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5) 精选

已有 18900 次阅读 2022-8-3 08:28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5)

第55号元素铯,元素符号Cs,拉丁文名称Cesium,英语相同。因其光谱在蓝色(拉丁文Caesius)区域有特征谱线而得名。

中文名称铯,是科学家造出来的形声字,读音se4,去声(色)。

此元素曾经被翻译成鏭,音xi1(悉)。大概也因相同读音的元素太多了,后来鏭被废,一律用铯。

第56号元素钡,元素符号Ba,拉丁文名称Barium,英语相同。名称源于重晶石(Baryta,主要成分硫酸钡)。

中文名称钡,古有此字,本义是金属冶炼时凝固铸成的金属锭。科学家用以音译Barium,读音bei4,去声(贝)。

第57号元素镧,元素符号La,拉丁文名称Lanthanum,英语相同。在混合的稀土元素中被发现,名称源自希腊语Lanthanein,意思是隐藏。

中文名称镧,原有的汉字,本义是金光灿灿的样子,与灿烂的烂音义都差不多。科学家把它音译Lanthanum,读音改为lan2,阳平声(兰)。

第58号元素铈,元素符号Ce,拉丁文名称Cerium,英语相同。为纪念刚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Ceres(罗马神话中的谷神)而得名。

中文名称铈,原有的汉字,本义是一种宝剑的名称。科学家把它用作Cerium的译名,读音shi4,去声(市)。

第59号元素镨,元素符号 Pr,拉丁文名称Praseodymium,英语相同。当时人们发现过去的稀土didymium实际上是稀土元素的混合物,而在其中发现了镨,因其盐为绿色,取名Praseodymium词源于希腊语prasios(绿色)以及didymium。

中文名称镨,科学家造出来的形声字,读音pu3,上声(普)。

第60号元素钕,元素符号Nd,拉丁文名称Neodymium,英语相同。钕同样是分离自didymium的一种新的稀土元素,因而取名Neodymium,源自希腊语(neo,新)和didymium。

中文名称钕,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nv3,上声(女)。

第61号元素钷,元素符号Pm,拉丁文名称Promethium,英语相同。这是从铀的裂变产物中分离而得的,取名于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中文名称钷,是古代就有的汉字,鉕铎是一种铜乐器。科学家把它用作音译Promethium,读音po3,上声(叵)。

第62号元素钐,元素符号Sm,拉丁文名称Samrium,英语相同。以铌钇矿samarskite命名,该矿又以一位俄罗斯矿物学家Samarsky命名。

中文名称钐,这是古代就有的汉字。钐是一种把儿很长(约两米左右)的大镰刀,又称钐镰。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逸民卷》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推黄钺以适钐镰之持”(黄钺是大将军所持,钐镰是农民所持)。如今内蒙古草原上仍然有以大钐刀割草的,称为钐草,或打羊草,这是初秋的重要活动,以储存牲畜冬天的饲草。这里的钐读音为shan4,去声。

mmexport1659267083399.jpgmmexport1659267686149.jpg

科学家用钐字音译化学元素Samrium,改读音为shan1,阴平声(衫)。

第63号元素铕,元素符号Eu,拉丁文名称Europium,英语相同。取名源自欧洲(Europa)。

中文名称铕,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you3,上声(有)。

第64号元素钆,元素符号Gd,拉丁文名称Gadolinium,英语相同。其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第一个稀土元素——39号元素Y(钇)的芬兰矿物学家加多林(Johan Gadolin)。

中文名称钆,是一个很生僻的汉字,是釚字的另一种写法。本义是弩牙,即弩上钩弦发箭的机具,大概与扳机差不多吧。

科学家把它音译64号元素Gadolinium,读音为ga2,阳平声。

第65号元素铽,元素符号Tb,拉丁文名称Terbium,英语相同。发现于钇矿石中,取名于当初钇矿石的产地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伊特比村庄(Ytterby)。

中文名称铽,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te4,去声(特)。

第66号元素镝,元素符号Dy,拉丁文名称Dysprosium,英语相同。得名于希腊语Dysprositos,意思是难以获得的。

中文名称镝。镝字的本义是箭的尖头,引申为箭。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还有我们大家更熟悉的《满江红》:“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鸣镝据说带有三个小空洞的箭头,射出时会发出响声,因而又称响箭,往往作联络信号。《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把水亭上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那一枝响箭,觑着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将去。”作箭头的镝,读音为di2(敌)。

科学家用镝字音译Dysprosium,读音改为di1,阴平声(滴)。这个读音的差别,也是很多人没有注意的。

第67号元素钬,元素符号Ho,拉丁文名称Holmium,英语相同。发现者为纪念他的故乡斯德哥尔摩(Stockholm)而得名。

中文名称钬,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huo3,上声(火)。

第68号元素铒,元素符号Er,拉丁文名称Erbium,英语相同。它也发现于钇矿石中,从而也得名于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伊特比村庄(Ytterby)。

中文名称铒,本义是钩。韩愈《城南联句》:“修箭袅金铒”。

科学家用来音译Erbium,读音er3,上声(耳)。

第69号元素铥,元素符号Tm,拉丁文名称Thulium,英语相同。发现者以故乡瑞典所在的斯堪的纳维亚的古名Thule命名。

中文名称铥,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用以音译Thulium,读音diu1,阴平声(丢)。

第70号元素镱,元素符号Yb,拉丁文名称Ytterbium,英语相同。它也得名于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伊特比村庄(Ytterby)。Ytterby这个村庄名称分出了四个稀土元素:39号元素钇(Yttrium),65号元素铽(Terbium)、68号元素铒(Erbium)和70号元素镱(Ytterbium)。

中文名称镱,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用以音译Ytterbium,读音yi4,去声(意)。

第71号元素镥,元素符号Lu,拉丁文名称Lutetium,英语相同。发现者为纪念他的故乡巴黎的旧称(Lutetia)而得名。

中文名称镥,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lu3,上声(鲁)。

第72号元素铪,元素符号Hf,拉丁文名称Hafnium,英语相同。因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哥本哈根在罗马时代的名称Hafnia而得名。

中文名称铪,古字有多种意思。一种意思是环绕,音科,如江淹《丽色赋》:“紫帷铪匝,翠屏环合”。

另一种意思是象声字,音夹, 扬雄《太玄经》:“阳气扶物,钻乎坚,铪然有穿”。阮籍《清思赋》:“钟鼓阊铪,则延子不扬其声”。

科学家把它音译化学元素Hafnium,读音改为ha1,阴平声(哈)。

第73号元素钽,元素符号Ta,拉丁文名称Tantalum,英语相同。因其极耐酸腐蚀而以希腊神话人物Tantalus(宙斯之子,被罚浸水中,而不能吸水)命名。

中文名称钽,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tan3,上声(坦)。关于这个字,我也是才知道如今字典上的读音是“坦”,多少年以来我一直跟着各位老师读“旦”,好像其他人也都这样读。海峡对岸的《国语辞典》的注音也是“旦”。

第74号元素钨,元素符号W,拉丁文名称Wolframium,得名于德国的黑钨矿(Wolframite)。英语名称Tungsten,源于瑞典语tung sten(重石,即白钨矿)。

中文名称钨,是古而有之的字。《玉篇》:“钨錥,小釜”。小釜就是小锅。《晋书·杜预传》:“釜瓮銚槃钨錥,皆民间之急用也。”

科学家用钨音译Wolframium,读音为wu1,阴平声(乌)。

第75号元素铼,元素符号Re,拉丁文名称Rhenium,英语相同。为纪念莱茵河(拉丁名Rhenus)而得名。

中文名称铼,这是科学家新造出来的形声字,读音lai2,阳平声(來)。

第76号元素锇,元素符号Os,拉丁文名称Osmium,英语相同。名称源于希腊语Osme(臭味),因其化合物带有臭味。

中文名称锇,科学家把这个形声字音译Osmium,读音e2,阳平声(鹅)。

第77号元素铱,元素符号Ir,拉丁文名称Iridium,英语相同。以希腊彩虹女神Iris命名,因发现时其一种化合物呈鲜艳的彩色。

中文名称铱,是科学家新造的形声字,读音yi1,阴平声(衣)。

第78号元素铂,元素符号Pt,拉丁文名称Platinum,英语相同。得名源于西班牙语platina(银),最初看这种矿产品很像银。

中文名称铂,这是原来就有的汉字,本义是金箔,就是捶打得非常薄的金。现在已经没有人用这个意思了。

科学家把它音译Platinum,读音bo2,阳平声(箔)。口语中常常被称为白金。


(图片引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49777.html

上一篇:四十四年前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下一篇:杂说“台”
收藏 IP: 124.133.100.*| 热度|

11 尤明庆 王安良 晏成和 孙冰 程少堂 汪强 张晓良 李学宽 武夷山 苏德辰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