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说奥灶面中的“奥灶” 精选

已有 44246 次阅读 2018-2-7 08:34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奥灶面, 鏖糟, 腌臜, 肮脏, 同源

说奥灶面中的“奥灶”

如今奥灶面是很有名的了,网上常常有“中国N大面条”之一的称号(不管“N大面条”这种说法是不是通顺)。把苏州话“æ tsæ”写成“奥灶”大概是现代的事情。更有人杜撰出来“灶上有奥妙”这样的典故,当然可以骗骗老百姓,反正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随便编出来说说而已的。是不是有北方的“老夫子”去联想起《论语》中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我不知道。如今“传统文化”很时髦,学校里都要读《论语》,是不是会读到这一句,我也不知道。

苏州话“æ tsæ”(吴音奥灶)是不干净的意思,也引申为(气候)不爽快、(心里)不痛快等义。北方人过去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话,“æ tsæ”面最早的意思大概也是如此。“奥灶面”这个称呼与“叫化鸡”有得一比,都是故意说得可怕,一吃其实美味,于是名扬。

小时候,“æ tsæ”这个词在大人、小孩嘴里经常说,却没有见到过写法,后来,看到“奥灶面馆”的招牌才知道这种面的名称是这样写的。

不过,在古人那里,“æ tsæ”却是写成“鏖糟”的。我最早认识这个词的写法是看到元代陶宗仪的笔记《辍耕录》,卷十有词条“鏖糟”:“俗语以不洁为鏖糟。按《霍去病传》‘鏖皋兰下’注‘世俗谓尽死杀人为鏖糟’。然义虽不同,却又所出。”

后来,看到《汉语大词典》上也有这样的引语,而且进一步指出“世俗谓尽死杀人为鏖糟”是唐代颜师古转引晋代晋灼所说。到了宋代,“鏖糟”就是“不干净、不洁净”的意思了(当然“尽死杀人”与不洁净之间还是有联系的,现代体育场地上往往把“肘击”等不道德的犯规动作称为“下脏手”)。宋代编成的《朱子语类》卷七二记录朱熹的话:“某尝说,须是尽吐泻出那肚里许多鏖糟恶浊底见识,方略有进处。” 元代岳伯川的剧本《铁拐李》第四折中有这样的台词:“一个鏖糟叫化头,出去!”

宋代孙升的笔记《孙公谈圃》说到苏东坡认为程颐没有弄懂古代礼仪,说程颐“可谓鏖糟鄙俚叔孙通(叔孙通是汉初为刘邦制定礼制之人),搞得两个人关系很紧张。一本作“燠糟。在吴方言(气候)不爽快、(心里)不舒服的意义上,用“燠糟”似乎更好。不过,文字还是以古代传下来的大多数人的写法为准。吴方言中也有音变为“污糟的。

其实,鏖糟即不洁净这个意思在古代也还可以写为“腌臜”(汉语拼音ā zā)水浒传》中鲁智深说:“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又,杨雄骂潘巧云:“你这贱人,腌臜泼妇”。 明代汤显祖的剧本牡丹亭》中,春香说杜丽娘小姐得的是“怕九还丹丹不的腌臜证(怕的是九阳仙丹都“丹”(治)不好的腌臜病即相思病)。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说:“重耳道路腌臜,正想洗涤尘垢,乃解衣就浴。”腌臜与鏖糟不过是一音之转

同样一音之转的还有现在通用的词“肮脏”,肮脏只是在腌臜两个字的后面都加上了一个尾音ng。口语中,加上阻塞尾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拟音词“噼啪”加上阻塞尾音就成了“乒乓”。

腌臜加尾音写成了肮脏。可是,肮脏是本来就有的词,意思是“高亢刚直貌,或身躯肥胖。东汉赵壹有诗句“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宋代文天祥《得儿女消息》诗:“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其中“肮脏”就是“高亢刚直貌”;北周庾信“笼樊之鹤,宁有六翮之期,肮脏之马,无复千金之价”中,肮脏就是肥胖人们把腌臜写为肮脏,到了后来,肮脏这个词也就“鹊巢鸠占”了,成了现代的不洁净意义上的肮脏。

把腌臜两个字音略变一点儿,并转为入声,便成了“龌龊”,也只是一个转音的问题。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当然,现在的普通话中,龌龊的字音与腌臜相差就比较大了。

实际上,在口语中,往往还可以把这些字重叠成词:鏖鏖糟糟、污污糟糟、腌腌臜臜、肮肮脏脏、龌龌龊龊,吴方言中还有意思相近的“哇哇爪爪(wawazaza)”等。

所以,这些词虽然写法不同:奥灶、鏖糟、燠糟、污糟、腌臜、肮脏、龌龊,意思都一样,都应当由同一个来源,借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说法,它们“同源”




轻松驿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98779.html

上一篇:“露微意柳际花边”——立春随想
下一篇:搞好博士生与导师关系要靠制度——以婚姻类比
收藏 IP: 39.71.10.*| 热度|

14 戎可 鲍海飞 苏德辰 王大元 文克玲 徐令予 尤明庆 武夷山 郑永军 黄永义 刘钢 刘全生 刘光银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1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