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N份青年基金申请书,5月25日前让评回去,昨天先认真地将每份都浏览了一下,尚未开始正式地撰写评审意见,这里不说这些申请书的具体研究内容,谈谈泛泛的读后感吧。
1,在列出发表论文时,如果第一作者不是自己,有的申请者喜欢注一个:(第一作者是导师)
我读得到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告知评审者自己其实是第一贡献者的,可是这篇却是在读博士时候完成的论文,所以被迫当了第二作者,呵呵。可是,恰好这篇又是全部论文中的代表作(之一),面对这一事实不说如鲠在喉,说了也有不爽之处,但是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说了吧。
这个事情提醒各位导师,对于学生是主要贡献者的论文,还是把第一作者出让了吧!省得孩子们申请基金的时候为这一(几)篇论文而非要注上这么一句古怪的话。
2,30%的建议资助比例,其实是在申请书中间进行比较,好的在比“谁更好”,不好的则是在比“谁不太烂”。
如果拿到的申请书都很好或者都很烂(这样的概率还是有的,而且不算小),那么,对于前者,有些申请书要吃亏了,尽管基金委说不限于这个比例,可是,远离这个比例(比如超过60%的比例给建议资助的评审意见)也不容易;而后者(都烂)则会有申请书沾光,在比烂的状况下,还有不那么烂的,于是就可以被给出建议资助的最终意见。希望每份申请书都有多个评审人对这一点能够对这一趋势有所中和,否则,总有被冤枉的或者被放过的。
3,从申请书里能看得到申请人是意气风发还是满腹无奈。
很奇怪吧?但是对文字敏感的人能够感觉得到格式化的申请书里的情绪化表达,有不少海外读博士归来(或有海外经历,算不得严格意义海龟)的青年学者,从申请书的文字里能够感觉到他要回国大干一场的豪气,我喜欢看这样的申请书。科研就是一种征服,如果能够兴致勃勃地去征服,我们为什么不呢?!
这并不是说没有海外经历或者非海龟的人就没有激情,但是,从我审过的诸多申请书中整体感觉,国内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确有不少泯灭了科研的激情和兴趣,这是个危险的状态,当然,即便有海外经历的人,回来时间稍微一长也终于会有这么一天,到了老头老太太时还能保持激情的极为罕见。
闲扯一句:记得二月河在小说里写到康熙皇帝老儿听说山东淄博的蒲松龄写了《聊斋志异》时,很感慨这样的人才居然没有被自己发现,但是同时他也认为坚决不能再用蒲松龄这样原来是人才苗子现在满腹牢骚的文人,因为此人已经过了积极向上的时期,不可用了。
这当然是康熙老儿从维护皇权这一角度出发对人才做的评价,不算得什么是盖棺论定,从现在看,康熙朝的多位翰林、官员都烟消云散了,可是《聊斋》留下了,并还将继续留存。但是,康熙老儿们应该检讨自己的错误,其实蒲松龄也有意气风发的时候,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就应该在那个时候好好地给他提供发挥能力的空间,做到野无遗贤,而不是到蒲松龄只剩抱怨的时候再来说“此人不可用”,但是,因为国人中的“人才”大多只有做“才人”这一条路可走,所以,让每个人一生总能找到发挥长处的空间,需要漫长的努力!
4,基金申请书的长短重要吗?
基金委的申请书正文虽然有建议的长度,比如1万字,或者4000-8000字之类,但是,真的撰写的时候却并无限制。这一点和摘要字数到400字立刻就写不下去了不同。
那么,可能有朋友会问:长度对评审结果有影响吗?
应该说,还是有的,但是这在申请书之间比较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都是申请书,大家一样精彩,可是甲比乙阐述的更为清晰详细,评价的天平会向着内容更为丰富的那里倾斜。
我倒是建议,每一部分对字数都应该有所限制,看大家在无命题有字数限制前提下的写作能力谁更强。听说基金委在设计申请书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一问题,但是最后还是只给了字数建议,没做实际限制。
5,团队、技术路线、可行性、个人简历、依托单位,哪个重要?
5.1)我认为团队不重要,评审人拿青年基金的团队不够健全(9个参加人的空没填满)说事是很不地道的行为。有申请书列上好几个教授副教授的,看着煞是好看,我都付之一笑——其实没有必要的。况且了,自由的科学研究,更多还是应该体现个人的智力,又不是干工程。
5.2)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算是对研究内容的补充。一般而言,研究内容设计合理,这两个方面也往往没啥问题,所以在评审时基本是一看而过,并不特别看中。
5.3)个人简历我会好好地看一遍,你可以没有很多的论文列表,没有系统性的专著,但是好文章总得有1-2篇吧,如果连这个基本数量都没有,基本就可以认为是“满肚子的想法”、“太欠缺的能力”。
5.4)依托单位在我的评审标准里,基本没有权重。正如我招学生从来不管他的本科是不是什么211,985一样。但是,这个标准并不影响最后得出“好大学的好申请书还是多一些”这一结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