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正襟危坐”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闵应骅研究员是我尊重的科学网八老之一。
“八老”云云,并非是真老,只是指德高望重在科学网上写博客的几位教授而已,年龄多在60岁左右。
近亲繁殖,生物学术语,指亲代间的配对繁殖,一般地,这种配对后繁殖的后代不具备遗传优势,甚至出现各种病症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关于乱伦的文章,是借用电影《匿名者》中所指的莎士比亚本人和自己母亲——伊莉莎白一世交媾生出一个儿子的故事为引子阐发的,分析了在古代对遗传学尚未认知的情况下,人类始祖是有近亲繁殖现象广泛存在的,西方的亚当夏娃和东方的伏羲女娲都一样,算得兄妹。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近亲结婚是越来越需要规避的一种人类不当行为方式了,虽然现实中还有“姑表亲格外亲”的婚姻模式,而且从个例上看似乎也没有造成多严重的后果,但是大范围的统计规律告诉我们这样做的风险要远高于其他的方式。所以,大家没有必要非要选择风险过大的婚姻方式。而从法律上也规定了究竟在多深范围内的近亲是不可以结婚的。
学术界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果一个人本科、硕士、博士都在一个大学读,博士毕业后再留在同一个大学工作,则很可能造成眼光局限或者发展乏力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博士毕业离开所在大学而更换一个机构的则少很多。
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其实很多大学已经制订了防止近亲繁殖的机制,如不留本校的博士,但是你可以在外面混几年再重新回来应聘,兴许能够带来很多的新鲜思路和成果呢。
我国的大学近亲繁殖现象总体如何不好放言,而从我个人的视角观察,还是相当严重的。我见过不少本科、硕士、博士在同一个大学,然后博士后还在同一个导师那里继续做的情况,而所谓博士后的流转可能是通过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到系统工程实现跨学科,而导师既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的导师,同时也是系统工程的导师,于是,实现了在同一家的所谓跨学科流转。
可笑吧,而这样的情况恐怕不是一个,而是一批。博士后出站工作,依然还是这个老地方。如此,其实已然五朝元老了。非但近亲,而且是多轮近亲,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症早就发作,怕都难以治愈了。
中国科学院在国内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科学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大学,但是,由于科大的毕业生出国留学的相当多(科大招生规模是北大清华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但是每年的出国总人数却大致相当,就足可以说明问题),到国内其他大学的也不少,所以,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学生组成反而不是科大的占优。
当年中国科大建校时提倡的“所系结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在今天已经大大式微了,这样,各所的导师们也只好五湖四海地招人,我本人就带过中国科大、北京钢铁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等来源的弟子。在职的MBA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来源更是繁杂。
近亲繁殖有如下的几个便利性:
1,了解。团队领导和留下来的“新”人早就经历过磨合期,相互了解对方,容易合作。
2,持续。之前工作还可以继续进行。
3,放心。也容易领导。
但是,科研的最终指向是创新的东西,而新的东西需要激发,而不仅仅是积累,原始创新更是如此,所以,对于一般性研究工作而言,近亲繁殖有其优势;但是,对于0阶创新工作而言,近亲繁殖导致的是种群的整体丧失活力,甚至不再有继续升级的空间。
凡是近亲繁殖比较厉害的机构,多是短期行为,领导者的眼光就在眼前那一米见方的小地方。虽然这个团队或机构最近似乎还挺有热乎气,可是,科研岂是三年五年的事啊,往往是十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见成效的事情。如果相互之间早就有些疲沓了,就如两口子之间的爱情一般,七年之痒后就很容易没有了什么火花,还谈何创新,能维持住夫妻关系就很勉强了。而即便不从本科算,硕士生到博士生的时间也有6-7年了,该烦了,该没有激情了,可是,还是会因为习惯而继续,让人想到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那首歌——
对你,不知道是习惯还是爱
当初所坚持的心情,是不是还依然存在
眼看这一季就要过去,我的春天还没有来.......
【看见没?当双方只是被对方“习惯”之后,连本来激情四溢的春天都不再到来】
我们国家很多大学的学者或者领导者,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短期内用着方便,"习惯”即可,爱不爱,激情不激情,都无所谓了,也许团队或者机构的领导内心里根本就没有打算过过一生激情的科研时光,也就凑合着能维持一个摊子就算了。
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就在于没有本科,所以必须依赖于五湖四海,而真的实现了五湖四海之后,想不交流交叉都不可能,如此,即便中国科学院没有主动创新的意愿,最后结果依然是做出了在国内一流的创新成果。
科学真正的春天,由中国科学院率先感知到,难道不是很显然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