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参加第三届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有感

已有 4919 次阅读 2018-12-13 16:47 |个人分类:学术会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第三届全国生物系学学术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2018127-9日,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在北京胜利饭店顺利召开。


本届论坛组委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庄文颖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处娄治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发展促进局生物技术处周桔处长、国家自然基金科学委生命科学一处薛岚处长到会指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向华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良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乔格侠研究员等分别代表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蔡磊研究员主持。


论坛邀请了36位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研究不同生物类群系统学的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他们与参与本次论坛的来自来自全国58个科研院校的400余名师生代表就生物系统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热烈探讨。另外,论坛于126-7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周世良研究员组织,福建农林大学高芳銮博士主讲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在香山成功举办了第一期生物系统学方法培训班。


在生物学发展历史上,开创学科先河并奠定坚实基础的学者,很多直接或间接从事了生物分类学研究工作。及至到世纪之初,中国生物分类学者更是首当其冲,推动了中国科学发轫于新文化变革之际。随后,在中国生物学界涌现了一大批长于分类学的学部委员、院士或著名学者。他们大部分从欧美日等分类学基础雄厚的实验室归来,熟谙当时国际最新理论与技术。很多学者都是生物类主要研究所或学科的奠基人、有力推动者和研究团队组织者。他们在科研人员较少、物质条件非常匮乏等艰苦情况下,也培养了令人羡慕的人才队伍,并对很多类群做到了和国际平齐的水准。正是由于他们的巨大贡献,才有了今天举办生物系统学论坛的基础条件。追随前辈的足迹,阅读他们留下的文字,我们体会到他们对分类学科的专注、热爱,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和培育。

80年代,一批卓越的中国科学家就高度关注了当时国际学界争议迭起的系统发育理论,并敏锐地把这些理论引入到国内学界。1985年,Cladistics期刊创刊。动物研究所就一直在购买这一重要的学术期刊。系统发育理论与方法多个主要发展节点,均是当年生物系统学概念、理论与方法等重要学术辩论的结果,后期更是系统发育、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必然结果。这些学术辩论很多发表在Systematic Zoology(Systematic Biology的前身)。当时看到很多学术观点性论文,很多以豆腐块的形式,犹如身处当年大家云集的氛围。某种意义上,当时即便在国际生物系统学界,系统发育也是阳春白雪的小众方向,只有少数掌握了较好的哲学理论基础的人才能够掌握其精髓。因此,国内当时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类群亲缘关系的基础不够,也很少能够组织较好的交流平台。

Zhu-25.jpg

朱弘复先生介绍Watrous等外群选择的思路(1981)

到了今天,生物系统学在中国已经在分类学的基础上得到蓬勃发展。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理论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物系统学工作。大量的问题来源于类群的经典分类,需要熟悉系统学理论与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提出,已经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汇集来自很多人的思考和讨论。类群有界,分类无涯:无论分类理论、方法、应用,皆可共通之处。以支序系统学为例,其创始人Hennig,长于昆虫分类,但不拘泥于自己的类群,横空出世提出了生物系统学变革的理论,并引发了学界论战,催生了并列的其它学派。以蜉蝣目为例,美国鼎盛之时,有大约100人开展分类学、生态学、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把丰富的北美蜉蝣区系研究透彻。以蜜蜂总科为例,在物种比较清楚的基础上,长期数据的积累和动态监测,为发现蜜蜂数量下降而导致农业传粉受限的现象,提供了分类学基础。以DNA条形码为例,技术发源于加拿大Guelph大学对Daphnia物种鉴定之难,发轫于Dan Janzen教授长期对鳞翅目幼虫分类之惑,后拓展到几乎整个生物界。基因组技术开始主攻人类,继而模式生物,现在已经开始有遍及所有生物之势。现有团队引进青年人才,既要考虑学科的延续性,也要兼顾交叉性。兼收并蓄,实在是分类学长盛不衰的发展之道。

欧美国家,实验室不鼓励,甚至不容许有学术近亲繁殖,鼓励青年人从制度上跳出原有的实验室平台,去接受新平台、新思路的挑战。现有互联网、数字信息、数据库、智能识别、基因或基因组测序等技术飞速发展,均为青年分类学人才突破原有文献和标本瓶颈,实现个人成长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首先是文献数据库得到快速传播。原来可能几个月看不到的论文,现在只需要点击链接即可下载。除了专业期刊或联合体建立的网站,科学家之间也可以通过ResearchGate、Academia等网站,分享最新的成果,也让年轻人可以直接向作者获取文献的途径。同时,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投入人力物力,把大量的标本,特别是定名标本数字化并形成图像库。这些图库一方面为青年人检视标本提供了一手资料,也为智能识别提供了专业素材。现在植物研究所李敏等开发的花伴侣已经从植物识别,逐步跨界尝试挑战昆虫识别;动物研究所白明等则抓住甲虫,开发了甲天下。他们都得到标本馆馆长或所在研究组组长的大力支持。相信这些智能手段的发展,既促进了分类学研究工作,也有利于公众,特别是年轻人提升对类群和学科的了解。基因或者基因组测序作为天然数字化的数据来源,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分类学研究。DNA条形码作为部分杂志发表分类学论文的标配要求,也预示在不久的将来,基因组数据可能是发布新种的要素之一。

生物系统学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是设立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主要目的之一。青年人成长需要导师或团队负责人指导、助力提供并一定的软硬件平台,在接受特定类群严格训练的前提下,思考一些类群之外的生物系统学问题,并勇于跨界,尝试一些不同寻常突破。这在自然界,没有突变,没有压力,就不存在进化和适应的基础。年轻人学术生涯刚刚起步,面临诸多压力。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付出的努力都值得鼓励和支持。在科研上严格要求、不断压担子的同时,也要在他们努力攀爬学术阶梯的过程中助力:放手让他们去自由探索,允许他们尝试失败,并在失败中提升自己。我们鼓励青年人遇到较大问题,组织同行研讨会;遇到小问题,则自行组织博士后和研究生讨论解决;让他们作为通讯作者,把他们推出去,主动直面审稿人和学界质疑。研究组或团队组长,则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思路、学术规划和部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上。个人感觉青年人积极性、创造力和学术交流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这样,研究组成员能够找到自己的学科定位,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很多人在论坛交流过程中,也在讨论评价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我们认为可以从团队的角度为青年人提供价值认同和科研保障,让他们能够有条件沉下心思考分类中的好问题,来做工作。让学科同行评议成为顺水推舟、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用为“被动评价”而焦虑,甚至被动离开科研体系。现阶段,迫切需要分类学同行行动起来,在群体内部形成培育分类学人才(包括类群专才)的共识。青年人获得了更多的学术认可,高级职称的导师或研究组长如何被评价呢?实际上现行评价体系对高级职称人员的短期要求,实际上并不符合他们该有的长期定位和学科责任。从学科角度,高级职称科研人员在概念、理论和方法方面有何创新?在新的体系下,如何完成类群的分类学研究?培养了多少青年人才?以往单纯以发表论文数量或因子而不关注原创性,关注拿到多大的项目而不关注对学科作出什么贡献,实在是误导了很多青年人的发展规划。目前部分推行的国际同行对团队首席、研究组长评估等体系,大有解放高级职称人员,让他们更多考虑本真问题的趋势。这也大大降低了从组长传递到青年人的压力强度。在新的形势下,科研机构也有必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以青年人才培育为核心,规划新的分类评价体系。

考虑到不同类群系统学理论框架、方法体系的相关性、交互性,以及后备人才培养、壮大学科建设、搭建合作平台等共同目标,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的生物系统学工作者在充分调研后,于201612月在北京发起并成功组织了首届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2017年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第二届论坛,获得了国内外更多同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本次为第三届论坛,设置了为期两天的精彩报告。各领域专家不仅展示了他们杰出的研究成果,同时展现了优质的合作交流平台,让参会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生物系统学的发展概况,再次受到了广大参会代表的高度认可。这次论坛和培训班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多推动中国生物系统学学术交流的经验和教训。其中,研究方法培训班自然可以推动更多人熟悉现有软件和方法,但也需要一些理论框架的介绍、思考和讨论。

以前动物研究所薛大勇老师曾谈及:进化理论到系统发育理论的诞生,接近100年;系统发育理论发展至今,又过去了58年。还有40余年,生物系统学理论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跨越?我们保持乐观态度:新理论出现,带动了算法和方法体系的革新;好的方法体系也促进更多的人群理解并思考理论问题。从目前的学科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越来越多青年人把数学、物理等应用于生物系统学,产生好的工作也被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我们身处组学时代、智能时代的变革期。新的手段和思维,让我们必须思考生物系统学的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也将为此提供新的助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见证论坛和培训班的发展:这将推动其中一部分青年去追求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中国生物系统学的未来,将属于这部分不满足于学习已有知识体系,敢于突破的青年学者。

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经过连续三届的成功举办,已成为跨学科、综合类高峰品牌学术论坛。大会组织方感谢全国同行坚持分类学初心、努力兼收并蓄、勇攀学术高峰,感谢中国科学院长年在宏观生物学方面精心布局和规划,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长期在学科分类评审基础上的稳定支持。正是来自各方的支持和鼓励,论坛才能顺利得以举办。大家将努力把学术交流放在第一位,把培养青年人才队伍置于最重要的议题,为跨类群、跨学科、多领域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借鉴进步搭建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分享平台,争取为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论坛组织委员会结合三届论坛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供参会代表和全国同行考虑。

一、提升学术报告质量

1)立足学科优势,坚持学科小组推荐、邀请报告人方式;

2)加强计算生物学、古生物学、海洋生物多样性、病毒等方面的报告,拓展生物系统学报告多样性;

3)加强和国际同类学会的交流,商请推荐国际学者参会并做学术报告

二、扩大论坛影响力

1)立足北京资源优势,继续由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轮流承办会议;

2)征求报告人同意,尝试录播和网络直播方式;

3)设立青年人论坛,由组委会推荐优秀博士后组织并做学术报告;

4)鼓励研究生参与组织墙报交流;

5)吸引周边国家代表参会

三、探索并设立生物系统学培训班

1)每年论坛前后安排3-5天理论方法培训班;

2)和部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尝试本科讲座;

3)推进知识共享、科学普及和网络直播

四、综合推介特定方向的学科发展

1)和中国科学C、生物多样性杂志等合作组织论坛报告人中文专刊;

2)组织报告人结合特定学术问题,编撰书籍

五、考虑结合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形成一个新的跨学科联合会机制

【注】我受组委会安排,做会议总结。第一次论坛个人准备不足,发言比较随意。感受各位代表的热情和报告人对学术的追求,我从第二届开始认真做每个报告的记录。但总结时还是感觉不够。因此,本次总结,我没有因循惯例,对部分报告进行评述,而是结合最近的一些感受,提前写了一些想法记录在两篇博文中。现在稍加整理,呈现给同行。

【注】中国菌物学会蒋娜博士等精心组织了会议所有工作,并提供了会议新闻稿和论坛图片,发布在学会网站上。在此一并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151374.html

上一篇:全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信念、坚持、创新
下一篇:野外调查和标本馆收藏在传粉昆虫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性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3 王德华 高芳銮 郭爱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