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创办于1984年,当时正值我国开始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导致城市生态与环境趋于恶化。如何保护和改善良好的生存环境,引起具有良知和先觉专家们的思考和探索。园林工作者也积极吸收生态学、环境学等理论,反思园林绿化以观赏美化为主体功能的缺陷和不足,积极探讨提高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
1986年5月,中国园林学会在温州召开“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造景与城市生态”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生态园林”的概念,并很快引起园林工作者共鸣和探索。《园林》杂志敏锐地抓住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组稿,创造争论交流和推广普及的平台;更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以《园林》增刊的形式编辑出版“生态园林文集”和“生态园林论文续集”,成为很长时间国内研究生态园林的主要参考资料,为促进生态园林的发展和普及做出突出贡献,也为园林的地位、价值和观念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标志生态园林理论趋于成熟的“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程绪珂、胡运骅主编)的编辑出版也离不开《园林》编辑部的辛勤劳动。
《园林》还利用行业主流媒体的优势,采用“专题”形式,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对园林学科和园林绿化行业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剖析和探究。如何促进生态学与园林绿化的结合,更是《园林》专题的重要选题,如刊登的“生物入侵”、“湿地”、“节约型园林”、“水生态修复”、“生态低碳设计”、“绿道”等专题,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
针对上海世博会,《园林》通过7个世博主题(如生态世博等)和22期的世博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世博会的生态绿化景观理念和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在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面前,冷静思考,科学剖析,去伪存真,让读者能够借鉴和利用真正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展品和理念。
今年,本刊还新设了“观点聚焦”栏目,建立观点交流与交锋的平台,如何让园林绿化更符合生态学理论,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无疑是该栏目的重要内容,近期刊登的“大脚美学与低碳设计”、“城市绿化也要发挥自然力”、“立体绿化:攀缘植物与人工绿墙的较量”等文章,倡导让自然做功,生动展示了生态知识在园林绿化应用的成效和前景。
总之,《园林》在传播生态学与园林绿化结合方面,利用本刊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的优势,突破一般学术期刊侧重学术语言及公式模型的模式,而是突出实例分析,并配相应图纸与照片;在内容选择上,着重生态设计手法、生态营造技术、生态养护技艺等,从而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和可借鉴性,能够直接引领、指导和服务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
在上海市生态学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园林》与学会合作,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学会的特点和历史,也刊登了知名专家的专稿与学术观点。这也是本刊创刊近30年来,首次为某个机构或团体编辑专题,表明了本刊希望增加与生态学界的交流合作,架起园林与生态的桥梁,促进生态园林发展的良好愿望。衷心希望广大生态工作者与园林工作者一道,携手并进,共同为创造绿色、生态、优美的人居环境而努力。
本文为2011年第十期《园林》卷首语
本期专题: 上海市生态学学会30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