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个体系统是指个人与自然界所组成的复合系统,这种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系统,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它们各司其责,而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清楚地知道它的真实结构,并不知道个体系统中各个元素所起的核心作用,并不知道各个元素之间存在何种形式的逻辑关系。显然,弄清我们个体系统的逻辑结构,对于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类个体系统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层次结构与对称结构。
个体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基于这么一个客观目的:人通过借助于外界的各种自然资源,可以有效地延伸、加强、拓展人的劳动器官。从整体上讲,个体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资料、行为和意识。
较高等的动物由于能够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分析与推理,较为容易发现各种外部物质和自然力量对于自己的生存意义,从而引导生物机体借助于外部物质和自然力量来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自己相应的劳动器官的劳动功能,以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并获取更多的价值资源。
我们知道生产资料(或劳动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延伸、拓展和加强人的劳动器官(包括手、脚、身体与大脑等)的劳动功能;同样,消费资料(或消费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延伸、拓展和加强人的消费器官的消费功能。不难发现,“劳动能力”与“资料”的基本特性完全相同,因此“资料”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与资料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价值的本质是直接或间接的有序化能量,就是有序化的功能,价值的增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功能的有序化增长过程。“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因此“有序化”实际上就是“规则化”。不难理解,“行为”的本质就是“有序化”,就是把许多无序化的资料,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秩序,进行整理、监督、控制与使用,使资料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物理特性、归属特性、概率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改善其价值特性(即价值量或价值率)。由此可得:
行为的价值本质:行为就是关于资料的规则体系,其客观目的在于改善资料的价值特性。
资料与行为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主观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客观,人类所有主观意识均是由各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对于行为进行控制的各种规则,因此人类意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类行为进行“有序化处理”,从而使行为的运动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即对人的行为形成相应的约束性规则。由此可得:
意识的价值本质:意识就是关于行为的规则体系,其客观目的在于改善行为的价值特性。
行为与意识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综上所述,资料、行为与意识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
1、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资料。行为是关于资料的规则体系,其目的在于改善资料的价值特性,并为资料的加速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因此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资料。
2、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意识是关于行为的规则体系,其目的在于改善行为的价值特性,并为行为的加速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因此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行为。由于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资料,那么,意识也是一种更为特殊、更高层次的资料。
3、资料、行为与意识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行为以资料为基础,资料以行为为导向;意识以行为为基础,行为以意识为导向;资料、行为及意识三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资料、行为与意识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个体系统可分为资料、行为与意识三个基本的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都含有两个对称元素:规范化元素与非规范化元素。
资料非常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价值系统的不同,资料可分为生产性资料与消费性资料;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资料可分为个体性资料与集体性资料;根据载体的不同,资料可分为物质性资料与非物质性资料。
人们在利用资料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处理,如内容的明确化、形式的标准化、数量的规模化、技术的专业化、主体的清晰化、过程的程序化、度量的精确化等。资料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资料。由此,提出“工具”的概念。
工具的本质:工具就是规范化的资料。
之所以要对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主要是基于如下目的:内容的明确化有利于减少彼此的误会,形式的标准化有利于加强彼此的配合,数量的规模化有利于发挥规模化效益,技术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精细化水平,过程的程序化有利于过程的监控与反馈,度量的精确化有利于过程的微观调控。
工具与资料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能够进行规范化处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发生随机性、形式多样性、运动多变性、内容模糊性、主体混合性、时间短暂性、价值零碎性、功能具体性、条件特殊性等特点的资料,如果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会大大提高其价值成本,反而降低其价值效率。由此,提出“材料”的概念。
材料的本质:材料就是非规范化的资料。
材料与资料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范围越来越广泛。一般来说,人类的资料通常会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扩张:工具不断发展和材料不断发达。而且,许多的材料方式,将会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条件的不断成熟,逐渐由非规范化走向规范化,从而逐渐转化为工具方式;相反,许多的工具方式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条件的不断转移,逐渐由规范化走向非规范化,从而逐渐转化为材料方式。由此可见,工具与材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
工具与材料是资料的两种对称元素,共同构成了资料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人类的行为非常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价值系统的不同,行为可分为生产性行为与消费性行为;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行为可分为个体性行为与集体性行为;根据行为对象的不同,行为可分为人事行为、财产行为和物资行为。
人们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要对行为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处理,如行为内容的清晰化、行为过程的程式化、行为方式的标准化、行为技术的专业化、管理指标的精确化等。行为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为。由此,提出“技术”的概念。
技术的本质:技术就是规范化的行为。
之所以要对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主要是因为规范化的行为往往具有科学而合理的行为程序、公开而透明的行为内容、清晰明确的行为主体、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方式,从而使行为具有更高的价值效益、更低的行为成本、更大的行为规模,更广泛的行为范围、更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力度,更高的行为可预测性。
技术与行为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够进行规范化处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发生随机性、形式多样性、运动多变性、内容模糊性、主体混合性、时间短暂性、价值零碎性、功能具体性、条件特殊性等特点的行为,如果进行行为的规范化处理,将会大大提高其价值成本,反而降低其价值效率。由此,提出“个性”的概念。
个性的本质:个性就是非规范化的行为。
个性与行为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行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行为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行为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般来说,人类的行为通常会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扩张:技术不断发展和个性不断发达。而且,许多的个性方式,将会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条件的不断成熟,逐渐由非规范化走向规范化,从而逐渐转化为技术方式;相反,许多的技术方式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条件的不断转移,逐渐由规范化走向非规范化,从而逐渐转化为个性方式。由此可见,技术与个性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
技术与个性是行为的两种对称元素,共同构成了行为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人类的意识非常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价值系统的不同,意识可分为生产性意识与消费性意识;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意识可分为个体性意识与集体性意识;根据意识对象的不同,意识可分为人才意识、财富意识和物资意识。
人们在实施意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要对意识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包括:程序化、形象化、抽象化、特征化、典型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等方式。意识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识。由此,提出“科学”的概念。
科学的本质:科学就是规范化的意识。
从规范化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的这种“规范化”主要包括:一是规范化的表述方式(如语言、文字、图像、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文学艺术形式),二是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如生活习俗、工艺品与食品制作流程等),三是规范化的逻辑结构(如概念、公式、定律、理论等),四是规范化的判断标准(如审美判断标准、善恶判断标准与真假判断标准)。之所以要对意识进行“规范化”处理,就是为了使意识更加清晰明确,从而更加易于识别,易于理解,易于使用,易于判断,易于传播,易于继承,易于规模化发展,易于深入人心,从而提高意识的价值效率。
科学与意识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意识都能够进行规范化处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发生随机性、形式多样性、运动多变性、内容模糊性、主体混合性、时间短暂性、价值零碎性、功能具体性、条件特殊性等特点的意识,如果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会大大提高其价值成本,反而降低其价值效率。由此,提出“作风”的概念。
作风的本质:作风就是非规范化的意识。
作风与意识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意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意识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意识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般来说,人类的意识通常会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扩张:科学不断发展和作风不断发达。而且,许多的作风方式,将会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条件的不断成熟,逐渐由非规范化走向规范化,从而逐渐转化为科学方式;相反,许多的科学方式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条件的不断转移,逐渐由规范化走向非规范化,从而逐渐转化为作风方式。由此可见,科学与作风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
科学与作风是意识的两种对称元素,共同构成了意识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综上所述,资料的对称结构是工具与材料,行为的对称结构是技术与个性,意识的对称结构是科学与作风。
个体系统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根据以上的分析:
1、工具是规范化的资料,技术是规范化的行为,科学是规范化的意识。
2、材料是非规范化的资料,个性是非规范化的行为,作风是非规范化的意识。
3、由于行为是关于资料的规则体系,意识是关于行为的规则体系,因此当工具是资料的主流部分时,行为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工具的规则体系;当技术是行为的主流部分时,技术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工具的规则体系;当科学是意识的主流部分时,科学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行为的规则体系,还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工具的规则之规则体系。
个体系统的逻辑结构如下图:
1、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2、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