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导师,您别自以为是 精选

已有 15622 次阅读 2019-9-24 11:2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导师总是喜欢自以为是,总觉得这个是自己对,那个也是自己对,喜欢控制学生的时间和思想。学生略有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心烦意乱,暴跳如雷,火冒三丈。想一想,这又是何必呢,有那么重要吗?导师这种自以为是,是很可笑的。导师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是为了学生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让学生做这个,做那个,还总是觉得做慢了,做迟了。要知道,善意的目的,也可能做坏事,也可能给学生添麻烦,增负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设身处地想一想,强加于人,对方多难受啊。

社会进步就是年轻人不听话,造老年人的反,革老年人的命,打拼创造出来的。如果青年人只是顺从,做很乖的人,做思想的奴隶,做机器人,社会怎么进步,社会怎么发展。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思想和人生,导师要宽容和理解,不能理解也要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自由,他们的道路还需要他们自己去走。不管是挫折,还是弯路,都是成长的过程。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就可以了,不用导师过多担心、操心和费心。

导师就是青年人学术道路上的引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他们的学业一些建议的人。导师不能太世故,一身坏水,狡猾的很,用社会上厚黑学那一套对付学生,也不能用公司企业商业那一套对付学生,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道德绑架。那样,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功利化了,社会化了,就没有趣味了。

导师和学生是一种学术关系,自由平等的工作关系,而且只有三年,也算是一种临时关系。学生跟导师读书的时候,当导师可能很有感觉,说话牛冲冲的,觉得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等学生毕业后,导师算什么。所以,导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端正自己的态度。

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再也不和导师联系了,再也没有来往,相忘于江湖,这算是一种态度,对导师当年对他们折磨三年的报复。以前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导师,再也没有机会去提耳面命了,再也没有机会当学生面耍威风,装圣人了。所以,导师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自己掌握了真理。其实,导师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比学生多读了几页书。只要给学生指个研究方向,提一些建议,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科研帮助就可以了。

导师指导学生,不能期望太大,要求太高。要讲缘分,要尽力而为,最主要的是气氛,相互留有余地才好。气场合拍的,愿意干的,脾气投的,多花点时间指导一下。如果相互生分,理想和价值观不同,各怀鬼胎,还是少下功夫,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导师如果太刻意,强迫症一样的要求学生,师生都感到累,那样科研和教学也没有多少意思了。

导师要像老农等雨一样,要有耐心,慢慢地等,不要着急,这就是导师的工作。等遇到合适的学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就多下功夫。如果等不到下雨,甚至等到的是干旱或者冰雹,也要坦然面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淡淡地说一句:又白搭了一年,没指望有收成了。这个文字的主旨是导师别自以为是,别好为人师,可是从头到尾都充斥着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这是职业习惯,已经改不了了。劝人容易,劝己难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99274.html

上一篇:一幅美丽的儿童画
下一篇:当前中国缺少世界级科学记者群体
收藏 IP: 219.143.13.*| 热度|

54 蔡宁 张江敏 武夷山 卜令泽 李东风 彭真明 李学宽 简美鹏 周忠浩 蒋敏强 熊建华 吴斌 李维纲 郭新磊 罗汉江 李永海 杨金波 刘德力 李毅伟 王德华 徐志刚 王安良 刘胜 曾英杰 罗娜 姚伟 刘山亮 王俊杰 张忆文 徐耀 李剑超 郁志勇 王超杰 尤明庆 李闯 罗春元 陈三名 张小元 朱勇 杜芳 毛善成 高友鹤 郑永军 王勇 梁微红 黄永义 朱平平 胡良军 陈明晓 孙志鸿 任盼锋 李世晋 马秀兰 尉剑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