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olog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unny 英文期刊Mycology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真菌学刊物

博文

Mycology | 捕食线虫真菌的遗传操作方法与手册

已有 1857 次阅读 2023-6-1 16:0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640.png


捕食线虫真菌的遗传操作方法与手册


640.png
图片

文章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1501203.2023.2165186

640.png


文章引言

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 NTF)是典型的肉食真菌,具备腐生和捕食两种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营养菌丝特化形成的捕食器官捕捉线虫。作为真菌的一个特殊类群,NTF不仅是研究真菌生活方式转变的优良模式生物,也是探索线虫生物防治的重要自然资源。目前,NTF的捕食机制尚不明晰。前期NTF相关组学研究挖掘了大量与捕食性状表型相关的基因和通路,亟需方便高效的分子工具进行验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刘杏忠老师团队在Mycology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综述了NTF中遗传操作手段的建立和进展,总结和讨论了转化方法、随机基因突变方法和靶向基因敲除方法的原理和使用案例,并提供了相应的基本操作流程,为NTF及其他真菌类群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发现

基因操作表达盒相关元件


文章总结了应用于NTF的启动子、筛选标记和荧光蛋白。

表1 应用于NTF的启动子

640.png


表2应用于NTF的筛选标记

640.png


转化方法

文章介绍了成功应用于NTF的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和根癌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和使用案例,并提供了相应的基本操作流程。


640.jpg

图1 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的基本流程


640.jpg

图2 根癌农杆菌转化法的基本流程


随机基因突变方法

文章总结了成功应用于NTF的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的随机基因突变方法的原理和使用案例,并提供了相应的基本操作流程。


靶向基因敲除方法

文章介绍了成功应用于NTF的靶向基因敲除方法,包括同源重组法和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案例,并提供了相应的基本操作流程。


结语

文章结尾展望了NTF领域中未来需要建立的分子工具,如诱导型启动子、营养缺陷型标记、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敲除方法、质粒形式的CRISPR系统和基因干扰方法等。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引用信息

Shunxian Wang & Xingzhong Liu (2023) Tools and basic procedures of gene manipulation in nematode-trapping fungi, Mycology, DOI: 10.1080/21501203.2023.2165186



Tips

The research described here is joint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1770065, No. 32200009),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8YFD0201202).


作者简介PROFILE

640.jpg

刘杏忠 研究员/教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者。现任国际菌物学会执委,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亚洲菌物学会主席、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真菌进化生物学及微生物组稳态研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十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6297-1390179.html

上一篇:专刊征稿 | 真菌生物修复和生物质转化
下一篇:CALL FOR PAPERS | Pathogenic Fungi and Health
收藏 IP: 159.226.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