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从“方法”开始到“方法”结束
多年来,不管是我看的、学的、审的、还是参与的科研报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总的感觉其中最缺少的还是“方法”,特别是工学领域的,理学的相对好一些。
我们很多科技工作者或是研究生习惯于一开始着手做科研,就马上切入正题干起来,当然这些人也不是一点都不讲究方法,他们心中的方法还是有的,比如立即想到的是“文献检索——现状分析——现场调查——实验测试——模拟仿真——方案比选——优化结果”等常用套路。其实,不同的科研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是各式各样的,远远不止是上述那几个基本套路,在进入做之前,最好研究有针对性的完整方法非常重要。方法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这就是我想说的,科研从方法开始。
至于对研究成果还是研究结论的描述,我们很多科技工作者或是研究生更多的是就是论事,把获得的结果陈述一番就完了,稍微引深分析的很少,能够从整个研究过程中提炼出适合本类项目的研究方法或新方法让别人去学习的少之又少,其实不说提高到提炼新方法的高度,谈点研究经验也是很重要和很需要的。特别是发表论文,读者要学习的主要是你做的研究的方法或经验,而不是知道你做了什么事和得出什么结果。这就是我想说的,科研以方法结束。
上述两种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指在做某一科研项目所采用的方法,是别人发明或大家都在使用的方法;后者则是指由做该项目取得的成果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方法,是自己发明也是自己成果的一部分,是可以让后人开展类似项目研究的操作指南。
科研重视从方法开始到方法结束的规律,其实不仅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加有分量和更有推广价值,更让别人受益,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效率。
科研从方法开始到方法结束的模式可以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如果多年做多个同一领域的课题,每次开展新课题的研究时如果都认真琢磨将要采用的方法、借鉴老方法、设计新方法,并使研究获得更新的方法。如此坚持下去一定会大获成功,也会无意中成为方法论专家。
“方法”两字其实很不简单,我们很多人谈起方法好像都知道似的,甚至在指导别人如何使用方法。但方法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论述“方法”的内涵,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或遵循的途径。“方法”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遵循某一道路,亦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必须按一定程序所采取的相应步骤。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实际过程,掌握发展变化的科学真理,为人类谋福利,这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必然要进行一系列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统称为方法。
方法是有结构的。一般说来,方法由5种要素构成,即目的、知识、程序、格式和规则。这五种要素在方法中各占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五要素的功能为:1)目的是方法的灵魂,它决定着程序、格式和规则,其他要素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并随着目的的改变而改变。2)知识是方法的基础和依据,它为目的、程序、格式、规则提供经验和理论,并可以直接转化为方法。3)程序是实施方法的过程的规定,它标志着方法所经过的途径。4)格式是目的由一程序过渡到另一程序的中介和桥梁。5)规则是方法中诸要素的法约,它规定着方法的适用范围,从总体上全面规范着主体行为。
个人早年也是一个不懂方法在做科研的工科男,过去的专业教师也没有教过我们这方面的知识,当学生在学习马列哲学时都把它是当作政治课在对待。对理性思维训练非常欠缺,也认识不到哲学的意义。经过近十多年自己慢慢转入做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领域,才慢慢懂得方法论的道理和价值。因此,我在2011年出版的《安全科学方法学》一书的扉页中专门写了“作者心语”,以表达自己的感悟。下面是其中的几句:
——亲爱的读者,不知您在做科研、设计、管理、工程等之前是否系统阅读过一本科学方法类的著作?如果没有,本书作者诚挚建议您尽快做这个尝试。因为作者在编著完此书时,深深地后悔自己晚读了此类著作20年!要不然自己过去的很多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学习科学学,让人志存高远;学习方法学,让人一通百通。
——知识给人力量,方法使人聪明。安全科学方法学是安全科学的灵魂。
——从安全科学方法学的高度开展研究,才能获得更加重要、更具原创性和更加系统性的安全科学理论成果。
——安全学科的综合特性赋予它具有浩瀚的时空,安全科学方法学是研究和发展安全学科的最重要和最基本方法。
——安全科学方法可以是单一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组合,还可以是方法套方法。只要能够解决新问题,方法组合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安全学科的知识宽广和浩瀚,涉及各个专业;而一个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教会学生掌握自学和发现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
——能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自己学习的老师才是一流教师,安全学科专业更需要这样的教师,因为涉及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是不可能学完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