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保障健康”。预防接种和传染病控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人们从出生开始就与疫苗发生着“亲密接触”,因接种疫苗而建立的免疫力使得新生儿、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人免受传染病侵袭,享受健康自由的生活。目前,本市由政府出资免费对适龄儿童接种的一类疫苗共计11种,可预防12种传染病,孩子从出生到6岁需累计接种一类疫苗25剂次。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接种疫苗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广泛接种,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防止相关传染病的流行,从而达到最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目前,本市平均每年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约300万人次提供免费接种服务,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每年因接种疫苗而减少发病、死亡和残疾人数约为20余万。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实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相应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防止相关传染病的流行,从而达到最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这是因为,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被人为阻断,从而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通过多年来的预防接种工作,本市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大幅度下降。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由疫苗接种前的年平均22/10万控制到自1993年以来一直保持无脊灰状态;白喉发病率由60年代最高峰的62.7/10万大幅下降至0.1/10万以下,而且近30年无本市籍病例报告;百日咳发病率由五六十年代的624.5/10万下降至近5年的1/10万以下;流脑发病率由60年代的222.3/10万下降至近5年的0.4/10万以下;乙脑发病率由60年代的24.6/10万下降至近5年的0.04/10万以下。上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本市麻疹处于自然流行状态,报告统计年平均发病率高达633.8/10万。1965年,本市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73年实施计划免疫后又使麻疹发病率进一步下降。近年来通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2011年本市全年发病率为0.3/10万,实现了消除麻疹的阶段性目标。进入2014年以来,本市麻疹发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截至目前累计报告麻疹确诊病例已超过2000例,但其中92%的病例是成人和8月龄以下婴儿,再次表明本市8月龄至14岁免疫规划适龄儿童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已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阻断麻疹病毒在该年龄段人群的传播与发病。
近年来我市的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和提升,并走在全国前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免疫规划管理水平。自2011年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以来,天津市依托信息化系统平台,积极开拓思路,通过多种技术创新,切实提升了我市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该系统的特点可以概括成:疫苗流通监管无缝化、入托入学查验网络化、冷链监测自动化、接种通知实时化。
规范门诊建设显著提高全市免疫规划服务质量。天津市自2011年积极推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活动,截止目前共建设示范化门诊57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82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自启动伊始就一直坚持软件和硬件并举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审标准稳步推进。新建成的规范预防接种门诊房间清洁明亮,预诊、接种、宣教留观和办公区域设置合理规范,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同时为儿童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接种环境。3年来通过规范化门诊建设,全市预防接种人力资源也进一步得到优化,管理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建立起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免疫规划工作阵地,树立起卫生保健服务的良好形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儿童的健康快乐凝聚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接种疫苗才能保障宝宝健康,避免疾病带来的痛苦。预防接种目前已成为入托、入学和出国的必备条件之一,为每位健康儿童及时接种疫苗,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个家庭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筑起防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