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g主人按:科学网开始旗帜鲜明地倡导“科教”。作为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院的人,一直在“科”;但最近也做了一件“教”的事儿,让我觉得可以拿到科学网来说道说道。】
我和弟子房亚楠的新书《科学思维与人文素养》今年年初由科学出版社发行,拿到书之后我一直在想,还是应该把这本书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讲授给大学生或研究生们,本来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理工科的增强人文素养,为文科生补充科学思维模式。想着想着,还真有了第一次机会。
大连理工大学的科学网网友刘艳红副教授在收到我的赠书后就放到了她的办公桌上,结果偶然的机会被微电子学院的领导看到,翻看后遂道,正好学院在夏季小学期要给二年级的大学生们开扩展视野,干脆讲讲它作为通识课程吧。毕竟,这本书涉及到了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经管法的基本思维逻辑和核心内在,几乎把这些基础学科最本质的部分都展示了一下。
刘老师随后和我商议,能不能由作者本人来讲授?我很愉快地答应了这个邀请。随后就和我的研究生师钰一起准备这门课的PowerPoint了。因为主要目的是扩展视野,我们在做PPT的时候确定了几个原则:
1、要有课程导入的安排,比如每节课开始时就问同学们三个问题。
2、要有视频或者音频,以避免纯讲授带来的枯燥感。事实上,我做得更多,在讲文学与韵律时干脆清唱了一首徐志摩翻译、罗大佑从医生转行作曲的处女作经典作品《歌》(很久不练,三个地方还唱跑调了)。
3、要有课程间的互动,我问过几个经典问题,比如如果牛顿不在谁可以取代他的地位等等。
就这样,在6月30日晚上,我带着学生踏上了前往大连的火车,并于次日早晨到达大连火车站。此时,今年的夏季达沃斯正在举行中,我出站时还不得不体验了有生以来首次离站后安检。
在大连理工大学的教师公寓,我又和师钰、刘老师共同过了一遍课程,发现拿来的七个PPT大概能讲四个就不错了,相对于局促的讲授时间,要讲的内容还是过于丰富了。
七个内容相互独立,所以从哪里开始都问题不大,由于上课的是理工学生,所以我刻意没有讲化学生物,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这样,第一节课我选择了从“地理决定论”讲开去。
先问几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你未来要到哪里去?之类。
叫起来了河北籍的同学,辽宁本地的同学和安徽籍的同学。结果,大家居然不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河北的同学没有听到过“保定府的狗腿子”这类俗语,我只好简单讲解了一些为什么会存在地域炮这个东西,各地都有哪样的地域炮。
随后进入主题:为什么地域间的差异确实存在,比如南北方,比如东西部,比如亚欧,比如南北美,河南河北不同,山东山西也不一样。等等......
当然,对于日本我也费了些笔墨和口水,讲述了日本身处岛国和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痛苦,以及日本国民远离本土的动力和实践中的侵略行为。
说到地理决定论不得不提到《枪炮 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由贾雷德 戴蒙德教授(美国文理院的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完成的这部令人振聋发聩的书对于为什么文明一定诞生于亚欧大陆,非洲和南北美无法出现高等级文明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这本书的世俗影响力远远大于贾雷德的科学贡献。
就大体趋势而言,非洲或者美洲在地理上基本是南北走向的,所以,跨维度的交流变得异常艰难,甚至牲畜换了一个纬度后几乎无法生存下去,而更糟糕的,这里的牲畜都不太适合训化;亚欧则同纬度地区面积大,相互之间的交流也相对容易,丝绸之路基本是沿着很窄的一个纬度范围从东到西,这样,从远古社会就开始的人类进化和交流变得容易多了,而任何革命性的变化很难局限在同一个狭窄地域,而一定要有广泛的交流才能促使技术变革或农业进步的发生。而文明源于交流和相互之间的启发。
在场的同学基本没有读过这本书,所以听到这样的观点颇津津有味,并频频点头称是。
我随后解释了中国改朝换代的地域特质。除了明朝是从南方打向北方之外,其他都是北方杀败南方。原因也是多样的,吃饭问题可能是最核心的一个。南方的气候和土壤适合一年多轮耕种,所以,饿极了的北方人在断了边贸交易之后就只好放马江南,也是地理决定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哪怕是欧洲,北欧海盗维京人也是一直驾船四处劫掠,甚至比哥伦布还要早到美洲很久很久。
地理决定论肯定是不对的(一切决定论在社会科学领域都是欠妥的,至少是不完全的),这是纯粹的因果论,但是,相互之间弱一点的相关关系则肯定是可以建立起来的。正因为位置与其他的这种关系,以地理来说明很多现象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地理决定论下面还有很多二级决定论,比如气候决定论等。我们研究灾难时还会说到灾难决定论。如果只提其中的自然灾害,则基本可以算作是气候决定论下面的三级决定论了;如果再说到人为灾难,比如战争,会稍微复杂点,但是也有可能是地理因素下面其他因素决定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