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臣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242123456 自娱自乐之地,携海纳百川精神,欢迎批评指正

博文

学习与上课那点事 精选

已有 3634 次阅读 2012-12-7 19: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习, 上课, 务实

Review:昨天下午王宝山老师一篇博文《逃离教学:不按课本讲,惨遭拿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博客中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学生的我,一方面确实为王老师抱不平,理解王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理解那些所谓“高级班”学生的内心想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特别是王老师所在的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本身自己这样稍显前卫的教学方式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对于打破长期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育或许是有一定的进步的,倘若我作为“高级班”的一员,或许会考虑接受王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吧。然而,不可否认,即便是在大学,很多同学还是疲于应付考试的(包括我自己),考试这种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方式或许在当前的情况下式一种很好的衡量方式,之所以那些“高级”学生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对于我自己而言,一直以来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作为高考之后的首选,所以一直都在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道路,即使是现在在从事跨学科的工作,也是我权衡之后的结果,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逐渐的意识到基础学科与工程技术必须很好的结合,基础学科之所以很好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技术对其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工程技术之所以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理论后盾为支撑,因此说即使对于我们这些在工程技术学科学习的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以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学习的随机信号分析为例,之前一直都是囫囵吞枣,没有掌握更多的知识,严格的讲,学习到知识更多的是在临近考试这一段时间,也渐渐地知道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譬如相关函数、相干函数、递归滤波器,在工包括地质勘探、振动分析、深空探测、图像识别视频跟踪等等实际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用武之地。在之前课后报告《白序列通过一阶递归滤波器》中也展示了导弹导航视频跟踪过程中递归模型的例子,包括今天查看的文献中介绍采用相干函数对噪声信号进行分析以及之前一篇《自相关函数在谱图识别等领域中的应用之猜想》中,都简要的介绍了随机信号分析的实际用武之地。课本之外的这些东西,是常规课堂中学习不到的,因此在学生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进行思考,对于我自身而言,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课程逐渐地减少,而且由于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种种原因致使研究生的课程也疲于应付,然而,即使不上课,也不应该忘记学习,特别是在科研领域,一方面要跟踪前沿发展趋势,毛老人家曾经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为此必须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而且这实际上也是丰富自己的阅历的过程;同时也要将基础理论掌握好,特别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学生,基础学科、基础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将这些理论与工程实际融会贯通,促进科学的进步。

而对于本科的同学而言,上课这一学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对于研究生同样如此),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谆谆教导,引导学生很好的掌握一门理论或者技术,当然课后的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实践课堂理论的舞台,其他诸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地质勘探、桥梁设计、航模比赛等等课余活动,都是不错的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方式。作为一位教师的话,按照我的思维,能够照顾到课堂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基本就差不多了,要知道有些同学上课并不是带着脑子去的,滥竽充数而已。对于王老师提到的另类,或许是理想太过于“远大”了,不屑于学习这些这些知识,玩游戏,打dota,参加社会实践才是大学的重要的活动吧?!大学这个小社会,一个让学生成长的良好空间,在做好课外实践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好知识。大学,二个字中首要强调学,而且要广泛的学习,不单单是灌输式教育,更应该培养起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仅是从自己作为学生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能普适于所有学生,一定程度上讲也带有一点自己对于对于学习抑或说是教育的一点期待。总结下来,上课与学习二者是不矛盾的,作为学生,要珍惜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有用的理论要很好的掌握,而对于相关抑或不相关的东东也可以学习,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理论或许某个时刻触发你的思维灵感,产生创新的思想,包括辩证法、文学、经济学等等,除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大牛面前有谈天说地的话题之外,更可以开阔自己的事业,给创新思维理念的产生孕育湿润优良的土壤。因此,从来不要说自己已经学的满满了。五代最近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调子,要求我们做实事。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做有利于本领域乃至相关领域发展的务实工作,对于教师而言,三尺讲台,做好为人师表的高尚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未来在科研工作岗位还是公司工作岗位,当前都虚心务实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2012-12-07

                                                                                           6:25~7:15p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826-640267.html

上一篇:2012毕业季——舌尖上的毕业纪念册
下一篇:再见,长春 别了,最可爱的人
收藏 IP: 202.98.13.*| 热度|

3 陆俊茜 刘桂秋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