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遇到的几个疑惑 精选

已有 15205 次阅读 2009-5-27 22:56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年颇评了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项目。

??遇到几个困惑,这里说上一说:

一、在申请者简历的论文发表部分,不少申请者小心翼翼地多加了一些括号,里面是(EI检索或ISTP检索或SCI检索,检索号为XXXXXX)。

??看多了,就觉得很无奈了。

??我们的基金申请,作为基础部分的已发表论文,这个括号有多少意义呢?

??至少对于我这个对这些玩意不那么在意的人,加注就是个累赘。

??但是我特别理解申请者的心情,每篇文章的最大限度的荣耀,都希望能够一下子展示在评审者面前。

二、自己主持的项目

??在评审时还发现,申请者恨不得把所有的稍微沾边的项目都列在自己参加的项目列表中。不是主持的项目就一定是“作为核心成员”、“作为技术骨干”角色,有些还是研究生时代参加的,由于我在硕士时候也当过老师项目的“技术骨干”,所以,很理解申请者的角色确实很重要——很多大项目其实就是研究生做的。不过,后面如果再加上主持N项,参与M项目,就把前面这个可以冲淡了,而且一般而言,此次申请与以往做研究生时从事的项目基本关系不大。

??于是,还列吗?

??另外还有的申请者有个问题,把最近的很多项目都列上了,让人很困惑于——您老人家现在拥有几千万的经费,而且基本都是一个题目差不多内容的,且也得近1-3年内解题,怎么又来这里争这个钱少少、活多多的项目呢?就不能在这两年里好好把手里那几千万的项目好好做做呢?

三、项目成员一栏不写满就觉得不够重视这个申请似的。

??在项目参加成员一栏中,基本所有的项目都是写满了人。其实,俺们知道,真干活的就几个学生。所以列上一堆教授显得阵容强大,但是却有些漂浮的感觉。

??基于对于中国国家科研项目的组织方式的理解,我宁肯相信那些只列了几个研究生或博士生的申请书。甚至,教授博导多了,反而会是项目成功的一个障碍,这甚至对于很大的重大、重点项目也是如此,更不要说一般项目了。

??我自己以前申请项目时也遇到过类似的质疑:团队研究生太多,力量明显不够。

??看到如此弱智的评审意见,我不禁摇头。

四、综述里全是国外的文献基本没有或根本没有国内学者的文献。

??如果这个问题国内的人没有做过也就罢了,其实,就中国人目前蝗虫般的创新欲望,几乎没有题目我们不涉及的。

??当然,您可以说您看不上中国人的研究,这样您的起点可能觉得超越了所有中国学者,这样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太大。尤其在我知道这个方向的研究国内谁谁做得确实很好的情况下,如此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更是会让评审人对文献综述的全面性产生不信任感。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34591.html

上一篇:舍不得离开科学网,其实也不必离开
下一篇:【新西游记】选择住公寓,不选择吃麦当劳【续一】
收藏 IP: .*| 热度|

30 曹俊兴 李侠 武夷山 赵星 陈儒军 曹广福 朱志敏 曹聪 吴飞鹏 张亮生 戴小华 周春雷 邹斌 陈国文 毛克彪 曹鹏 陈苏华 迟菲 陈永金 邹滨 王启云 苗元华 贺天伟 贾文峰 龙桃 魏玉保 谢刚 cqq2008 uneyecat lftkf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