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未中获悉于半月前,专家意见今早才收到。比去年的那场雪还晚了一些,TC:难道JJW不能像媒体评奖那样,先告诉没中奖的,最后再揭晓大奖?那多有喜感啊,凑合着也算个正剧嘛
今年的意见看来遇到了完全不同的一批专家。意见和建议都无可辩驳,若明年我有幸评审,我也学会几招了,让人虽有不服,但不也无力反击,最终还不能说人家属于黑专家。毕竟评审说高雅点,那也是欣赏或鉴赏的艺术活啊,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难免个差十别的。若是十差百别,那肯定是送错专家了,隔行了;要是千差万别,虽然仅有3或5个代表来评审,那能拿到项目的申请人可能入错行了,应该去走演艺或者曲艺路线,不知带给地球人多少幸福感,
言归正传,虽然上边是我大小嗜好的未熟的苹果和马奶子葡萄的酸爽。
从研究生算起(报职称是这么算的),咱这从业也有十余年了。虽然年纪不大,可是整个大梁椎间盘多出突出,而业绩却乏突出可陈。不过对这科研这行当也有点自己的感悟了。
所谓大道至简,做研究选题、做方案甚至可以加上设想的预期成果,这就是申请项目的三大件了吧,简而言之就三个字:度、渡、镀。
度,选题大小、广窄、深浅和难易,必须考量这个度,而这个度,既要基于问题本身,又要基于现实。
渡,思路的展现过程必须过渡自然,更重要的符合逻辑。开门见山、问题引出、分析讨论、旁征博引、独到见解,这属于立项依据部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机整合,则是内容方法部分。
镀,字斟句酌、言简意赅、以理服人,外加基础雄厚、人员强悍、List粗壮,那你这个本本就是战斗机的本本了。
回到自己这个二进宫的本子上,自己的犹豫和专家的意见还是有共性的。选题还是不错的,够新够大胆,有科研范儿。只是在所选方案和方法上太保守,担心招致“该方面技术申请人无基础”的评价,而忍痛割了,这就缺了一层闪亮亮的镀层了。还有一重考虑是,一个项目4年时间,我能先做完现在规划的内容,也差不多了,有了这些研究的基础,进一步去做未知的机理可能更恰当,而这个疑虑就在于内容大小之度把握的不好。而让评审人‘轻易’的就找出我这些‘破绽’来,表明我的‘渡’功远非别人美我之言那般,还需加深修炼啊。
今天收到了意见,算是这事有个交待了,国家基金好就好在这,多少专家意见是‘不可以没有’的,而不像地方项目基本上都属于‘真没有’,但程序里似乎是‘可以有’,不然要专家评审那一步作甚?聚在一起抓阄定立项?这样的真正专家似乎应该在澳门、摩纳哥、拉斯维加斯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