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故触发的运动式整治到专业引导的系统化防治
李季梅 撰
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下,安全与应急实践已成为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所有人员都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何明确责任体系、制定标准体系、找到科学系统的理论方法体系做支撑,从而有效应对社会运行、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问题是当前科研领域和实践领域面临的共同的挑战。本次暑期课程将在9日下午的安全应急实践模块通过四节课程与大家共同探讨与交流。
(1) 双重预防机制:理论基础与推进实务
我国安全与应急领域的实践发展是一个慢慢探索、不断优化的过程,从隐患排查、预案备案、安全标准化到重大危险源管理,各方围绕安全做了一系列工作,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事后的大排查、大整治在下猛药的同时也忽略了安全与应急工作的系统性和统筹化。那么,安全与应急工作到底应如何开展,应按照什么逻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困扰,为各方管安全、干安全提供了抓手,为安全与应急工作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了指引,2021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也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应“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王志勇老师是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对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和推行有非常系统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本次课程王老师将从伤害三角形及事故预防理论基础入手,解析以能量为核心的危险源辨识思路,详细介绍“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清单制”有机结合的双控推进思路,并就“企业、政策与学术”三方结合的双控机制推进建议进行分享与交流。
(2)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概况
标准是工作开展的依据,标准化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改革以前,我国的地震、煤炭、安全生产、消防、个体防护和减灾救灾等行业的标准分属于不同部门,各自有完整的标准体系。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加强了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整合优化了应急标准化力量和资源,但当前标准体系仍然存在标准覆盖不全、缺失严重、内容滞后、国际标准化水平不足等问题。2022年应急管理部出台了《“十四五”应急管理标准化发展计划》,明确“要密切跟踪研究事故灾害暴露的标准化短板问题,对标落实法律法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与人民生命安全关系最直接的标准供给”。标准服务实践,实践遵循标准将是我国安全与应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
北科院城安所倪慧荟老师是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审核专家,本次课程将为我们系统介绍国内应急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概况,阐述机构改革以来的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成就,分析当前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展望“十四五”期间的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要点。
(3)科技致灾风险的多尺度分析与尺度推绎
现代社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已不仅是自然界的各种灾害,更加复杂多变、难以预测、难以控制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在科技成果不断嵌入到人类生产与生活系统的今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性、推动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科技在研发、生产及应用各个环节中,由于科技自身的破坏性或科技与外部环境耦合后引发的各类灾害风险。只有系统性的对科技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下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才能找到治理策略,规避事故发生,保障科技预期效果的实现,达到社会全局效益的最大化。
北科院城安所李季梅博士/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风险多维分析与评估的相关研究,博士期间依托国家社科基金“当代科技重大风险治理研究”课题,对微观、中观、宏观尺度域上的科技致灾风险典型特征、演化机理及致灾潜势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二元四维九度”分析体系和“能量与责任”双重视角下的尺度推绎方法,本次暑期班上将和大家共同分享相关研究成果。
(4) 城市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城市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中心,其内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高度聚集,任何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导致的公共安全事件都极易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并且产生风险放大效应,一系列的原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对城市功能的发挥都有极为恶劣的掣肘效应。同时,城市的风险防控具有复杂性、联动性与系统性等特点,涉及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场所、基础设施、自然灾害、公共交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和破坏活动、群体性事件等诸多因素,以及公安、交通、安监、食药监、消防、医疗等众多部门,是当前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中科院战略院的牟笛博士将在本次暑期班中将针对城市治理面临的挑战,系统讲述城市应急管理理论,从城市关键功能单元、城市生命线、城市多层级区域、城市多维立体体系等角度分析城市应急管理中的不同要素和环节,并在城市内涝、城市火灾、区域公共安全评估、应急避难场所等场景中进行理论应用和案例介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