感觉才好像你在对他一个人面对面讲话一样。讲课时对着学生讲话,才显得是对学生的尊重。念讲稿就差不多是“穷对付”,不负责任。
教师讲课说话要用口语,不要都用书面语,像背书一样是不行的。
教师讲话时要看着学生,与学生有眼神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够注意听教师说了些什么,教师也才能够知道学生听清楚了没有,听懂了没有。
所以,上课时,教师不要老看稿子,最多只是偶然迅速地瞄一下。这是吸引住学生注意力的重要讲课方法。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的眼睛就会看着教师。教师也就需要有一定的手势。当然,手势和身体动作都不能过大,大了就不是讲课,而是表演了。
PPT有没有用呢?有的图形很复杂,可以用PPT。有时候需要放动画,这也可以用。至于几个标题,就不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了。
对于数学式子,更不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为什么不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因为这是讲课,不是作学术报告。作学术报告是向同行们介绍工作,给人一个大致的印象,了解是什么工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哪些结论。而讲课是要教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最好理解教师所讲述的每一个细节,是一个细致的工作。数学式子,尤其需要让学生知道式子每一个符号和每一项的意义,要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是一个慢功夫,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很快地接受这些新的内容。教师只能慢,快了学生没有弄清楚,教师等于白讲。这也就是所谓欲速则不达。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其语速我也主张慢一点。语速略慢,学生听得时候可以有一个思考的时间,容易接受。语速过快,对于有的学生,一个词一句话还没有听清楚,没有听懂,又来了一个词一句话,就会难以领会。有的教师,语速较快但是又好重复,听清楚了的学生就嫌其啰嗦,没有听清楚的还是不知其所云。结果并没有节省时间。所以宁可慢一点,每一句话都说清楚,并不浪费时间。
教师要板书,在黑板上写字,而且希望学生抄下来,记笔记。也是要让学生在抄的过程中,眼、耳、手并用,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在介绍新的概念的时候,在解释重要的理论的时候,更要说得慢一点,解释得清楚一点,必要时还应当重复一下。因为新概念的引入对于后面的讲述很重要,没有把新概念弄清楚,听后面的讲述就会如堕五里云中。由于听不懂,时间一长,就会对教师的讲述完全失去兴趣。这课就白听了,教师等于白讲了。
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非常重要。这比背诵重要得多。有很多学生背书的本领很大,考试前拼命背,考试能够得到很好的成绩。但是,过些时候就忘记得干干净净。理解就不同,真正理解了的东西往往能够影响一辈子。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够迅速联想起来,能够举一反三,能够用得上。所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就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都理解了。这样课后就省时省力。而好的教师,希望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学生都能够懂得他所教授的内容。
我一辈子听过许多老师的课,也听过许许多多朋友的学术报告,他们都给了我教益。而我最佩服的是唐敖庆先生的讲课。
唐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两门课,各讲了一个学期。对于我们化学专业的人,初学量子力学当然是困难的,由于唐老师对学科理解深刻,所以能够讲得深入浅出。
他的语速略慢,虽然家乡宜兴的口音浓重,但是咬字清楚,即使是北方人也很快就能够熟悉他的语言。在大阶梯教室中,洪亮的声音使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听得清楚。对于概念的介绍,公式的推导都一丝不苟,使得大家能够懂得数学式子的意义。他总是不看稿而讲课,所有的数学式子和推导,从不看稿,包括那小数点后面的有效数字,也是如此。听唐老师的讲课和讲话,就是一种享受。要知道,他讲的内容可全面都是与被人认为枯燥无比的数学符号有关的知识。讲课要讲到这种地步,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唐老师的板书也很有特色,横平竖直,一笔一划都规规矩矩,清清楚楚,没有任何连笔,不写草字,而且没有笔误。数学式子更是把每一个上下标符号的写得清楚。他写字很用力,黑板上的字都是大而浓的,使学生看得清楚。
唐老师的天赋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要做到这样,他多少年来下了多大的功夫,也是不难想象的。给我们讲课时,他已经是六十四岁的年龄,在一二百人的大教室里,一讲就是近三个课时,每次讲课下来,衣领总已经湿透。
唐敖庆先生是一位科学大家,他这样认真负责身体力行地重视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当然,要做好教学工作,最根本的一条,是教授内容要有意义,有意义才能够吸引人。所谓有意义,是对于社会有益。学生学习了这些内容,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如果教学内容过于低浅、陈旧,特别是同样或相似的内容拿来一遍又一遍的“炒冷饭”,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有兴趣这个问题,不但在学生身上有,对于教师也是如此,教师要讲好一门课程,也要有兴趣才行。教师有兴趣,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开一门新课,要花许多功夫去准备。对于课程中有些内容不熟悉,要花大力气去学习,即使看上去懂得的内容,真要讲起来,还会发现有许多问题。第一遍讲,真还是战战兢兢,必须全神贯注,生怕出一点差错。
讲第二遍,就好得多了。可以吸取了第一遍的经验教训,发扬自己觉得比较得意的,修改自己觉得可以改进的,加进去某些觉得缺少了就会遗憾的。
这样不断总结,讲第三遍就完全得心应手了。但是也需要再加进去新的内容,作新的变化。再讲也需要不断加进去新东西。有变化才能够使自己处在一个需要警惕的状态,讲课时才能够比较兴奋。不然,教师讲得次数多了,也会疲沓,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最好过几年就开一门新课,使自己保持对课程的新鲜感,也就有兴趣。
但是,这样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有这样做的动力,没有极大的动力,提不起兴趣,备课、讲课也就往往不再“卖力气”。如今的考核只重学术研究,教学只看课时。做学术研究就忙得要命,还需要做许多与教学、科研无关的非常无聊的事情,整日疲惫不堪。加上学生不想好好学,上课稀稀拉拉,看手机,睡大觉,上课像“应付差事”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讲课也就没有了情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对研究生讲课尤其要有新的内容,必须紧跟着科学前沿的进展,开设新的课程。教师自己也能够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加深对最新学术进展的理解。在讲授的时候,也可以探究用何种最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但是,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比较悠闲、宽松的条件下,任着自己的兴趣去做。
做教师的人,需要得到管理教育者的充分的信任。过去说“士为知己者死”,用教师,就应当充分相信他,要么不用。所以聘用教师之前要好好考核,既然聘了就应当放手,放心大胆地让教师去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把担子交给他。像目前这样完全不相信教师,搞非常紧逼、繁琐的考核,斤斤计较甚至锱铢必较,要想做好教育工作,恐怕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一种“辩证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