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cke CHINESE ACAD SCI, Inst Phys

博文

新材料创新高人谈[拮取]

已有 7456 次阅读 2008-3-15 22:31 |个人分类:科研感想| 创新, 材料, 磁性, 形状记忆合金, 传统

[游客]ghwu,国内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专家

      我们在议论研究方向时,有时喜欢用一个形容词“传统”。意指那些研究历史很长,从业人员众多,知识积累厚实,基本原理明确,甚至实用程度都已经很高了的研究内容,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但是,最近却频频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公认创新性很高的发现(尤其是与材料紧密相关)是来自似乎已经没有“油水”的课题里和仅采用了相当普通的方法的实验中。

      比如超导临界温度突破BCS理论的 MgB2化合物,就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东东了。前几年该发现被发表在Science上的时候,他人的评论中就show出了一瓶市售的MgB2商品,说明这个"身怀绝技"的“大侠”,被我们采购回来以后,就放在化学品柜里不知被冷落了多少年了。

      又如现在号称21世纪能源“救星”的GaN发光二极管,其形成n型导电的突破性进展,绝对没有采用任何当时认为先进的实验方法:它是在全世界研究组的天才精英们纷纷撤出之后,由一个看不出眉眼高低,死命坚持的日本傻B在一次错误操作后偶然发现的!

      再拿我们这个领域来说,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2MnGa所属的基本合金结构,Heusler合金,是一个叫Heusler的德国人确认,并在1903年命名的。而Ni2MnGa的磁性和马氏体相变共存的特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英国人Webster研究得很清楚了。但是,磁相关形状记忆性质的真正发现,却迟至1996年(美国人和俄国人至今还在为是谁发在那年表了第一篇代表性文章而暗地里较劲呢)。

      而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被磁场驱动的梦想,也是在研究了Ni2MnGa之后近10年,由日本人用电弧炉熔炼出来的。

      这些事例并不否认现代科学研究需要鲜活生猛的研究对象和先进精密的研究手段,只是说明“传统”的研究课题不一定就不出好东西。

      在科学的奥林匹克中夺冠靠什么?抛开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说,无非拼资金,拼设备,拼人力。

      有些研究应当属于相当“豪华”的消费,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极端的实验条件,购买昂贵的精密仪器。在这些研究领域,要和老外对付上述“三拼”,显然咱们中国人比较吃力。相反,在比较“传统”的研究领域里,制备和测量设备相对简单和成熟,也就花钱相对不多。因而人的聪明才智方面的拼搏,在决胜中所占的分量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发展中国家虽然钱财设备是个弱点,但人可不笨呢。因此,不幸就读在钱不多,设备旧的学校院所里的弟兄们,做哪一类研究获得创新性结果的可能性大,就是不言而谕的了。

      另外,本人也曾经对着被人做过不知多少遍的课题发过牢骚。但我的师兄跟我说了一句话(后来还真应验了):“你干吧,人的运气是不一样的”。我看这也是让人能够安心“传统”研究工作的一个方面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26-18293.html

上一篇:爱因斯坦说
下一篇: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收藏 IP: .*| 热度|

2 杜松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