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传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hailu 生在王屋山脚下,小浪底库畔。崇尚“孝行天下”。

博文

创新理念(one health)应对新发传染病 精选

已有 15608 次阅读 2015-6-17 12:41 |个人分类:关注国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发传染病, Health, One, mers

创新理念(one health)应对新发传染病

陆家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人兽共患病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旅游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及环境变化(包括农业集约化、气候变化、人类入侵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客观上加剧了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这不仅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危害畜牧业的发展,影响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动物和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控制人兽共患病问题显得比以往更复杂,更棘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43种传染病,在我国存在或潜在的有20余种,而SARS,登革热,H5N1等传染病在中国的流行暴发始于广东省,这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人文等密切相关。新形势下,One Health 备受各界人士关注。One Health 理念注重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间的关联性,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重视环境在疫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旨在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因此,在广东率先实施One Health理念,对于控制人兽共患病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暴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兽共患病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或感染症,由人类和脊椎动物的共同或相似病原体引起,在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很多人兽共患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烈性传染病。目前已明确记载的人兽共患病超过200种,60%的人兽共患病来自动物,80%人兽共患病可寄生于多种宿主,75%新发传染病为人兽共患病。132种新兴人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中,有99种为人兽共患病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是非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2倍。一些传统流行病的病原体通过变异再度肆虐人兽,如鼠疫、肺结核、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登革热等;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类造成新威胁,如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人兽共患病可通过食物链传播,进而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如下图所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日益频繁,增加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风险,严重影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危害了消费者利益,威胁人的生命与健康。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病毒有其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及朊病毒(疯牛病);污染的细菌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肉毒杆菌、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及李斯特菌;污染的寄生虫有绦虫,囊虫,弓形虫,旋毛虫等。

注:蓝色箭头是可控途径;红色及紫色箭头是不可控或逃逸控制;排泄物和患病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可在环境中传播;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动物用于农业生产,当这些动物老了或患病时,也会屠杀买卖(虚线部分),而不是直接销毁。大多数野生动物携带高致病性及致死性病原体。在发展中国家,人与动物的接触比较频繁,因此,人兽共患病的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发达国家。

注:“从农场到餐桌”方案展示了传染性疾病在食物链中的传播过程。One Health 更加关注职业人群的健康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

人兽共患病给畜禽产业带来严重打击。2003年H5N1的暴发,造成1.4亿家禽被捕杀,90多人死亡以及亚洲禽类市场损失100亿美元。香港1997年发生H5N1禽流感时,香港政府为此下令屠宰 150万只在港的活鸡,并暂停从外埠输入活鸡;我国于2013年2月19日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起,截止2013年6月底,全国家禽产业损失已超过400 亿元;2009年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涉致使我国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生猪价格、白条肉出厂价格、仔猪价格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养殖户成本倒挂,超市猪肉销售清淡,价格直线下降。这与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暴发,消费者对猪肉产生恐惧心理不无关系。

当今,在人兽共患病造成空前威胁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打破陈旧观念,鼓励并支持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间建立信任,共同合作以改善人和动物的生存、生活质量,以达到各自的最佳健康状态。该方法已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以及部分国家机构和跨学科专业团体看作疫病预防控制策略的主要构成要素。这就是One Health理念。

One Health”一词可追溯到2004年国际野生动物学会召开的“One WorldOne Health”会议,该会议强调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紧密相关以及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影响。此后,One Health 得到国际重大组织机构的关注与支持,并召开一系列会议促进One Health 发展。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流感协调署(UMSIC)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制定了“关于在人-动物-环境接触界面上应对和降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风险的战略合作框架”。2010年,WHOFAOOIE在河内召开会议,三方达成协议,即“WHO-FAO-OIE 合作协议:在人-动物-环境接触界面共担责任,协调全球活动”,该协议促成了全球包括人兽共患病在内的重大动物疾病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该系统通过共享疾病信息、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和风险评估,在疾病方面提供重要信息。2011214日,首届One Health国际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2015104日,即将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第三次全球风险论坛One Health峰会。

One Health 也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2006年,美国兽医学会(AVMA)成立One Health”委员会(OHC),其组成包括美国医学协会、美国兽医医学协会、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美国传染病协会、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及美国兽医医学院校协会,后两者的加入从教育上打破了专业屏障。并且,爱丁堡大学已经开启了One Health硕士学位课程。

此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机构的支持下,积极响应One Health理念,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One Health 策略。孟加拉国暴发炭疽和尼帕病毒时,卫生部、渔业和家禽部门及环境部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FAOWHO的支持下,制定了应对及控制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One Health战略框架;不丹国的公共卫生及动物卫生部门应用One Health 方法,通过联合行动,计算机网络交流及多学科研究,制定项目建议书以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及狂犬病,并且,国际联合组织将专门为不丹制定适合当地的人-动物-环境接触界面的One Health 方法;印度成立联合监测组以预防控制禽流感,并且明确规定了公共卫生部门和动物卫生部门在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鼠疫及狂犬病的防控中建立合作关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WHO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方面开设了医学和兽医专业人员的联合培养课程,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及农业研究委员会携手合作以促进人兽共患病和食品安全的多学科研究;印尼为控制禽流感而成立跨部门合作委员会,最终发展为人畜共患病委员会以应对新发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并且,在省级水平开展跨部门合作会议,以讨论禽流感,狂犬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在缅甸,WHOFAO支持卫生部、畜牧养殖部门及兽医部门在暴发调查、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信息共享方面合作,2008年以后,卫生部、畜牧养殖部门及兽医部门在国家级,部门间及乡镇间都有合作,20113月,缅甸人兽共患病工作组召开会议,促成各部门在H5N1、狂犬病、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的防控方面合作。

One Health 在其他国家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首先,在疾病防控方面的典型成就:1994年,澳大利亚暴发的亨德拉病毒(马流感),促使公共卫生部门,兽医部门,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尤其是后者的加入,对于该病毒的防控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环境管理部门最先关注到野生动物,但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却是有限的。三者的合作对于疾病的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次暴发取得最大的成就是,人们意识到以养马职业人群为检测重点,但最终控制此疾病依赖于马疫苗的研究。此外,One Health 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颇为重要。许多人兽共患病可通过食物链传播,而多数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由于食物链中涉及的各部门,即动物部门,食品安全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所致。如出血性大肠杆菌(EHCE),人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或食用污染的食物、生食或食用未熟的食物而感染,有效控制感染基于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此外,环境管理(防治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及其尸体对水及食物的污染)也非常重要。为了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成立One Health 办公室,协调各方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相互合作。

One Health获得国际组织机构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并在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当然,中国也积极跟进One Health的发展步伐。2014年11月22日至23日,中山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等多家单位,在国自然基金的资助下,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One Health研究国际论坛,此次会议以“食品安全、新发人兽共患病、环境科学、抗生素耐药性和野生动物生态学”,特邀钟南山、赵国屏、徐建国和陈君石4位院士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名知名专家发表演讲,参会单位包括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10个省市地区的行政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所,涉及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领域学科,参会人数200多人。由此看出,One Health倍受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新形势下,大家更呼吁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以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

此次会议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建立中国第一个One Health网站:“惟一地球,惟一世界,惟一健康(One Earth,OneWorld,One Healthhttp://www.healthonly.cn/sunshine.asp?a_id=253”。推动One Health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One Health 在中国取得的成就如下:

首先,中山大学陆家海教授团队与美国杜克大学Gregory C.Gray教授团队合作,在中山市疾控中心,广州市白云区疾控中心、畜牧兽医部门等单位的合作下,开展“广东养猪从业人员职业性暴露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关系”课题研究。发现猪从业人员既往感染猪H3N2的风险是社区居民的3.4倍,提示猪职业性暴露可能是人感染猪H3N2的危险因素;第二,陆家海教授团队选择河南省农村地区为研究现场并进行狂犬病基线调查,根据此基线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One Health社区干预模式,对居民狂犬病暴露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实施One Health社区干预模式后,居民狂犬病暴露发生率净下降7.59%,社区犬只免疫率由基线调查的13.9%上升至82.5%。第三,陆家海教授团队与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兽医部门合作,对登革热进行研究,发现登革热阴性感染者是引起登革热暴发的关键因素。这些说明One Health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建立“动物-人接触界面”疾病监测体系、早期综合预警系统及养殖职业人群的定期监测的重要性

广东省地处中国南部,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省份,亦是金融,工业,运输及贸易中心,人口流动大,有许多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游客及移民。广东属亚热带,平均气温在20.4~23.1℃;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间,汛期主要集中在4~9月。这种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使得国内许多传染性疾病始发于广东,并传播至其他省市。1996年初,在广东的一个养鹅农场分离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原体,随后波及至亚洲,欧洲及非洲,2003~2004年广东共暴发9次禽流感,虽没有人感染H5N1的报道,但这次流行给禽类产业造成致命性打击;广东省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先发现和报告SARS 病例的地区,2002年 11月广东省河源市报告首例SARS病例,随后,该病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450人发病,其中,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7747人,占全球病例总数的92%,全球经济损失590亿美元, 中国损失179亿美元;2013年2月,广东发生第一例人感染H7N9的病例,截止2014 年底,全国已有466人感染H7N9,其中64人死亡;1978 年 5 月登革热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开始新一轮的流行,当年报告病例 22 017 例,死亡 14 例。此后几十年,登革热呈现散发状况。但2014年,广东登革热空前暴发,全省共45171病例,其数量超过以往30年病例数总和。此外,病死猪肉、二噁英污染、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及苏丹红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4月13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一起饮用未经消毒的生鲜羊奶引起的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39人感染布鲁氏菌病。这些都对人体健康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在中国,广东省是许多新发传染病的始发地点,如果率先实施One Health理念及方法,建立“动物-人接触界面”疾病监测体系、早期综合预警及养殖职业人群的定期监测系统,对于人兽共患病及其他传染病,正真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关口控制疾病,以防疾病蔓延扩散,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疾病控制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继SARS之后,2015年5月29日,广东惠州确诊第一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2014年西非的烈性传染病埃博拉如果传播至中国,那么首先会在广东暴发,加之广东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一旦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些潜在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发生,不仅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给畜牧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流行和间歇性暴发,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新发传染病应对率先实施One Health理念及方法,迫在眉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06-898624.html

上一篇:中国首届One Health研究国际论坛进入倒计时
下一篇:中国首届One Health Workshop在中山市举办
收藏 IP: 121.33.190.*| 热度|

7 许培扬 孙永昌 周健 黄永义 尹元 王勇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