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蛇岛科考历程(二)

已有 3305 次阅读 2014-7-16 20:35 |个人分类:科普集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三十年代蛇岛科考(续)

1931年9月13日第二次登岛。

领队是佐藤润平、长谷川秀治。

参加人员有博物学爱好者、摄影师等15人。

目的是:观蛇。

结果:长谷川秀治1932在《Amoeba》4(1),发表“在地球上还有一个毒蛇王国的海岛”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在满洲,不论动物、植物与日本内地相比都大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唯独不同,气候也不同的关系。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三日,本文作者风闻小龙山岛栖息着许许多多的毒蛇,便赴现地做调查,以知名的满洲植物学家佐藤润平为首一行十四、五人,都是博物爱好者。此外,摄影师带着摄影机也随同参加了这次活动,自古以来小龙三岛被中国人称之为蟒岛,又称为蛇岛,成了断然不可接近的孤岛。可是,近年来由于要在这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建立灯塔,突然间蛇是乎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也以“观蛇”为主要目的8而前往该岛。

首先我想就概况做以说明,该岛位于北纬38度58分,东经120度59分,在关东州正西方,距双岛湾8海里,距旅顺港23海里,该岛东西长600米,南北长1200米,面积为747110.8平方米,岛围2海里,最高海拔250米,我们乘船从旅顺港出发,用了两个半小时抵达该岛。

我们所乘的船由116吨大小,途经老铁山水道时遇上大浪,大家几乎都晕了船,但进入该岛水域后便开始风平浪静,我们乘小舢板登上了该岛。一声惊呼,不知是谁发现了蛇,确实有几条蛇盘成一团,似乎是在欢迎我们,尽管是初次见到人类这一生物,但它们好象并没有什么戒心似地早早地来迎接我们。我们有点胆战心惊地试探着用扙敲了敲头,蛇一点逃跑的意思也没有,它们好象把我们人类看做是与自已同等的生物,不用担心它会冲上来,我们便放心了。仅从蛇头部形状便一望可知,这是多么可怕的毒蛇。这也给了我们一种不可大意的感觉。在此期间,一只小鹰飞落在岩石上刹那间一条4尺半长的蛇突然从旁边向小鹰扑去,真是可怕,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鹰儿勉强摆脱了蛇,向高空飞去,但是很快便毒性发作便掉进海里。一上岛就好象不能不战斗,稍微稳定了一下精神,大家使劲用手扙拨拉着草丛,爬上了山顶。放眼望去,真是蛇的海洋,甚是壮观!毒蛇之多别说道路上,就是在石头上也伸手可捉,岩石上毒蛇成堆,可以说平均每平方米就有两条以上的毒蛇。

到处都有栾树,每个枝头都伸着一条蛇头,其姿势如图所示,他们面朝大海,像个天文学家似的,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天空,起初,我们想它们都聚在一起在干什么呢?它们是不可能懂得天文学的。

由于树枝上已满员,就连草丛之中也盘曲着蛇,一条蛇从一棵藜茎上眺望天空,其态度有多么认真!试着用手扙拨转它的头,它也不逃跑,很不耐烦地恢复原来的姿势,继续凝视着天空,我们后来才明白,原来它们是在等待食物。满洲的9月中旬,正是日本10月份的气候,它们如果蛇捕不到小鸟就无法越冬。我们尽量避免周折继续调查,越往上走毒蛇越多,岩石上,草丛中,枝条上举目皆蛇,由于一行之中没有被蛇咬的,所以大家也就放心大胆起来了,分别将一些大的蛇放到容器里,每当用大钳子夹住蛇的头,它就会伸出毒牙来咬。

还有使我们感到新奇的是野生牵牛花,据说牵牛花原产在中国北方,以前从未发现有野生的,可是在该岛的山顶上有开着兰色和红色小花的牵牛花。

……,我们渐渐地到西侧的陡崖上,这里是从海上飞来的小鸟首先落脚休息的地点,还有很多的栾树,不用说,栾树的枝条上也是毒蛇成串,有趣的事,蛇头贴在比枝头稍低一点的地方,大概是留给小鸟落脚的空间,这些生活状态我们都一一摄入影片。

我们赶走了岩石上的毒蛇,在这里集体吃了午饭,石缝里都是蛇蜕,鷹尸散落在各处。从鹰的伤口来看,都是被蛇咬死的,我们活捉了几十条蛇,解剖结果发现蛇腹内有燕子、金翅雀、雨燕、鹌鹑等鸟类。由此可见,蛇的食物很复杂,老鹰的尸体是由于蛇吞不下去而剩下来的。接下来我们考虑的是鸟类在这里的情况,如此之多的毒蛇正是靠它们来维持生命。

居住在旅顺的人们都知道,这里盛产朝鲜鹌鹑。水野磬先生在《满蒙》一九三二年第四期上作过的介绍:这种鹌鹑比日本的普通鹌鹑略小,翅膀和腿也稍长,颜色稍重,从旅顺的附近的情况看,几乎都是这种鹌鹑,在春天三、四月份,这种鹌鹑从印度等地飞经中国南方,满洲、蒙古迁移到西伯利亚地方筑巢反之,到秋天他们携家带口大群的从辽东半岛飞过渤海,越过山东半岛到南方越冬。据说在春季迁移期间,除少数外,大部分从山西省、河北省附近北上蒙古,岛西伯利亚一代繁衍。所以在旅顺辽东半岛的其它地方看不到他们的群体,而在秋季,辽东半岛是它们南下的路线,它们在旅顺附近要经过数日的休息,吃包大豆、高粱已做好飞跃渤海的准备。

据10月11日当地报纸报道,旅顺市场一天早晨的交易数就达900只鹌鹑、12000只黄懒子(黄脚三趾鹑)。据说进入秋季以后,每日上市的鹌鹑可达28000只、黄懒子可达10000只。况且这仅仅是2、3个村子的捕获数。由此可以想象,通过旅顺的鹌鹑该有多少?由于是蛇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其它的候鸟也很多,总括起来考虑,我们可以肯定,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鸟类,才使得以鸟类为食的蛇群,能够在这狭小的岛上得以生存。

在这个岛上没有发现更多的昆虫类,只看到一些满洲蝴蝶,所以最恰当的解释是到岛上来的鸟类,只是为了歇歇翅膀。岛子的上空盘旋着几十只角鹰,这无疑是在捉蛇,而在7、8海里之外的海猫岛上一只鹰也没有,所以可以断定海猫岛上没有蛇,实地考察也说实了没有蛇。山本先生说,海猫岛正象它的名字一样只有海鸥。

如此这般,在小龙岛上持续进行着错综复杂的斗争的是,鸟类—毒蛇—角鹰这三种动物,山本重栎先生说这种毒蛇是响尾蛇的一种,有关其学名等详细情况将来还一定有机会发表。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为什么只在这个岛上栖息着如此之多的毒蛇,它的理由及几种传说。在迷信盛行的地方,这只不过是迷信的传说。

据最新的说法是,在日俄战争以前,俄国在构筑军事要塞是惟恐劳工泄漏其秘密,就把他们放逐到小龙岛上饿死,这些劳工的鬼魂就变成了蛇。又说在几百年以前,这岛上有两条大蛇,其中一条在过海去老铁山的途中被鱼精吃了,只剩下一条留在岛上,这条大蛇生下了无数的小蛇,而那条大蛇至今仍藏在洞中。在附近渔村中流传着较为科学的传说是:从前在对岸的大陆商社还很严重,中国人由于迷信关系又不能伤害它们,便把他们送到岛上当做神灵来供奉。据说至今渔船在海上遇到暴风雨时,便向这个岛上的老神洞庙叩头求愿。最后一个说法是不能不肯定的,因为事实不能不使人看到,在八海里内不断“闹海”。

满洲是一个蛇很少的地方,特别是毒蛇的种类更为有限,我们认为在这个冬季达零下20度气温的寒带,如此大密度地集居着毒蛇,恐怕在世界上也极有研究的价值。在小龙山岛能够保存下如此之多的蛇群至今,可能是由于以下三个条件决定的。

一、该地是远离人烟的孤岛;

二、得天独厚的食物;

三、中国人存在敬奉神的宗教迷信。

在当地中学生博物老师所收集的标本中也见到这种蛇。

关东州厅执政时间尚短,尚未能制定自然保护法,早日制定法规,把这种设定为自然文物作为学术界的至宝加以保存的意见日益强烈,目前,有关方面人员正在考虑,其伪满洲名产一事在不久的将来定要实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0-812256.html

上一篇:蛇岛科考历程(一)
下一篇:蛇岛科考历程(三)
收藏 IP: 119.112.132.*| 热度|

2 陆俊茜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