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桓吉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梁红斌
中 方 队 员:王红托、杜聪聪、郑力豪、刘桓吉、南煜鹏、金元元、靳雯怡
蒙 方 队 员:乌日娜、宾巴(所长)及其助理和学生、后勤共16人
考 察 车 辆:6辆
可能是前一天赶飞机起得太早睡眠不足,在蒙古的第一晚睡得格外香。昨晚临睡前发现了一些问题。蒙古酒店WiFi不太行,但这边的中国移动信号不错。在国内可以提前办好蒙古的流量包,在大部分情况下能保证蒙古的网络问题,当然我们出差的荒郊野岭除外。另外,当我们在外面出差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工作需要使用办公室的电脑进行处理。然而,国内的两款软件向日葵和todesk都不支持跨国远程操控。有两个解决办法,VPN转回国内,或者直接换anydesk或teamviewer。虽然不太好用,但至少能用。
早餐
草原风光
大概十点,我们集合出发,中蒙双方总共六辆车。由于要在野外住宿,所以其中有两辆是物资和保障车。我们的第一站是Khujir soum, Uwurkhangai province。Soum,即苏木,源自于蒙古语cym,是一种高于村级(嘎查)的行政区划单位。蒙古地区面积小,可能是行政区划简单的原因。khujir离乌兰巴托的距离大概有390km,一路走走停停,采集、吃饭、加油,加上最后找扎营地点,直到下午7点我们才驻扎下来。
抵达驻点
营地帐篷
我们的工作在下车的一刻就开始了。杜聪聪师兄和南煜鹏师弟今天已经采集到了10号蚜虫;梁老师去埋诱集甲虫的杯子;郑力豪师兄去挖土;我和金元元师姐、靳雯怡师姐,还有王红托老师去放黄盘。我们的驻扎地点位于山腰处,是一处斜坡。山脚是一处已经干枯的河道,山顶则是松树。我们从山脚有花的地方开始放黄盘,十米放一个,一路向上,最后到达林缘。这样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生境。
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山顶放十个黄盘,山下放十个黄盘,早上收一次,傍晚收一次。这样就有四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昆虫多样性数据,再加上四个数据所对应的环境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探究不同生境以及时间上昆虫多样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这个想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需要长期观测,大量的数据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由于这里的山顶和山脚距离不远,很大可能我们收集的昆虫都是重复的。当然,林缘可能会有一些树栖昆虫,而且其周边的环境因素差异也不会太大。而且早上收集的数据是过夜的,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夜行性昆虫,而傍晚收集的则是昼行性昆虫,很难用具体的环境因子将其分离。
这次我们携带的黄盘有70个,一般放50个,其余20个做备份冗余。根据以往的经验,二十个黄盘大约需要5L水。但是我们驻扎野外,加上人多用水量巨大,因地制宜吧。放完黄盘,时间还不算太晚,所以我又扫了个网。我重点采集的寄生蜂主要由蚧壳虫饲养而出,这样不仅能获得寄生蜂信息,连带着寄主,寄主植物的信息都一并获得。扫网虽然也能获得寄生蜂,但扫网需要大量时间,将寄生蜂从扫网样品中挑出更是要花费不少时间。扫网采集最后获得的样品信息里,我们只知道寄生蜂的物种和地点信息,信息不够全面。而且,由于寄生蜂泡酒精时间太久,做DNA条形码的时候经常扩增出其他物种的片段也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是,蚧壳虫主要出现在人类活动场所,城市周边,例如学校,车站,街道等地方。我们此次蒙古考察地点都在野外,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尽量寻找蚧壳虫,找不到的话就扫网,总好过空手而归。
黄盘放置方向
大概九点我们吃好晚饭后,开始了第一次灯诱。金元元师姐灯诱的方法和我们略有差异。我们灯诱的时候全员上阵,只要上了布的昆虫都收集起来。用乙酸乙酯制作毒瓶(乙酸乙酯虽然能很快使蛾类安静下来,但会使蛾类翅膀变脆),三角袋封装蛾类,更像是一种广谱采集。经常一个晚上能收集七八百头,量大管饱。而金元元师姐使用氨气制作毒瓶,对每种蛾类的数量不做要求。虽然难闻,但蛾类翅膀不会变脆,且收集到的蛾类第二天插针,能最大限度得保存样品的原始姿态。这是一种精细化采集方法,每天的收获基本不过百头。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我们能快速获得一个地区蛾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多度;而金元元师姐的方法则能更好得保存标本,以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灯诱烤土
围炉夜话
由于金元元师姐灯诱不需要太多人,加上蒙古草原夜晚温度实在低,大概十二点我就回到帐篷睡觉了。根据第二天杜聪聪师兄所说,梁老师一直坚守到凌晨两点,这种老野外的不畏艰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