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的一年里,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为了解和应对病毒,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如今,科学界对新冠病毒认识了多少?还有哪些尚不清楚的问题?
感染新冠的症状?
报道指出,根据世卫组织的说法,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和咳嗽。其后,有些患者发现他们失去了嗅觉或味觉。
随着疫情的继续,其他不太常见的症状也被记录下来,包括喉咙痛、头痛、腹泻、皮疹或手指或脚趾变色、眼睛发红或发炎。
世卫组织敦促,因感染新冠而身体不适的人应立即就诊。严重的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丧失语言能力或行动能力、神志不清或胸痛。
不仅如此,新冠病毒可能使一些身体有疾患的人病情加重,世卫组织建议,患有肺部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或癌症的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感染该病毒。
新冠病毒传播途径
在疫情暴发初期,世卫组织认为,新冠是在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经飞沫落在接触表面而传播的,而不是经空气传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洗手被确定为一项关键的预防措施。
但是《英国医学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表明,与经吸入空气感染相比,病毒经接触受污染表面后的传播,被认为是相对来说微不足道的。
事实上,最新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气溶胶在近距离接触的人之间传播。
世卫组织表示,这更可能发生在室内、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地方,长时间与感染了病毒的人接触。
当地时间4月12日,英国第三次全国性疫情封锁进入“解封”的第二阶段。图为伦敦一美食街上,民众户外就餐。中新社发 张梦琪 摄
疫苗接种似乎颇有成效
目前,英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已经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数据表明疫苗正在减少入院人数和死亡人数,以及病毒在社区的传播。
英国政府科学顾问之一卡伦·森伯尔教授说:“这是非常好的真实情况下的数据,表明疫苗是有效的,而且仅一剂疫苗效果就非常好。”
不过,报道指出,在分享疫苗方面,全球存在巨大的不平等,世卫组织批评,富国和穷国之间的疫苗分配存在“惊人的不平衡”,许多人可能要等几年才能打上疫苗。
另外,疫苗可能很难提供永久的保护,因为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新冠长期症状严重影响健康
在感染新冠病毒数月后,相当多的人仍然有大量的症状,即所谓的新冠长期病症。世卫组织说,多达十分之一的感染者受到影响,并可能有极端疲劳、头痛、胸痛和抑郁等困扰。
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即使症状较轻,在感染后的六个月内死亡或患严重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新变异可能更具传播性
如今,新冠病毒还发展出数以千计的变异病毒。
英国、南非、巴西和印度报告的变异病毒都经历了刺突蛋白,即病毒附着在人体细胞部分的变异。通常情况下,病毒变异并不重要,但有时变异可以使病毒更危险或传染性更强。
有研究表明,英国报告的变异病毒可能使死亡风险增加30%。
图为德国勃兰登堡门前人迹罕至。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儿童患严重疾病的风险较低
儿童可以感染新冠,但证据表明,与成人相比,他们患重病的可能性明显较低,而且到目前为止,他们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似乎也更小。
不过,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是否有任何新出现的变种可能影响年轻人。
根据巴西卫生部的数字,在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15日期间,新冠病毒至少导致852名9岁以下的巴西儿童死亡,包括518名一岁以下的婴儿。不过专家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其他问题还包括巴西缺乏病毒检测,以及医疗保健费用高昂难以负担等。
新冠很可能会继续存在下去
就新冠疫情是否可以被根除这个问题,《自然》杂志调查了100名从事新冠研究的免疫学家、传染病研究人员和病毒学家,近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它将成为一种区域性的流行疾病。
他们认为,新冠病毒“在未来很多年将继续在全球人口的小范围内流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总会看到像过去一年中,部分地区所出现的高死亡和感染率。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最佳方法
目前,世卫组织已经明确了应该采取的步骤,以减少新冠传播。人与人至少保持一米的距离、戴口罩和洗手仍然是关键。民众还应该尽量保持房间通风,避免去拥挤的地方。
如果有接种疫苗的机会,应该尽快接种,世卫组织建议“经批准的新冠疫苗可提供高度保护,防止因感染病毒出现重症和死亡”。
对新冠仍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虽然研究人员对新冠进行了充分的科学研究,但对这种病毒仍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包括何时能达到群体免疫、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病得更重,或者新冠病毒最初究竟是如何传染给人类的等等。
另外,尚不知道的是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能持续多久,疫苗提供的保护与感染后获得的保护是否有区别。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继续研究所有这些问题,并随着病毒在世界不同地区发生变异跟踪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以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及其变种。
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1/05-13/9476365.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