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2020中国应急报告》发布

已有 10152 次阅读 2020-11-15 15:10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综合科学网、今日头条、一点咨讯、百度资讯、网易、搜狐的消息】

  2020年11月14日,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在北京举办了《2020中国应急报告》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及网络视频会议共有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急管理领域相关人员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致力于为全球应急管理事业搭建交流和协作的平台。现任理事团成员包括韩国忠北国立大学李在恩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陈安研究员、日本京都大学冈田宪夫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Audrey Heffron-Casserleigh教授等。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受到全球应急管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截止至2020年,学会已举办十三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来自韩国、中国、日本、美国、奥地利、瑞典、捷克、葡萄牙、俄罗斯、泰国、印度、尼泊尔、尼加拉瓜、哥伦比亚、伊朗、伊拉克等多国学者在会议中就全球危机与应急管理问题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学会办有学术刊物Journal of Safety and Crisis Management、Journal of Crisisnomy。  

  《中国应急报告》是全面分析和展示我国应急管理发展的年度报告,包括两大常规报告和若干年度热点报告。2016至2019年度,除了《中国区域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报告》两大常规报告外,另有年度热点报告《我国七大流域应急能力报告》《我国国民安全感现状及对策报告》《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舆情报告》《省会城市垃圾围城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省区域应急管理状况与趋势报告》《政府典型危机事件应对分析报告》《中国省会城市涝灾与水域变化趋势分析报告》《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形势调研报告》《中国区域公共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某市信访人群特征及处置效果调研报告》《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等。  

  《2020中国应急报告》包括《中国区域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报告》《中国农业农村风险报告》《中外疫情隔离策略分析报告》《中国应急指南》五个分报告。

  《中国区域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根据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方法,遵循"收集数据(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综合研判(Intelligence)—形成方案(Solution)"的研究思路,对中国2019年各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进行评价。

  首先,全面收集2019年度突发事件和相应应急管理情况,将各省市区5件最为突出的突发事件及政府应急管理行为整理成册。第二,深入分析突发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现状,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针对应急管理的准备、响应、救援、恢复4个阶段分别设置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分值范围为1-5分,5分代表应急表现能力强,1分代表应急表现能力弱,制成应急表现能力专家调查问卷。第三,组织应急管理专家进行研判、评分,根据模型完成系统排序,得到对2019年各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的全面认识。最终提出政策建议,为各省市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海南、天津、浙江、新疆等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优秀,为I级;安徽、广东、辽宁、福建、青海、内蒙古、四川、重庆、甘肃、河北等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良好,为II级;河南、吉林、黑龙江、宁夏、西藏、山西、陕西、江西、云南、广西等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一般,为III级;湖南、江苏、山东、贵州、湖北等省市区应急表现能力较差,处于第IV级。2019年,北京无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对一般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完善、应急响应及时,能够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置。海南具有较好的抗台防台能力,在渔船营救、强降雨应对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机制,有效避免了事件恶化和损失加剧。河北、黑龙江仍存在较大生产安全隐患,但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降低损失和负面影响,控制事态蔓延。江苏在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方面能力欠缺,在危化品等特殊领域安全监管不到位,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均有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联动机制僵化,应急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报告》参考各类风险报告中的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灾害现实,构建出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灾害风险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分别得出各区域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指数以及社会脆弱性指数,最后得出31个省市区的综合风险指数。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影响各个省市区排名顺序的主要指标,进而分析该省市区风险指数的客观影响因子,最后依据该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现行风险状况的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为国家以及地方的防灾减灾救灾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指向危险性指数和承载体脆弱性指数两个维度,二者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风险水平。

  根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全国区域风险水平可以分为5级。第I级地区包括云南、湖北、湖南,是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最高的地区;第II级地区是四川省,风险水平较高;第III级地区包括福建、广西、安徽、江西、河北、重庆、吉林等7个地区,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处于中等水平;第IV级地区包括河南、贵州、广东、内蒙古、新疆、甘肃、山西、陕西等8个地区,自然灾害风险总体较低;第V级地区包括黑龙江、浙江、山东、江苏、西藏、青海、辽宁、海南、宁夏、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最低。从地区水平而言,我国总体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处于中等或偏高,约1/3的省市区风险水平中等或更高;从人口层面而言,我国大多数人口所生存和生活的环境风险较高,风险较低的省份虽然比较多,但是总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比不高。  

  《中国农业农村风险报告》对我国农业和农村领域的传统风险、新兴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然而,我国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滞后、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等问题依旧存在。传统农业在生产循环过程中具有弱质性和特殊性,面临着诸多风险。农业农村领域传统风险一般具有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较大、伴生范围广等特点,主要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四大类。人类进入风险社会阶段,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社会的变革将全人类维系在一起,成为担当风险的共同体。我国农村领域面临着变革所带来的新型风险,主要包括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全产业链风险、农民转型和农村城镇化的矛盾与冲突、农民流动与农村稳定发展之间的"彩虹圈"效应、大数据和智能技术背景下的跨行业风险、国际贸易加快进程中的国际风险、精准扶贫下的"多拿滋"效应、农村殡葬改革中的"阴阳圈"效应、农业规模经营背后的农业圈地风险、农村婚嫁难引发的社会风险、农村资源失衡引发的"跷跷板"效应等。面对农业农村领域的传统和新兴风险,我国应广泛借鉴国际先进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风险管理经验,构建符合中国农业农村领域实际情况的综合风险管理体制,多层面、多层级地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影响范围广,是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基于病毒"人传人"的传染病规律认识,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以传统隔离方式为主的非医疗干预,能够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是阻断重大疫情蔓延的最基本和最有效手段。社交隔离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个人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中外疫情隔离策略分析报告》对比了国家层面世界各国隔离政策的策略和规制力,从主体、客体、介质、进程、场域五个方面、十个角度对我国国内的隔离策略进行了分析。对世界各国国家层面隔离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各国都推出了出入境禁令。禁令大体内容都是禁止非本国公民入境。境内的隔离方式可分为居家隔离、社区隔离、集中隔离、医学隔离四类。由于政治背景、价值取向、管理策略差异,各国的疫情隔离策略不同,强度差异较大。中国、西班牙、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比利时、捷克等国主要采取社交隔离的方法,规制力度较强;英国、印度虽然也采取居家隔离策略,但规制力度较弱。韩国、日本、德国、巴西、美国采取检疫策略,扩大检疫范围,对患病和疑似患病人群收纳治疗。其中,韩国、日本规制力度较强,而德国、巴西、美国的规制力度较弱。在此基础上,该报告利用多维智库综合研判方法,分析我国隔离策略多主体、多对象、多属性、多因子、多渠道、多介质、多层次、多阶段、多维度、多尺度等要素的相互关联和作用,展现新冠肺炎疫情中多方参与主体依据机构职责和社会分工采取的应急行为。  应急管理强调应用性、及时性、预见性,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应急管理指南(2020版)》以我国现代应急管理建设成果为背景,构建应急管理的一般性理论体系,为应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应急管理有关部门、应急行业从业者、应急管理学科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促进形成对应急管理概念体系的共识。指南从理念层、操作层、要素层对现代应急管理的内容进行设计,包括过程管理、系统管理、预案管理、评价管理、现场管理、协作管理、人员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各部分与突发事件孕育阶段、爆发阶段、演化阶段、衰退阶段、终结阶段所构成的全生命周期相对应。这些内容构成了一套包括理论、操作、要素在内的完整体系,适用于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在多灾种大应急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0中国应急报告》提出了有关我国应急能力建设、综合风险管理、社会舆情监控等问题的诸多建议和策略。发布会后,与会专家、团体针对我国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广泛讨论,场面热烈。此次会议提高了全社会对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认知程度,为有效提高我国整体、区域、领域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258452.html

上一篇:第13次“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本周末在北京开班
下一篇:应急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八大能力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6 张淑扬 武夷山 史晓雷 周忠浩 张晓良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