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组长期开展植物-昆虫传粉互作网络研究。今日注意到王红团队成员赵延会博士取得的研究进展,特别在此表示祝贺。尤其联想到延会博士在实验室的日子,他个人的成长,我心里由衷为他高兴!
说起赵延会来,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捡研究生”的故事。赵延会曾经师从中国农业大学徐环李教授,对野生蜜蜂多样性开展了一些野外调查工作,并完成了本科学位论文。2007年,我带着课题组研究助理丁亮同志、合作培养研究生黄海荣同学、本科实习生戚恒同学等,在青海西大滩调查昆虫多样性。近50天的工作之后,我们基本结束了这里的铁路沿线的野外取样工作。本来已经打算撤离,但想到玉珠峰冰线附近有些有趣的蜂类标本,由于天气原因,还没有采集够,我就决定再多呆两天。结果,在玉珠峰脚下,我们偶遇了一支中国农业大学登山队的同学。其中赵延会同学也是登山爱好者,并携带了捕虫网,采集蜜蜂标本。他们登山去了,把扫网留在了山脚下。等他下山一聊,才知道他跟着徐环李做论文。越聊越开心,干脆就建议他做我的硕士研究生。
想象一下,在4400多米的高原旷野上,经过几十天的孤独采集,突然遇到“同行”,真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经费,只有所里资助的几万元钱,就自己开辆北京2020SA跑到青藏高原开展工作。自己也算年少,每见到一个喜欢昆虫的学生,就要想尽办法把他揽到队伍里,希望他们和自己一起做昆虫学工作。当时,我还是副研究员,可以带硕士研究生,但没有名额。除了指导罗阿蓉同学外,得到安徽师范大学郝家胜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武三安教授、山西农科院李捷研究员等支持和帮助,我和他们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赵延会同学没有需要做任何思想工作,就决定加入我们课题组。首都师范大学图立红教授帮我招下合作培养。因此,我和延会每次聊起,都提到当时在山上“捡”到这么个好学生。
延会“好”在哪里呢?学、思、做、写等四个环节,他都让当年年轻而挑剔的我,觉得收到了一个敢于啃骨头,甘坐冷板凳的好苗子。2007-2009,丁亮和黄敦元重点在油茶传粉蜂研究,长期在江西宜春蹲点琢磨,弄清楚了油茶地蜂的生活史和部分生物学。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提升传粉蜂的研究水平,传粉生物学的理论、方法,需要及时跟进。延会在文献阅读方面,下了苦工。当时我安排并指导罗阿蓉重点专研分子系统学,延会重点强化传粉生物学的理论、方法。相比而言,传粉这块,我懂得更少些。这两位同学,即便放到今天,也是我带的硕士研究生中研读文献量最大的。学而不思,则不深。延会在阅读文献的同时,也敢于提出问题、质疑一些现有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框架。硕士生一年在师大读书,两年在实验室泡着。除了笑容,我的印象中延会双眉之间的皱纹,总让我感觉他在思考问题,并不断提出问题。安排了他去外地油茶地采集,希望他理清楚各地油茶传粉蜂物种。在湖南,他找到一处大分舌蜂的巢穴,整理出来一篇论文,发表在昆虫学报。不断阅读文献、不断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求教于传粉同行的机会。慢慢地,他对传粉网络里面的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然而,他硕士研究生期间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对研究生抓得比较严格,甚至苛刻。我们这边的传粉工作相关的实验室条件、研究平台和人才队伍层次还不足以支撑延会这样的学生的成长。他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们更多鼓励他自己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我已经看出他展露出的锋芒,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需要进入博士生阶段,有更好的导师来指导他继续深造。在这个关键时候,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员欣然接收了他,并提供给他非常好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平台。有了一定的昆虫学基础,有了昆明植物研究所野外台站,又有了王红研究员宽容大度的接纳,我一直坚信他能够做出好的工作。他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尽管有很好平台,延会想做的工作,还是遇到了一些研究难题。每次我去云南出差,都到昆明植物研究所拜访王老师,并和延会交流交流。一方面,延会具有善于质疑的科学素质,另外一方面,他也有较强的个性,也让我担心他不小心折断了自己的锋芒。每次听到他谈一些进展,又很谦虚地把自己的想法收回去,我总忍不住心里的快乐;每次听到他遇到的一些困难和他的个人困惑,我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王老师说得非常好:好的问题,需要好的平台,需要坚守,才能不断在解决问题中前行、成长。我想很多有才能、有个性的研究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既要有自己主动上进的动力,也需要有合适的导师欣赏、培育。延会在这么多年的求学和工作阶段,遇到王红老师,才能把一张冷板凳坐稳,坐实。
近日到昆明开会,听闻延会在王红研究员的指导下,多年的研究工作,部分终于整理成文并被Oikos接收。他本人获得了资助,即将去英国传粉生态学相关研究人员处合作研究。可喜可贺!
中国西南山地不同海拔梯度精准传粉网络构建研究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18-10-10 | 作者:赵延会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物种互作式样与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在群落水平研究传粉网络的建成和维持机制对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演化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粉网络构建的准确性,是深入探讨传粉网络结构特征、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关键。以往的研究大多通过野外直接观察访花者对植物花朵的访问构建传粉网络。这种方法构建的网络仅从访花者角度描述取食偏好,应被作为“访问网”更为贴切。从植物角度来看,访花者将同种植物的花粉传播到柱头上实现传粉,仅取食花报酬但并不传播花粉为盗窃者。因此,构建真实的传粉网络需要甄别传粉者还是盗窃者。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员带领团队在中国西南山地的玉龙雪山开展了不同海拔梯度(2700-3900米)的高山草甸群落传粉网络的研究。利用野外昆虫访花调查,构建了该区域内20目27科63属10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数据库,并通过携带花粉精准分析以明晰昆虫的传粉角色(传粉者或盗窃者)。
研究发现访问网络中有11-17%的非传粉链接(盗窃者-植物链接),去除这些非传粉链接后传粉网络的物种丰富度和嵌套结构显著降低,而特化和模块水平显著升高。理论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嵌套结构,以及较低的特化水平和模块结构时互惠网络越稳定。因此该研究提出仅利用访问网络研究植物-传粉者关系会高估互作的冗余度,从而低估物种互作受到气候变化等干扰的威胁。
此外,该研究发现盗窃者是对模块结构维持起次要作用的外围物种,并且对网络的嵌套结构的维持有正面作用,因此盗窃者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解释网络间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提出花粉分析可以有效判断访花者的传粉角色,结合野外观察能够构建精准的传粉网,有助于深层次地解析植物与传粉者的互惠关系。同时提示其它互惠网络的研究也应重视检测和去除非互惠(盗窃者)链接。
该研究成果以“The top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visitation and pollen transport networks: a comparison in species rich communities of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为题,发表于国际生态学主流期刊Oikos,赵延会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