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杂谈:为何做了很多事却少有东西流传下去?

已有 2052 次阅读 2022-9-19 19:04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杂谈:为何做了很多事却少有东西流传下去?

在科学研究中,能做出一些能流传下去的东西,大都是理论的东西、普适性的东西、能解释很多现象的东西、能被编入教科书的东西、不需要数据的东西、等等。

新的科学理论成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靠组织一大批人来研究就能做成的,理论研究从来就是少数人的事。科学理论研究成果需要依靠有理论研究能力的极少数人,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积累才能够形成的。

我们做了很多事,却少有东西能流传下去,俺体会的主要原因有:

1)没有进入理论研究的境界,脑海里只有实用,找不到理论研究的切入点;

2)不敢涉足理论,缺乏思辨、逻辑分析能力,不善于归纳、推论和总结;

3)低头看路不看天,马上能用的功利主义思想十足;

4)轻理论重实践,没有数据做支撑的东西就觉得靠不住;

5)缺乏理论鉴赏水平,感受不到理论成果的潜在价值;

6)超不出自己的专业和研究领域。一旦限制在自己的专业,甚至是在自己的一个很狭小领域,客观上就无法达到普适性;

7)忙人事多,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每天茫茫碌碌,做完一件事就不再管它了,丢失了很多机会;

8)工作职务性质的障碍,如承担太多的评审事务,或全职当教书匠,或全职当领导等,这些对科研来说都是职业障碍。

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课题组长、等等,这些能人自己不想具体研究内容行吗?导师自己没有思想,能指导学生出思想性的成果吗?个人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是一种悖论,比如,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是可以的,但如果导师自己没有科学思想,如何让学生有科学思想?如果学生自己就能出思想性的成果,那这类学生已经不是你的学生,而是你的老师啦。只会说大话导师或专家,他们已经变成了管理专家的角色。

为安全类专业创建系列新教材和新课程,是我们近十多年科研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能载入教科书和传承下去的新理论成果才是最好的成果,这是我们坚持做这件事的信心和心中的目标与成果评价标准,并促使我们为之不懈努力工作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356018.html

上一篇:与韭菜花一样渺小的紫娇花
下一篇:第一次见紫叶酢浆草
收藏 IP: 110.52.211.*| 热度|

5 尤明庆 檀成龙 周忠浩 郑强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