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大脑思维也是科研平台 精选

已有 5933 次阅读 2022-8-23 17:46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脑思维也是科研平台

今天阅读并转发了王秉写的“安全研究需要思辨研究,应纠正过度“数学化”与“实证化”倾向”的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1352254.html。文章是王秉这几年开展安全理论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文章把思辨的内涵和步骤及其意义都说的很到位,并与安全研究密切结合。

我对思辨研究也有些感悟,在转发王秉的博文时,我顺便写上:“我以为思辨是思维的反复实验,是思维的逻辑实证过程,是思维的基本技巧,是思维的重要内涵。这类似于实体场景或实验室和虚拟现实的研究,只是前者工具靠的是大脑。如果有一流的实体平台和一流的思维平台,自然是好事!但有些研究很难有实体平台,就只能靠思维平台的开发了!”说了上面这几句话之后,接着思考一下本文标题的这一相关问题——“大脑思维也是科研平台”,并写下以下感想,请恕我有些武断。

对于许多理工类(数学除外)的科研人员,一提到科研平台,可能就会联想到实验室、高精尖的仪器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与大型软件等,他们往往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另一个科研平台,那就是大脑思维科研平台。

为什么许多理工类的科研人员大都不提大脑思维科研平台呢?因为他们一般认为大脑思维是每个人都有的,大家都有的东西就不必再提了。其实这也反映了一般理工类科研人员忽略了开发大脑思维科研平台的意识,没有把大脑思维科研平台等同于或当作与高级实体研究平台一样重要的平台的现状。当这种偏见成为习惯和理所当然时,久而久之,研究者就会忽视或懒于思维,慢慢变成为高级实体实验研究平台的高级操作工。一旦脱离和没有了这些实体东西作为依靠,就不会做科研和写论文了。

一味依靠实体科研平台的研究人员,其科研结论往往只以数据、图像、现象等说事,科研中缺乏更多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分析、推理、类比、演绎、预设、憧憬等,其研究结果往往是研究周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科研的全过程或全周期。

个人认为,人的大脑并不能都被称为思维科研平台,大多数人的大脑,与成为思维科研平台的大脑,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用简单一点的比喻,可以说是一台装有普通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与一台装有专业高性能功能软件的计算机的区别,有了高性能的专业功能软件,计算机才能用于专业的科研计算分析和结果显示。

话说回来,理工类科研人员也有一部分高手,他们既能很好利用高级实体科研平台,也能很好运用思维科研平台,而且能使两个平台循环的作用相互促进和螺旋上升,他们的科研水平自然高人一筹,成果也令人刮目相看。

但总的说来,当下理工类科研人员对大脑思维科研平台的开发和运用,与科研实体平台比较起来,相对还是很不够的。特别是中国,我们的理工类专业很少开设思维科学方法论和逻辑之类的课程,也很少借鉴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即使是偏重于理工科类的系统科学和系统思维,理工类的科研人员也很少给予关注和运用。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的大脑还缺少安装了专业功能软件,不能成为思维科研平台。

其实,对于人文社科研究,他们不是不需要实体科研平台,而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构建出理想的实体科研平台,因而久而久之,他们运用大脑思维平台相对更多一些,甚至完全依靠思维平台,比如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完全是依靠思维平台完成的。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由于缺乏人工实体科研平台获取直接数据,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个更大的实体科研平台来获取数据,例如运用历史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等,高水平的人文社会学家也都是非常善于从社会实践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些人文社会学家也开始尝试实体科研平台了。

个人觉得,实体科研平台和大脑科研平台对于科学研究同样重要。不能有条件构建实体科研平台,就忽略大脑思维科研平台的开发。

至于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安全专业,由于安全是一门大交叉综合学科,是文理并重的学科,更应该同时重视实体科研平台和大脑思维科研平台两者的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352337.html

上一篇:靳江河的长沙段游拍
下一篇:长沙后湖公园景色组照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10 何应林 张俊鹏 许培扬 曾跃勤 李文靖 赵凤光 王秉 胡大伟 杜占池 徐长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