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olog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unny 英文期刊Mycology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真菌学刊物

博文

科微学术: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极端环境微生物团队开展吐哈盆地抗逆微生物资源调查

已有 1706 次阅读 2022-10-27 11: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极端环境微生物团队开展吐哈盆地抗逆微生物资源调查

image.png

扫码观看视频


极端环境微生物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各种极端或特殊环境(高温、干旱、高盐碱、植物内生、动物肠道)中微生物资源的收集、保育及系统分类、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该团队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名,中级职称(或博后)2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包括2名巴基斯坦籍留学生;此外还包括柔性引荐人才、联合培养硕士生以及本科生若干名。


随着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有序开展,由该团队李文均研究员和蒋宏忱研究员负责的课题四“吐哈盆地抗逆微生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潜力评估”顺利实施。本次采样主要采集(咸)盐湖泊样品,用于后续极端高盐环境抗逆微生物的分析。



出发

此次科考的目标是吐哈盆地,清早我们就收拾行李,装好设备,等待出发。在一片温和阳光的沐浴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巴里坤湖,由于路途遥远,到达巴里坤湖时天色渐晚,有幸见到夕阳西下的美景。在采样的路上,我们经常能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途中

第二天一早,湛蓝的天空,偶尔划过一丝丝云彩;湖水清澈透明,直抵内心,我们拿出了皮划艇,充气并徒手抬到一公里多的巴里坤盐湖湖边。坐上皮划艇的那一刻,既有采样便利的喜悦感,又有辛勤付出后的获得感。采样的过程艰辛且漫长,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原生态的盐结晶,晶莹剔透,总有想尝一口的欲望。巴里坤盐湖的另一半边,这里去年还是水波荡漾,如今这里已是沧海变桑田;退化后的巴里坤湖,表面已形成盐渍化土壤,盐生植物逐渐占据生态位,水鸟和鱼类也几近消失。在夕阳的笼罩下,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落下帷幕,我们坐看“海”上日落,虽然是别样风景,也不免引得人唏嘘不已。



接下来的行程是一样的走走停停。离开了巴里坤湖,我们就来到了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这里常年大风,蓝天白云也算是习以为常,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每一次采样都不容易,每一点样品都来之不易;看到这样的天高海阔,只想珍惜如今的大好局面,珍惜能够安心做科研的日子。

这里的盐生植物在2019年时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可惜,美景已不复存在,代替他们的是灰色的砂石。湖边的盐生植物令人叹为观止,在这样极端高盐的环境中,依然坚定而有力,看到它们才知道什么是生命力。这里厚厚的岩层仿佛年轮一样诉说着湖泊的历史变迁,红色的卤水预示着嗜盐古菌存在的可能性。而五彩斑斓的盐湖卤水,正是孕育这些坚韧的盐生植物的温床,如此苛刻的生存环境,你能想象微生物是如何生存并繁衍生息的吗?



尾声

采样结束、顺利归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处理样品。每一次的采样,我们都在感慨:“不要惋惜落日的离去,它只是换一种崭新的姿态重新回来。”


Just go up with the sun.

一起加油吧,微生物人!

图片及文稿作者介绍:

刘永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考项目: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资助,编号:2022xjkk1204)


——期刊新媒体部出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6297-1361126.html

上一篇:科微学术:李海蛟博士带您了解毒蘑菇——假褐云斑鹅膏
下一篇:科微学术:李海蛟博士带您了解毒蘑菇——球基鹅膏
收藏 IP: 124.16.1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