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革热在全球的发病不断升高的原因
登革热(dengue fever , 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 DH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引起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DEN有4个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DF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白细胞减少, 病死率低;DHF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休克、血小板减少和血液浓缩;伴有休克综合症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shock syndrome , DSS), 病死率高。该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虫媒病毒性疾病,已经成为困扰东南亚,西太平洋亚热带地区和中、南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的发生具有突然性、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极容易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容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尚未研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也没有任何特效的治疗药物,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下面重点介绍近些年来登革热发病不断升高的各种原因。
(一)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登革热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5)。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会升高1.5—5.8℃,这种变化使那些原来属于温带、亚热带的地区有可能变成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大大增加了许多虫媒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144). 因而国际气候变化小组(IPCC)和WHO指出:全球变暖的结果使一系列因昆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将会增加,特别是科学家们预测目前仅肆虐于热带的登革热将会超出现在的范围,而进入气候温和的地区和进入高海拔地带。据报道, 伊蚊历来只能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地区, 由于气候的变暖, 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可在海拔到1350至2200米的高度发现伊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 1998年, 亚洲许多国家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水平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高。而气候的变化, 比如说厄尔尼诺事件, 可能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素. 因为实验室已经证明登革2型病毒在埃及伊蚊体内的发育所经历的内潜伏期能够从30℃的12天减少到32-35℃的7天。太平洋地区的几个岛国的降雨量和当地的气温与南部的涛动指数密切相关(127)。而且, 14个岛国中有10个岛国报道登革热的发病与这个指数呈阳性相关。由于近些年来持续出现暖冬气候,造成登革热的流行范围从热带、亚热带地区不断扩展,媒介伊蚊活动季节也相应的在延长。
(二)国际间的频繁交往和现代交通旅行加速登革热在全球的传播
1779年到1780年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先后发生了登革热的流行, 三个大洲几乎同时爆发的登革热疫情表明登革病毒和蚊媒在全球热带地区有广泛的分布,并且已经存在了200多年. 在最初的这段时间内, 对于到热带旅游的人来说, 登革热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非致命性的疾病,而且当时两次大流行之间间隔的时间也较长, 大约维持在10-40年之间, 主要是因为登革病毒和蚊媒主要是通过航海的帆船传播的. 显然, 当时不发达的交通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登革热在全球的传播. 但是, 随着现代航海和航空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 登革病毒和媒介通过旅行者和交通工具迅速传播. 低纬度地区的大量的、不断增长的城市化人口通过航空旅游与世界上的其它地区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仅1996年全世界通过机场就有25亿人次,并且有500多万的人通过商业航班跨国界流动。在过去的50多年中,航空旅游量每年以9%的速度在递增(7),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把世界主要的城镇化区域都联系到一起,航空旅游速度之快意味着一个在泰国受到蚊虫叮咬而感染登革病毒的旅游者在症状出现之前就能够到达巴西,因此会有更多的登革病毒感染者在入境以后发病,成为登革热的输入性传染源。
(三)城市化的不断扩大,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垃圾处理的不当给登革热传播带来隐患
过去的几十年中, 人口增长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但是与登革热爆发、流行更相关的是人口快速膨胀的地区. 大部分人口的增长发生在城镇. 相对于以前来说, 现在更多的人居住在城镇地区. 例如, 1995年南美洲有78%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而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增加到88%; 就世界范围来说, 1995年大约有4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到2025年将会增加到60%(52). 城镇化地区的增长大多是无规划, 无控制的,而且在一些城市周围往往环绕着巨大的贫民区,这些贫民区又往往存在居住条件差, 人多拥挤, 垃圾处理不当和缺少干净的饮用水的问题. 这些地区的存在为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提供了理想的孳生环境. 城镇化的扩大同时也导致城市建筑工地成为伊蚊的重要的孳生地。恶劣的居住条件和缺少有效的防护措施增加了蚊虫叮咬人群的机会. 而且目前许多中心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登革病毒在人群中持续进行循环的规模, 这更增加了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发生的可能性. 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中, 登革热谱系的增加大体上跟人口的规模相平行(16)。科学家提出较大规模人群中存在的病毒复制现象增加了病毒进化的机会, 也增加了潜在的更具毒性的病毒株的出现的可能性. 病毒血清型别之间的交叉重组事件可能在病毒基因多样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7)。在登革热成为高度地方性疾病的人群中, 则存在着更多的基因交换的机会. 另外,垃圾处理的不当也成为登革热传播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产生了大量的食品袋、易拉罐、玻璃瓶、快餐盒和大量废旧轮胎,这些垃圾的存在不仅有碍环境保护,也为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合适的孳生场所. 总之,城市化的不断扩大, 人口的空前增长和垃圾处理的不当给登革热的流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增加了全球范围内控制登革热的困难。
(四)各国对登革热和伊蚊媒介的控制力度不够
在大多数发生登革热流行的国家,公共卫生设施普遍较差,既没有一个主动的监测系统,也没有一个有效的蚊虫控制规划,监测大多是被动的(51)。由于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限制,许多国家倾向于在登革热即将流行的时候执行紧急控制措施,而不是发展蚊虫控制规划去主动预防登革热的流行,然而在登革热流行的初期,散在的病例往往不能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警惕,而在登革热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达到传播的高峰期,所以紧急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登革热的流行。1947年, 泛美卫生组织曾经为了控制黄热病的传播, 发动了一起严格的铲除埃及伊蚊的战役. 截至20世纪60年代末, 埃及伊蚊从除了美国、委内瑞拉和加勒比海等岛屿以外的美洲国家彻底消除. 监测记录显示, 从1946年到1963年的17年间, 美洲国家除了加勒比海的部分岛屿以外几乎没有发生过登革热流行, 在埃及伊蚊被铲除的地区, 登革病毒的传播也被阻断了, 推测部分得益于埃及伊蚊的根除计划. 随后各国对这项计划的支持和对埃及伊蚊的控制活动开始削弱, 该项计划在大多数已经达到根除标准的国家丧失了政治上的支持,这不但使得那些以前曾经被彻底根除的地区重新受到蚊虫的侵扰, 而且使得蚊虫传播到那些以前不曾发现埃及伊蚊分布的地区. 埃及伊蚊不断的从那些蚊虫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传入.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登革热又重新出现, 开始影响到牙买加, 然后向波多黎各和其它加勒比海岛屿扩散, 最终导致登革热波及到了本地区的40多个国家(1,4,5,6,7,10). 另外, 蚊虫的控制计划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蚊虫对有机氯杀虫剂的耐药性在不断增加,埃及伊蚊对合成除虫菊酯的耐药性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存在(15)。所有这些都将增加全球范围内控制的困难。
综上所述,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类若不解决防制登革热的关键问题, 如彻底的环境改造和治理, 根除伊蚊的孳生场所, 或生产出有效的登革热疫苗等, 可以预见, 登革热在21世纪的流行仍然会呈现上升的态势。由于我国自1978年以来多次发生登革热的暴发流行,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我国多数地区广泛存在, 登革热的防制也将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探讨和建立登革热预警指标体系, 进而早期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对防止该病的地方性流行趋势和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登革热成蔓延最快的病媒传播疾病
2014年4月8日 来源:健康报网
据新华社日内瓦4 月2 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2 日发布报告称,全球蔓延最快的病媒传播疾病是登革热,发病数量在过去50 年间增加了30 倍,威胁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 亿人口。世卫组织在报告中说,全球半数以上人口面临感染登革热、疟疾、血吸虫病和黄热病等病媒传染病的风险,其中最贫困人口受到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没有完备居住条件、无法获得洁净饮用水和缺乏良好卫生条件的人群。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部传染病中,病媒传播引发的比例超过17%,每年导致逾100 万人死亡,逾10 亿人感染。其中,疟疾致死率最高,2012 年估计造成62.7 万例死亡病例,而蔓延最快的病媒传播疾病是登革热。世卫组织指出,人们跨境出行的增多、贸易全球化的增强、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无规划和过于迅速的城镇化以及农耕习惯的改变等,对病媒传染病的分布造成很大影响。世卫组织强调,这类疾病完全能够预防。在最新发布的《病媒传染病全球概览》中,该组织列出多项防范措施,包括长效驱虫蚊帐、室内及户外喷药、房屋改建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