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在武汉集中爆发,然后逐渐蔓延到全国。深圳也一直有病例报告,整个社会笼罩在新冠病毒的阴影之下,几乎所有的商店、餐厅、娱乐场所都关闭。这一次全民都戴上了口罩,进出小区都需要检测体温。这应该是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了,肯定超过了2003年的SARS病毒,中国官方报道死亡患者三千多人。这一次,医务人员再一次挺身而出,走到疫情最前线,用自己的生命与病毒斗争。我们外科医生虽然没有去武汉最前线,也一直都在门诊和病房守候,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目前虽然中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国外却爆发,并且数量惊人,尤其是美国,这一次成了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就是巴西和印度。相信很多年以后,这场全球瘟疫(pandemic)都不会被人们忘记,因为这一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全民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网路会议取代了现场会议等等。
从元月到现在,除了刚刚修了年假一周外,我一直在医院上班。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1-3月份病人很少,大家都不敢来医院,4月份疫情明显好转后,病人数量逐渐增加。
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PKP 16例
多发性骨髓瘤PKP 2例
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7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融合内固定术 3例
腰椎管狭窄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 10 例
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 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摘 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2 例
颈椎病前路 ACDF 2例
今天刚参加完正高考试,但全部为多选题(前面30道,后面66道案例分析),感觉很不好,估计比较难过线。
科研工作:
1)很开心,我们团队并没有如很多大学实验室,受新冠影响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我们顺利完成了国自然的精心准备(半年)和申报,团队申报了三个面上和2个青年基金项目。
2)广东省和深圳市项目:都没有。今年省和市级课题重点都是围绕新冠疫情展开,我们医院和北科申报的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冠患者的临床研究课题,也未能获批(申报时候中国重症患者很少了)。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有两个我们提的指南,最后也未能获得答辩的机会,所以今年省级和市级课题经费就是0了。
3)科研课题进展顺利,目前我们团队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a: 非编码RNA在骨质疏松及骨代谢中调控研究;b: 基于蛋白修饰的生物活性材料在骨再生应用研究; c: 肌肉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8月底,方向a/b分别有一篇文章初稿完成,计划9月份投稿(JBMR/Advaced Science)。目前团队全职科研人员14人,人员薪水全部从课题经费支出,所以经费压力还是挺大。团队现在每周有一个人做文献分享,提高大家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每两周写一次report,旨在促进大家及时总结和讨论。每月一次lab meeting。
学术:今年完全不能参加现场会议,全部改在线上举行,几乎每周都有一场网上会议(大多数为骨质疏松相关内容)。打算利用8月份时间,将ppt好好重新准备几套,不能一套ppt一直讲下去啊。
家庭:石头度过了10岁的生日,9月份就上五年级了。Geroge也即将迎来三岁生日,顺利通过幼儿园面试了。7.18-7.25 年休假,带家人去庐山和荆州。现在国内疫情疾病控制,所以出来旅游人数逐渐增加。
工作计划:
临床工作要求做精做细,特别是手术,要从会做逐渐提高到做漂亮,我们科室现在具备脊柱外科几乎所有高端设备,如显微镜,O臂和导航系统,超声骨刀,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我4年的连续努力,帮科室申请到了DEXA骨密度仪。
科研工作:8月份将提交深圳市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申请,作为实验室负责人之一,争取拿到。目前医院为我们大骨科匹配了更大的实验室空间,希望以后骨科研究所科研能更上一层楼。9月份提交两篇文章,明年年初提交另外一篇(目标杂志:Biomaterials)。今年计划提交发明专利6-7个。目前提交了四篇中文文章,为正高做相应准备,但考试是个问题。
还是要坚持阅读文献,特别专业书籍。
坚持瘦身计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