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feng22222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ofeng222220

博文

教育部禁高考用繁体字引发的反思

已有 6930 次阅读 2012-5-17 17: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考, 教育部, color, 今天, 繁体字

    今天上午教育部称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禁繁体字 杜绝甲骨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4246.shtm的博文并没有太多人关注,我表达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个博友发表了评价: 楼上的看法简直就是无知!甲骨文更古老,你写甲骨文啊!那种文字都在进化!觉得这位朋友有点激动。
      我的观点是汉字简化由来已久,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宋体,但简化过程中文脉始终未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次大改变造成了许多字源尽失。不错,每种文字都在进化,对,是进化,不是从根部更改、异化,而且世上没有第二个民族会丢却世代沿袭的文化而只是为了简易,想简易很好办啊,直接全民族用英文,何必费劲写方块字(五四运动之后也一直有人提出废除汉字的说法,另外介绍)。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来说道说道。

 1.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作为世上最后一种活的表意文字系统,简体字是消灭一种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个步骤。

2.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以及使用汉字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做成人为的“书不同文”。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陆地区在世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故随之采用简体,所谓大势所趋,追究其根源,仍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政治力。

3.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的结构,使学习汉文的过程中失去以表义结构推测字义的学习途径。现行简化字的推类系统混乱,常有例外的或类推不一致情况,而且什么字依从类推、什么字不依从的随机性很高。结果使汉字系统更繁杂,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4.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写作“又”,可见繁化的过程亦一直在汉字中进行,并且在汉字发展中占了不少比重。这主要是为了辨义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成的,并非用政治力去强行改造。而自楷书大致定型至今,时间已接近两千年。把“简化”说成是汉字的主要发展途径,是粗疏和太“想当然”的。

5.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后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义,简化后产生的许多类似字形,以及缺乏音义结构等,都造成阅读上辨识的困难。

7.很多媒体如报纸、网站等被迫同时设立繁体和简体两种不同的版本和/或相关的繁简转换工具,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电脑处理汉字中,不论繁体还是简体,输入速度均相若。并不见得简体字较有效率。但简化字一字兼代数字的设计,增加了用电脑转换时的难度,使转换结果不太理想。

9.简化字与扫除文盲没有直接关系,在香港、台湾等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文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内地,可见扫盲工作重点在教育的资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简化字。

10.以形声方法创制出来的简体字,未必能兼照各种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区的人难以理解这些简化字。如“舰”字以“监”作声旁,兼顾古音系统和各地许多方言,简化字写作“舰”,以“见”作声旁,只照顾了普通话,切断了声旁与方言和古音的关系。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谐声系统时,简化汉字往往不可信。

11.即使在大陆,也无法完全废了正体字。不只因为古籍、文言等需要,还有更多被刻在古迹或建筑物上的汉字,皆无法取代。由于正体字有不可取代性,反之则否(因正体字在字义上可完全包容简体字),因此,简体字的出现造成了汉字的累赘,大量增加汉字字数,对学习造成负担。

12.港澳回归多年仍继续使用繁体字,也说明了简繁之争的一些现实问题。

13.人们在屏幕阅读汉字时,毋须每笔都仔细看清,看到轮廓已能辨别。不论繁简,汉字的显示皆不能像英文字母般少,不见得简化字有特别优势。相反,因简化字产生大量形似字,增加在小字环境里的辨认难度。

14.科技可以改进,应发展合适科技来配合汉字的需求,而非强行削足就履。 

(文中有许多为其他文字维护者的观点 ,甚是赞同,遂引用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2366-572038.html

上一篇: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傻 1 3
下一篇:再见.麦子
收藏 IP: 218.196.194.*| 热度|

3 蔣勁松 李学宽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