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21年BEF样地第三次采样周记(3) 精选

已有 5164 次阅读 2021-9-19 19:35 |个人分类:多样性监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岗山采集周记3

记录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娟娟

队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婧婷

记录时间:2021919

金秋九月,早晨坐在去样地的车上,我可以看到路两边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微风吹来夹杂着稻田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看看开始泛红的天空,听听稻田边缓缓流过的溪水声,可以感受到歌曲《稻香》中的意境。但盛夏的余威,似乎也还未消退:到了中午,大家在林间也逃不过太阳火热的“拥抱”。一阵山风吹来,才让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我们偶得一丝清凉,随风小憩下。

今年的第三次采集工作已于前两天已结束。这后面这几天,我和陈婧婷师姐上山拍照,任务就相对轻松些。我也有时间去找找、拍拍在样地中开花的草本植物。仔细搜寻并观察样方里和路边的开花草本植物,我拍照并尝试用相关软件(花伴侣)粗略地进行鉴定。随着这几天的观察、拍照和软件的初步鉴定,我惊喜地观察到46种不同的开花草本植物,如豆科、唇形科、菊科、蔷薇科和三白草科等。这应该是不完全统计初秋时期开花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等到春暖花开的三四月份,开花植物物种数量会更多。当然,这得到明年春天之际再来实地采样调查了。

WechatIMG24.jpeg

野葛(豆科)

WechatIMG26.jpeg

地菍(野牡丹科)

WechatIMG25.jpeg

鸭跖草(鸭跖草科)

(注:以上开花草本植物的鉴定结果来源于花伴侣软件)

采集工作结束的这几日,我在站里也剥了一些巢管。随着剥巢管数量的增多以及在郭士琨师兄耐心地指导下,我对巢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巢管里真的是“一管一世界”,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如:巢管里数量最多的黄缘蜾蠃,往往会在每个巢室里准备多条鳞翅目幼虫,以供其幼虫孵化后食用。虽然黄缘蜾蠃都是衔泥封口,但我们已经观察到不同颜色质地的泥土,如当地常见的红棕色泥土,也有偏灰白色的泥土。不知黄缘蜾蠃在衔泥封口时,对泥土颜色随机选择还是有所偏好?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物种内差异亦或是受泥土的某种特性影响?具体原因可能得深入探究才可知晓吧。

WechatIMG27.jpeg

WechatIMG28.jpeg

黄缘蜾蠃不同颜色的封口泥土

其次,我开始学习以筑巢材料和幼虫形态来分辨巢管内的物种。如Anterhynchiumflavomarginatu筑巢材料为泥土,封口的Epsilon fujianensis筑巢材料为透明树脂,Megachile rixator的筑巢材料为树叶,Megachile sculpturalis的筑巢材料有泥土、木屑或树脂的随机组合。

WechatIMG31.jpeg

Epsilon fujianensis的筑巢材料(透明树脂)

WechatIMG30.jpeg

Megachile rixator的筑巢材料(树叶)

WechatIMG29.jpeg

Megachile sculpturalis的筑巢材料(泥土、木屑)

最后是巢管里物种的寄生情况。可能是目前剥的巢管数量还不多,只观察到了两种寄生物种,分别是青蜂和姬小蜂。青蜂的寄主往往已经被其寄生而死,很难成功羽化为成虫;姬小蜂的寄主会被其慢慢吞噬而亡。姬小蜂体型小,活动力极强的物种,一定要在饲养的试管口塞满、塞紧封口棉花。否则,羽化后的成虫会凭借小巧的体型和强大的运动力跑出饲养的试管去寄生其它试管里的物种,造成人为的失误。这是来自于我失误的教训,幸好郭师兄发现的及时,只有少数几个试管被寄生,没有造成大损失。

WechatIMG32.jpeg

青蜂

WechatIMG33.jpeg

姬小蜂

以上,只是我对巢管的浅薄认识。我还需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了解,才可以更准确地辨认物种,并根据其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合理有效地开展自己的课题工作。如首先重点研究只在特定月份活动且占该月份巢管中绝大部分数量的某个类群,了解其生活习性后,便可针对性地研究其传粉网络。一般该类群活动期在巢管物种中占主导地位,从而降低了被其它蜂影响的概率,如减少物种之间对粉源的竞争;再者可以把相应月份的开花植物调查整理出来。后续在数据处理时,可用开花植物于作为参考,检验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的差别。

当然这是还未实际操作的预想,还是得扎实地剥巢管,把巢管学懂,理解透彻了可能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想法。理论加实践会更有助于我们对科研的认识和探索并要懂得适时调整,这就如南宋诗人陆游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一个道理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304879.html

上一篇:[转载]“中国昆虫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通知(第二号)
下一篇:2021年BEF样地第三次采样周记(4)
收藏 IP: 111.201.151.*| 热度|

3 康建 黄永义 张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