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有徜徉于岭南乡间经历的人们,大概都会有着一些相似的感受。起初可能会对该地区数量庞大的中西合璧景观感到惊奇,紧接着或许会追问,为何岭南乡村如此传统,却又处处“洋气”?在岭南,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均打下了中西交融的烙印,建筑是其中最为显现的载体。数量庞大的“混血”建筑引人深思,为何是在岭南地区产生?决定这些样式形成的主要缘由何在?彼时工匠对中式与西式又有着怎样的抉择?总而言之,近代岭南传统建筑西化到底呈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岭南地区开对外交流风气之先河,是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前沿地带,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在此彼此冲击、相互交融。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比喻为春天整片草地的发芽,那么岭南毫无疑问是那最先冒出新芽的植株。同时关注这一特定地区的建筑现象能够理清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存在、变化、革新的历程,从而真正廓清近代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关系,认清岭南传统建筑在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
当然,建筑材料是建筑性格最根本的载体,建筑样式都要通过建筑材料来落实,建筑材料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建筑技术、建筑结构等方面的革新。中国近代转型时期,伴随西方新型建筑材料的流入使用,我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运用方式、建筑样式等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这些材料的材质特色、运用方法的不同,导致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装修、结构空间等出现部分“变异”,在近代岭南地区更是如此。岭南得缘于地域特点,传统建筑与新型建筑材料交融程度较其他地区更深。从运用新型建筑材料的表象背后,可以管窥到人们最初接受之心态、工匠使用时茫然摸索之过程等。对建筑材料登陆与传播的网络进行调查,则展示了近代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种种现象。
关于岭南地域界定
岭南地区总体来说指五岭以南的地区,然而出于不同学科研究背景需要,对岭南地区的定义存在区别。就本研究而言,本书作者认为岭南地区概念符合大岭南概念,即在五岭以南的相对独立的沿海地区。同时也遵循以热带、亚热带与温带的分隔线,即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南部等地区。然而由于新型建筑材料主要是通过交通要道和商业口岸进行传播,对于岭南概念界定问题,侧重从贸易角度来看待这个概念问题。
本书进一步将岭南地区的概念分为:核心地区和辐射地区。①核心地区:指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上占有主导地位的经济文化发展地区。包括处于西江和北江、东江交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地区和韩江平原以及广西的梧州、北海,以及在东部厦门等口岸城市。②辐射地区:指口岸城市辐射范围之内的城市与乡村,也指处于辐射范围之内相对落后的其他地区。
关于岭南传统建筑界定
对岭南建筑进行界定时,其他学者关于“中国建筑”的概念界定有一定启发作用。他们认为中国建筑既包含中国人所设计建造于中国的建筑,也包括在中国土地上外国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而关于“传统”,《新华词典》如此解释:传统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用等。故“岭南传统建筑”可为指岭南地域范围内,在较长历史时段存留,具有岭南传统风格,能适应岭南自然环境特点,被广泛接受、相传的建筑。传统建筑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所传达的信息,应当包含传统社会的文化信息。针对这种在岭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建筑样式,似乎无法用传统中原建筑样式来绝对定义岭南传统建筑。有些著作将传统建筑定义为具有中国社会传统功能的建筑类型,但是这样的划分有意识地突出了中国建筑所具有的传统功能,例如:祠堂、书院等。然而也有许多建筑的功能与西方建筑功能相重合,如住宅等。另外,传统建筑需要与近代出现的工厂和学校等带有工业时代烙印的建筑类型相区别。本书岭南传统建筑的概念要体现岭南传统文化特征与发展变化,并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祠堂等建筑类型,但是近代意义上的工厂、学校等不在本书研究范围之中。
关于新型建筑材料界定
新型建筑材料是近代时期西方科技发展的产物。当然新型建筑材料的定义并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类型当中。我们可以这样看,其中“新”是与“旧”相对而言,主要是与当地传统常用的建筑材料相比较而言的建筑材料。同时这些材料代表了新建筑样式或建筑结构,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传统建筑面貌。本书将新型材料可分为两类:①传统建筑采用的彩色玻璃、陶瓷面砖等装饰性建筑材料;②铸铁、钢、水泥等结构性建筑材料。本书重点关注新型建筑材料如何影响近代早期旧有建筑体系,如何催生近代晚期传统样式新建筑类型。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有所拓展。此外,讨论材料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不同的材料构成不同建筑样式及其细部。以建筑材料作为研究切入点,重点应落在材料传播背后的文化交流意义,以及材料所构成的建筑样式及其装饰细部的变化,也就是从物质层面的材料研究转化到更加深层次的文化等问题。
玻璃画与嵌玻璃门窗类型
在我国,玻璃材料作为建筑采光材料兴盛于清代宫廷,18 世纪后半期即在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流行。此后长达一个半世纪时间里,岭南地区玻璃材料不断普及,出现本土改造工艺,嵌玻璃门窗,尤其是彩色玻璃门窗成为岭南传统建筑较为凸显的特征之一。由此也促进了 “广州满洲窗”这一新窗户样式在岭南产生并兴盛,发展成为岭南传统建筑中独特的装修类型。
两类玻璃画
“玻璃画”顾名思义就是在玻璃上所“作”之画,达到居室的效果。岭南地区在18~19 世纪末先后出现了两类玻璃画。
第一类玻璃画指盛行于18~19 世纪前期,清宫廷及岭南均可见,在玻璃材质上运用颜料描绘图画的画作,主要以外销画而闻名于世。
第二类玻璃画指的是在19 世纪后期,岭南地区利用蚀刻和磨砂等工艺在玻璃表面形成装饰效果的画作。这两类玻璃画都是岭南传统建筑利用新建筑材料装饰建筑的做法。
画心与衬底
用书画作品装点室内装修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室内装饰方法。岭南传统建筑亦常用书法真迹和楹联等作为一种装修方法,运用非常广泛。书画作品成为营造传统室内外环境“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的有力手段。
当玻璃材料进入岭南传统窗户时,玻璃材料和传统书画巧妙结合在一起,人们把传统书画作品从纸张上转移到了各类彩色玻璃上,工匠继承传统书画作品的遗韵创作玻璃装饰品。玻璃装饰窗扇借鉴了传统书画装裱的“画心”与“衬底”概念,这两部分相当于一张册页,即斗方书画及其衬边两部分。画心是主体,衬底起衬托作用,为画心服务具有传统书画意趣。
(一)画心
画心主要指窗户中心位置镶嵌套色玻璃画,是窗户装饰视觉中心。画心的外框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方形、扇形、圆形等规则形状,也有波浪形等各类不规则形状,工匠依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玻璃画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半透明的喷花玻璃、蚀刻玻璃、全透明蚀刻玻璃等。
(二)衬底
衬底指是画心以外围绕画心的部分。衬底大多由棂条组成,通常采用斗心方式。棂条形式多样并未固定,设计得体的衬底能起到有效衬托画心作用。
为叙述方便,依据窗户长宽比来分,可将岭南传统建筑中镶嵌玻璃的门窗分为:满洲窗与隔扇窗。满洲窗又称为方窗,隔扇窗称为长窗。参考《岭南庭院》① 所整理,本书综合门窗外形、开启方式、来源等多个因素,总结满洲窗为以下几种主要做法:直子,即画心为方形时,衬底旁边用井字或者套方斗心镶嵌;曲子,即画心为圆形圆角海棠,用曲子带花结镶嵌;盘竹,即画心为直边海棠角时,基本上与井字衬底同,但是交角处处略加曲线变化,并刻成竹节纹样;花结,即不用木条子,全部用拉花花结构成,常用的花结如套方、双环、六耳、博古、蝴蝶和草尾龙;拉花,即整幅衬底用拉花图案构成。有时用大板玻璃将画心和衬底包括在一起,蚀刻书画在里面衬底。
在隔扇门窗中,依据画心与衬底的比例与位置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满幅式、中心式与分段式。分段式包含等距等分形式,也包括了自由分布形式。满幅式隔扇中玻璃隔心面积最大,中心式和分段式面积相对比较少。
通常,人们会将自己喜欢事物或者追求的意境表现在门窗玻璃上,可以反映出近代岭南地区普遍文化教化倾向与社会审美情趣偏好。玻璃画心题材广泛,既有中国其他地区常见的吉祥纹样与图案,也有岭南本土地域文化所特有的图样。玻璃画心的图案和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书法类、绘画类等几类。书法类既有直接使用“福、禄、寿、禧”、“万事如意”等文字蚀刻直观表达祈福诉求的类型。更多采用隐喻、借寓手法,如蚀刻典故对联、诗作“满江红”、“琵琶行”等表达主人高尚情操等。
绘画类主要题材有吉祥动物、吉祥植物、吉祥器物和风景名胜等几类。
1. 吉祥动物
吉祥动物包括飞禽走兽、昆虫与水生族类等。大到虎、象,小到蝴蝶、昆虫均有出现。如喜鹊、鱼等。喜鹊:喜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广受欢迎的吉祥之鸟,通常被看做是一种祥瑞的先兆。单独以喜鹊为题材并不多见,喜鹊通常与其他图案组合成为“喜鹊闹梅”、“喜上眉梢”等。鱼:岭南地邻海滨,鱼常常成为装饰使用的元素。鱼有“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等含义。
2. 吉祥植物
吉祥植物以植物为原型,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花种多采用传统含义里寓意吉祥、清廉的牡丹、月季花、石榴、梅花、竹、兰、菊、荷花等。岭南地区本地所产的佛手、荔枝、番石榴等形象也并不少见。
莲花、荷花:“弥陀之净土,以莲花之所居”,莲花是佛教的一种标志。同时莲花也象征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人品质。所以以莲花在玻璃画心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装饰他们的书房与客厅。
梅、兰、竹、菊:古人常常用四君子的刚劲挺拔、清新自然、宁折不弯、傲雪独立等特性来代表对生活的追求。期望子弟、家人有高尚的人品与内涵。这几类植物形象在玻璃画中常常与吉祥动物一起出现,代表了各自所涵括的隐形意义。佛手、番石榴等:佛手是南方特有的植物类型,由于外形像佛手而得名。其名、其形均直观表达了吉祥含义,在玻璃画心题材中比较受欢迎。
3. 吉祥器物
吉祥器物是以礼器为原型,如爵、鼎的抽象变形,以货币,如古钱、元宝的具象表现,以乐器,如琴、棋等。
4. 山水风景
山水风景题材在玻璃画心上使用,“画”味最浓。不仅有江南名家唐寅、米芾等,也采用清居巢、荣祖椿、冯序东等岭南画派作品,著名的“羊城八景”亦常常入画。
本文摘编整理自曾娟著《西风东渐新材旧制 : 近代岭南传统建筑中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