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八月开始,到现在在the Franklin Institute做志愿者已经快两个月了。从最开始纯粹的功利性的想练英语,到现在逐渐纯粹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两个月的经历实在收获颇丰。
念本科的时候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做长期志愿者的,顶多在学校的科技周中义务劳动一下,当来也没有这样的想法,觉得随大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今年夏天,忽然觉得非常迷茫。马上就要24了,大学的朋友们在事业上似乎都有了苗头,学技术的进了大公司成了技术骨干,学基础科学的已经开始发高档次文章,而自己,以前似乎从来没有怎么思考自己的未来,虽说从来都是好学生,但是正是这种好让自己迷失得一塌糊涂。对于事业,则一直在进与退中徘徊。忽然有一天在网上发现volunteer work 很流行,想到自己四月份去nanoday做志愿者的经历,觉得应该尝试一下,与其徘徊,不如实践,试一试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随便一搜,居然发现the Franklin Institute有这样一个招募长期志愿者做science presenter的项目,很对胃口,就去报名了。后来想想,这不愧为一向冲动的我做出的最冲动而最正确的选择之一。以至于后来有同学听到这个,说“你实在太勇敢了!”,我答道“过奖了,我不勇敢。我只是很有想法而已。”--非常的大言不惭。
因为是做science presenter,并且我只在周六上午去,刚开始几周只是培训,主要是教志愿者各个工作站点的功能,及如何与游客交流沟通。然后每个站点会有一个熟练的志愿者和我double, 一次以后,我觉得可以独当一面了,就开始参加正常的日程, 每45分钟轮一个站点了。这个博物馆的游客大部分是大人带着小孩子来,逛全天的。由于要门票,还比较贵,所以来的大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主要是白人,少数中国人,印度人以及黑人,并且素质谈吐都不错。因为来这里的中国人并不多,而周六上午的志愿者中又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所以遇到的中国人一般都会相互问,你是中国人吗?,从哪里来?等等,感觉非常亲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一对老年夫妇逛博物馆,当时我在train factory给他们讲解,从一堆游客中我很快发现了他们,觉得特别亲切,尤其是那对老年夫妇,典型的知识分子模样,都带着眼镜,相貌清癯而睿智。当然他们也看出来我是中国人了,非常友善地冲我微笑,带走到我身边时又小声问“你从哪里来的?”。我很受用,主动用中文给他们讲解,问他们来美国多久了等等。临走时,老年夫妇和那对青年夫妇都很友好而感激地表示再见。这样的老人一般是从国内过来探望子女的,平时子女工作,他们也没什么地方可取,只好呆在家里,见不到什么人;周末好容易出来一趟,更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中国人,觉得异常亲切,这和我刚来美国见到师兄师姐时的心情类似。我的友好,说不定可以让他们高兴好一阵呢。 还有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PBT(puzzle&brain teaser),见到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三个小女儿,非常可爱的小孩,长得也非常漂亮,我一见就觉得喜欢,就问“can you speak Chinese?”, 小女孩可高兴了,跳起来说“yes, we come from China!” 然后我开心地说“我也从中国来!” 小女孩们特兴奋,过了一会,她们从另外一个站点回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自己设计的火车的图案, 隔老远就挥舞着画边跑边叫“姐姐,你看我们设计的火车!” 我连说“Great! You guys are awesome!” 小女孩们得到肯定后当然开心,脸上都笑开了花了;当然,我也感到很开心。后来想想,可能自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居然用了awesome,如果用“好棒啊”这样的字眼,她们是否会更开心?像我们这种从国内过来念研究生的因为是在学校,所以周围的中国人比较多,而如果工作了,或者是ABC, 周围的中国人则比较少,主流社会融入也比较困难,所以在这样的场所见到同胞,还是很开心的,难怪小女孩虽然英文非常流利,但是还是很自豪地说“we come from China!”。有时候想,这样的家庭估计就是自己以后的家庭,而将来的小孩估计也会很开心地对一个亲切友好的中国女孩说“I come from China too”, 尽管是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
我这样喜欢小孩子,当然并非只有亚洲小孩。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很可爱的美国小姑娘在PBT那玩解开两个小铁环的游戏,弄了一会搞不定,然后就奶声奶气地跟我说“Can you show me how to do it so that I can show it to you later?” 我一听,觉得小姑娘真有意思,别的小孩都会说“I don't know how to do it. Can you show me?” 而这个小孩居然把问题问的这么受用,“so that I can show it to you later”,“好为人师”型的天真可爱。我给她演示了,然后把环还给她让她自己做,她接着来了一句“Let me explain it to you.! Is it like this, this and this?” 我就一直看着她把铁环解开,心想这样的小孩真讨喜啊!
不光小孩,大人在未知事物面前也会表现出类似小孩天真的一面。比如Brain Bar& Heart Bar, 有一些真的动物和人的脑和心脏的模型,如果不是相关学科的一般很难有直观认识,所以每次都会有一些大人过来围观,仔细地问我结构和功能,而得到答案后又会恍然大悟,赶紧把自家小孩拉过来长见识,或者旁征博引,给我讲自己以前的相关见闻,当时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终于理解了,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