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因为西安应急管理会议的事情感谢科学网的几位博主

已有 4157 次阅读 2012-5-9 22:56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学网, 会议, 博友, 西安, 应急管理

1,首先感谢陕西师范大学的孙根年教授。
 
这个会议之前我联系他的时候,他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因为是之前没有见过面,对于我来说把一个第八届这样的会议提出联合举办,确实是冒险。
之后,他作为东道主为第八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提供了会议场所,并作为东道主邀请了旅游管理学院的薛东前院长和延军平书记进行了致辞和学术报告。
 
第二天,孙教授在第五届中韩双边会议上委托弟子进行了英文学术报告。
 
感谢孙老师的积极投入和配合。
 
2,感谢博友陈绥阳教授。
 
 
我们这个本家的陈老师在科学网上是大才,从他的诗词歌赋里就可以感觉得到,我一到西安,第一个见到了陈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他也是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龄。之前排他才子第二名,是觉得他也就和我差不多年龄的样子,现在一看,再结合他的背景和轶事,当时的杨玲第一才子明显稍逊一筹,陈老师应该是科学网第一才子才是。
陈绥阳老师声若洪钟(怪不得最新的博文说要和人打一架呢,嘿嘿,原来是有底气的啊),与年龄和身材都不太匹配,我一听到顿时觉得精神抖擞起来,陈老师参与了一个专题的主持人,并承担了一个报告评述人的角色。特别感谢陈老师。
 
3,感谢中科院的“大”同事——刘苏峡博友
 
刘苏侠研究员看到我在科学网上的通知后,说自己没有时间,但是想派人参加,于是我们见到了她的得力助手王博士。
 
结果,王博士在整个会议上大放异彩,一方面所做报告是水资源管理方面,角度相当理工科,而我们这个会议虽然我本人有理工背景,但是确有偏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所以,这个很亮。此外,第二天的中韩双边会议,韩国人报告的英文明显不敌我们进行评述的王博士,我在主持时就说“Her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yours, and than mine”。韩国人也抓紧点头称是。晚上的宴会王博士也承担了现场翻译的角色,加之身高1米7左右,风头都是王博士的,同时也归属于刘苏侠老师。
 
回来后俺们抓紧给刘老师打电话表示感谢,这也是俺第一次和刘苏侠通话,电话里的声音甜美幽默流畅优雅,俺都不知道该怎么夸奖才好了。
 
4,感谢蒋新正老师。
 
老蒋这家伙,真是忒热情。本来因为他是食品行当的人,俺们想让他也报告一下来着,他说不可说不可说,俺们只好饶了他。
关于老蒋与食品,后面我还有专文来说,这里略去。
 
5,感谢鬼精灵的单博炜老师。
 
单博炜一在科学网上出现,就引来了最大一次推荐潮。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比我小十岁还多的鬼精灵的家伙,聪明的人我总是能很欣赏。
单老师参加了第一天的会议,在提问阶段,问了一句,可是一语中的,他对延军平教授关于地震发生时间分析报告的问题是:“物理学中有‘唯象学’的研究方法,您研究地震是否是采用了这一思路呢?”
 
这一问也使得迟菲博士一下子对单博炜刮目相看。
 
对于我来说倒是意料之中,我对他的智力有比对我自己的智力还更强烈的信心。
 
6,感谢朱伟博士。
 
朱伟博士一直支持这个系列会议,从一开始到现在。
 
7,感谢袁晓辉女士。
 
她说有同事在西安有可能参加俺们的会议,俺就一直等到会议散了俩星期了,到今天还没见人影,推测可能还在赶往会场的路上,所以特别感谢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69042.html

上一篇:中科院数学院:学术院长和执行院长并存是个新尝试
下一篇:给你家送两桶质量检测过关的地沟油,你会拿去炒菜吃不?
收藏 IP: 188.250.0.*| 热度|

11 刘立 曹聪 罗帆 刘旭霞 杨晓虹 袁文常 张玉秀 李宇斌 李志俊 汪梦雅 yxh3161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