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地质公园入口,天蓝云白,古寺幽静,远山雄奇,从此处徒步登山
八月下旬,参加了“脚爬客”组织的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活动,终于见到盼望已久的飞来石。当天晴朗,蓝天白云,从飞来石一侧拍了这张照片。这块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重约360吨,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面的巨石好像从天外飞来,因而得名“飞来石”。
飞来石,从这个角度观察,石柱似乎要倒塌,跌向万丈深渊,其实不然,这只是侧影
关于此飞来石的来历,民间一直有诸多传说,莫过于铁拐李修桥说和女娲补天石说。
宋代有个石匠,毕生心愿想在家乡的江上造桥一座石桥,是人手不够,石头也不够,他的独生女儿准备“捐身修桥”。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听闻,腾云驾雾来到百里外的大山,将石匠开凿出来的石头全部扇到了江边,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挥了三扇子,巨石飘悬在半空中。听石匠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那巨石落下。从此,飞来石在这里落地生根。
传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两块石头落在了人间,一块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的通灵宝玉,所以《红楼梦》也叫《石头记》。而另一块就落在了黄山,也就是现在的飞来石。曹公书《红楼梦》中第一回,这样叙述“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那么,女蜗补天到底是多出两块还是一块石头呢?黄山最早开辟的登山道,是1606年普门大师领导众僧侣完成,而曹雪芹的生卒约为1715年~1763年,可见《红楼梦》成书在后。不知道曹公当年是否去过黄山或者听说过黄山的飞来石,何以用“补天石”来开篇?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今已不可考证。1984年开拍的红楼梦电视剧将黄山飞来石作为片头,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同角度对比:2010年后的飞来石照片(图片来自网络)与1984年拍摄的红楼梦片头截图
在黄山还有一块很特别的“飞来石”,即“猴子望太平”景观中的形如猴子的石头,“太平”是黄山脚下的一个县。而另一部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开篇,则是一只石猴从巨石中诞生,成为后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其出生地东海处于天平洋的边缘。
猴子望太平,为了避免打扰石猴看海,只可远观 :-D
这种联系可能有些牵强,不过黄山如此奇特的两块怪石与四大名著中的两“著”有关联或者说巧合,也值得津津乐道的。
其实,飞来石并非天外飞来,其与下部的基座平台原系一体,都是由黄山岩体补充期侵入的中细粒斑状花岗岩所构成;花岗岩构造节理发育,由于北东和北西向的两组近直立节理和北西走向的近水平节理的切割裂解,形成了长方柱体的“飞来石”雏形,但此时其四周仍被岩块包围着,上下仍为一体。后来,在山体的不断抬升中,由于风化剥蚀,冰川流水和重力崩塌,使四周岩块逐渐被剥离脱落,基座平台面上的接触面变得很小,最终形成了兀立于高座平台之上的“飞来石”奇观。
开始出现裂缝
然后裂缝逐渐扩大
再进一步风化和崩塌形成峡谷
黄山景区花岗岩出露超过70%,许多奇峰怪石,都是风化作用的“妙手”偶得。岩石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不同位置风化程度不同,四角最容易风化,其次是棱角
风化的不同阶段,显示了在风化作用下,岩石崩塌的过程
为了避免飞来石遭到进一步的风化,必须也从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个方面入手,尽可能降低风化程度。
首先采用物理方法对飞来石进行无损检测,如同医学方面采用B超和CT对人体进行检查一样,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超声波对飞来石进行检测。通过不同方位的超声波探测,确定飞来石中节理的三维分布,预判断裂可能发生的趋势,对出现的裂缝,进行补填,防止雨水结冰或植物种子落入发芽生根造成进一步的开裂。另外,可在飞来石外表布撒特殊的碱性水,防止酸性雨水对飞来石的化学风化。并且,定期检查,监测飞来石外观的变化,对外表生长的植物进行根除。
三维超声波成像示意图,不同颜色块体间的接触面为节理面或断面
黄山飞来石虽然不是飞来的,不过,大自然的这种鬼斧神工,却让人叹为观止。那么一片花岗岩,在构造作用、风化作用、重力作用等多种外力条件下,产生节理,逐渐扩大为裂缝,然后崩塌离析,历经上万年风雨甚至更长时间,形成如今如此这般突兀的一块石头,这是大自然必然又偶然的杰作。
对于飞来石,可以做预防性的保护,不必大费周折地设置一些保护装置,那样既劳民伤财,又破坏了自然景观。即使有一天飞来石出现了自然的残损,或者在风化作用下形状有改变,也不必担心,因为大自然一直未停止对飞来石进行“雕琢”。
黄山光明顶日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