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分类学系列讲座(筹备中)
(100 e-Lectures on Insect Taxonomy: 100 eLIT)
经过一段时间和同行讨论,我准备给自己和几位青年昆虫学者来点压力,把昆虫分类学系列讲座提上议事日程。前段时间,代表昆虫多样性监测汇报工作的时候,就把这个筹备中想法提了出来,就是希望同行们监督执行,并欢迎交流、拍砖。
通过整合多类型数据,特别是分子信息,昆虫物种界定效率已经得到较大提升。同时,我们开发分子系统发生信息学流程,已经具备了较强数据的昆虫多样性量化分析能力。但是,不论使用什么类型的数据,应用什么新方法或分析流程,我们都离不开基于外部形态研究的昆虫分类学。越来越有前景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必须有较好的物种知识储备方有可能。在还有大量物种没有得到研究的中国,这一点尤其重要而珍贵。目前已经隐约有这样的趋势,一部分没有得到昆虫形态学和昆虫分类学厚实培训的青年,已经满怀对昆虫多样性的热爱进入了这个行业。同时,即便有相当一批得到良好培训的才俊,面对不是自己研究的类群,也只能谦虚以对。特别是研究昆虫多样性时,大部分分类学者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把多个类群鉴定出来。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昆虫高度特化,类群专家掌握的分类学特征也高度专业化,形成了很高的跨类群工作壁垒。
另外,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中国昆虫分类学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很多类群,我国学者每年发表新物种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以膜翅目为例:中国膜翅目2021年新增分类单元的相关期刊论文83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234条,分别隶属于17总科34科91属,包括3新属(绝灭类群1新属)和231新种(绝灭类群2新种)。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24.2% (229),在世界膜翅目分类学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该学科传承与创新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1)缺乏与时俱进的教科书;2)缺乏新理论、方法和规范系列;3)缺乏具体到总科及以下的中国分类工具书;4)缺乏生活史等基础生物学信息;5)缺乏彩色的生态图鉴,难以普及昆虫分类学知识;6)部分类群,长期只有1-2个专家努力在研究,难以为继;7)昆虫形态分类岗位越来越少,能够获得的资金资助趋于随机。随着一批杰出分类学工作者退休,昆虫分类学研究团队也慢慢收缩甚至濒于缺失。中国昆虫分类学看似繁荣,实则存在“心腹之患”:开设昆虫学专业的大学院系很少,专业形态分类学者比类群更加“濒危”!
我和前辈、同行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考虑积聚昆虫不同类群专家的智力和智慧,发展一个能藏昆虫分类学于民的知识库。这个库,需要有理论探讨,需要有技能探讨,更加需要不同类群研究经验的积累。一虫一世界,昆虫分类学虽“雕虫小技”但博大精深。每个昆虫类群,都是长期成功进化适应,形成了独特的功能性状和物种多样性。分类学专家具备深厚的形态学功底,探讨这方面的昆虫特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存储和互联网技术,为每个类群留下一份专业的知识细节,就能为未来有志于昆虫分类学研究的青年留下一份可能。同时,这些专业知识,也会为其他对昆虫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指引。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希望能够通过eLIT,培训班能够点燃昆虫分类学星星之火,为学科传承与创新留下梦想和期待。初步规划100期,欢迎各位专家和我们联系,加入系列讲座!
附1:筹备工作列表
1、准备中青年分类学者列表(按照总科:持续更新中);
2、讨论并安排各个类群协调人(按照目:自愿);
3、邀请3-5位资深昆虫分类学者指导并点评,提升报告;
4、征集报告人简介(固定格式:讨论中);
5、征集报告人对类群的外部形态学名词介绍(彩色图片:讨论中);
6、征集报告人对类群相关研究历史的详细介绍(固定格式,图文并茂:讨论中);
7、征集报告人对类群野外采集或室内工作的故事1-2则(讨论中);
8、协调各个类群报告顺序(属以上:讨论中);
9、在中国昆虫学会、北京昆虫学会、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北京生态学会联合发布海报;协调人所在地方学会加入列表;
10、争取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昆虫网)等联合资助系列讲座(讨论中);
11、结合昆虫分类区系会议和昆虫学会年会分组报告,推荐报告人和年度十大新种(固定格式:讨论中);
12、汇编成册(讨论中)。
附2:筹备小组
成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朱朝东、白明
中国农业大学 - 刘星月
南京农业大学 - 张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戴武
首都师范大学 - 高太平
贵州大学 - 乙天慈
秘书:罗阿蓉、周青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