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岛探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建立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文

蛇尾巴的功能----蛇岛日志

已有 32327 次阅读 2007-12-19 18:0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我们知道蛇是从某类蜥蜴进化而来的,当它的四肢退化后,蛇尾巴便替代了部分四肢的功能。总结一下蛇岛蝮蛇的尾巴大体上有五种功能:

一是警示功能,有经验的人到蛇岛上用耳朵听,就知道周围有没有蛇,这是因为蛇感知到人的脚步的震动后,会抖动尾巴发出“沙沙”的响声,当有不速之客进入自己的领地时它会不断地抖动自己的尾巴以警示来犯者。

二是性行为功能,蛇岛蝮蛇的尾巴具有辅助交尾的功能,当两条蛇交尾时尾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直到较为结束才松开,这种缠绕使它们的泄殖腔靠在一起,以便顺利完成交配活动。

三是缠绕功能,蛇岛蝮蛇在树上等鸟时尾巴一般缠绕在树枝上,一旦有鸟落到有效的攻击范围内,尾巴如同弹簧的一个支点,蛇头会像弹丸一样弹出击中目标,又不使自己因为失去重心而落到地下。

四是传递信息的功能,蛇尾基部有一对囊状腺体,当蛇在繁殖季节蛇就会释放出一种气味以引诱异性,当蛇受到攻击时它也会释放一种难闻的气味以退敌。

五是运动平衡功能,纤细的蛇尾巴就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灵活,在崎岖不平的地面爬行时为把总是左右摇摆协调平衡身体改变运动方向。在攀爬陡峭的岩石和直立的树干时,蛇的身体每前行一步蛇尾巴都在摸索寻找固定地点,或者不时使身体呈“倒立”姿态,用尾巴向上摸索,只要抓住微小的突起就可以引体向上,以支撑和推动身体向上行走。

蛇的尾巴千姿百态,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圆有扁。

生活在丛林中的蛇尾巴又细又长,过树蛇和金花蛇就是具有典型的树栖特征,它尾巴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头和躯干长的一半,在树冠上穿行时,尾巴即起到起跳时的弹簧作用,又起到着陆时的“抓握”作用。

生活在荒漠中的蛇尾巴短而钝,沙蟒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的尾椎骨结构呈棒状,它在沙漠中侧向运动时,用身体的前端和尾部支撑地面使身体向前移动。

生活在丘陵山区的蛇尾相对较粗短,这占蛇类中的绝大多数。

穴居的蛇尾大都已退化,盾尾蛇科的所有种都营穴居生活,它的尾巴末端变形呈“盾”状,以适用“冲刺爬行”的需要,它在爬行时先使尾部“盾尖”插入土中,然后全身弯曲用力,伸开时猛地一冲将头部推向前去。

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尾都侧扁呈浆状,尾椎上的脊突上下几等长,呈上下对称结构,游泳时主要靠尾巴的左右摆动推动身体前行。

大多数蛇的尾巴都具有警示作用,当它们被激怒时,尾端就会迅速地抖动,如果地面上有干燥的枯枝枯叶,就会发出一种“沙沙”的响声。响尾蛇的“响尾”是一种很复杂的器官,但它基本上是由一连串松散地连锁起来的壳构成,其中每一个壳本来都是覆盖尾端顶部的那一块鳞片。当尾巴振动时,松松地互连锁的角质环节便发出一种独特的响声,其音量的大小固然取决于蛇的种类,但也取决于环节的数目以及它们的振动速率。生活在越南的红尾筒蛇受惊扰时,尾卷曲上翘,显露尾腹面的红色,颇似眼镜蛇膨颈行为,起到恐吓对方掩护撤退的作用。

两头蛇的尾巴无论形态和色斑都与头很相像,它往往以此来迷惑敌手和引诱猎物上钩。

许多蛇都会采用“丢车保帅”的方法对付敌人。有些蛇和蜥蜴一样,当它被敌害抓住尾巴时,它能够断尾而逃,以保全性命,这叫残体自卫。科学工作者发现,这一招虽然很妙,但代价很高。自残后的蛇尾巴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将会影响它的运动、繁殖和捕食等功能。可见,断尾对于蛇来说,并非可以轻易用于御敌,而是一种万不得已的保护手段。

有一种性情温良的蟒蛇,遇到威胁时会把身体缠绕成球形,将头藏在下面,而把粗钝的尾巴高高竖起。敌害以为这就是蛇头,一口咬去,最多咬断蛇尾,蟒蛇却安然无恙。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夜行性毒蛇。由于它的皮酷似熟透的菠萝蜜皮,因此,人们叫它“菠萝蜜皮蛇”。它有一手用尾巴猎杀动物的绝技。

菠萝蜜皮蛇十分凶残,它的“凶器”不是两颗空心的毒牙,而是一条坚硬的尾巴。尾巴上有一对强有力的角质大毒螯,它盘踞枝头静静地守候,当有动物从树下走过,它即落下来将动物紧紧箍住,并将尾部那对大毒螯深深地刺进动物的腹部,注入致命的毒液。待动物中毒死后再将其吃掉。


尾巴缠绕在树枝上(摄影:李建立)

尾巴的“抓握”作用(摄影:李建立)


交尾时尾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摄影:李建立)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0-12940.html

上一篇:生长与蜕皮----蛇岛日志
下一篇:改造自然与顺其自然----蛇岛日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