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关于中国页岩气持续开发工程科学研究的一点认识

已有 4051 次阅读 2016-1-18 15:08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专题, 页岩气开发, 香山科学会议专栏

2016年第一期《科学通报》的“香山科学会议专栏”出版了“页岩气开发中的工程科学问题”专题,我国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奠基人之一、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研究员为该专题撰写了编者按,全文如下:

   

北美发生的一场页岩气革命,使商业化、大规模生产页岩气成为现实。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开发也有了成功的实例,引起了我国政府、工业界、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兴趣。

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基于两个技术: 水平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对油气界来说,水平井技术并不新,例如,在海洋油气开发中经常被使用。但页岩气开发所应用的水力压裂技术与常规油气开发所使用的有质的不同,前者使用大量的(每次上万吨级)、低黏度压裂液,其目的是在页岩中产生为数众多的、相对密集的、形成网络的开放型裂纹,从而有效克服页岩渗透率低的核心困难。后者的目标仅限于在地层中挤出一条裂缝,使用黏性较大的压裂液,用量不过数吨。

20世纪中叶以来,以Griffith理论为先导,力学界和材料科学界对裂纹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力学科学中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断裂力学。它所提供的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断裂力学的深入研究又导致微、细观力学的产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因此,我国力学界对参与页岩气的开发工作,特别是水力压裂,有一种特别的责任感和亲近感,普遍认为在这一领域内力学可以大有作为。例如,力学可以提供基于观测数据的、描述含随机分布天然裂纹的页岩力学性质的统计模型; 提供包括射孔弹作用在内的静、动态裂纹裂开与压裂液跟进的全程模拟计算,其真实性可通过现场微地震测量加以验证; 提供包括吸附气释放在内的渗流模型,其可靠性可通过产气量测量加以验证。另一方面,对页岩的力学性质,特别是对其断裂行为认识甚少,亟需加强研究。建议地质、地球化学和力学三方面合作,共同研究页岩气形成的历史过程,探讨成熟度、储量、天然裂纹的形成机理,地震和构造运动的作用,可采量等。并以此为契机,形成多学科的长期合作。

水力压裂固然有效,但耗水量很大并带来不少环境问题,这正是当前争论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必须要问:这种在国外形成的技术,在我国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及早着手研究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世界已进入遥控机器人、无人地下工厂和绿色生产的时代,在钻岩和破岩技术方面也有其他技术可供参考,如何组织有望达成这个目标的多学科研究队伍,给予稳定和持续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517次香山科学会议于20141210~11日在北京召开,其主要目的旨在倡导和发展钱学森工程科学,充分发挥工程科学家的作用,明确我国页岩气开发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 探讨页岩气开发主体学科与工程技术瓶颈,促进学科交叉,集中优势资源,开展页岩气开发基础理论研究、页岩气开发技术瓶颈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交流、缩短基础研究成果与技术开发的进程。加快微观破裂机理、宏观本构关系、致密介质中的渗流理论、工程尺度数值模拟、监测新方法等成果转化为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理论依据的进程。

本期报道第517次香山科学会议报告中的一部分成果。集中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力学问题方面的讨论,主要包括页岩气开发中页岩体的破坏与本构关系[1,2]、渗流理论与方法[3,4]、破裂理论研究方向[1,2,5,6]以及钱学森先生关于工程科学思想[1]的讨论。


专栏文章

[1]  李世海,段文杰,周东,等. 页岩气开发中的几个关键现代力学问题.科学通报,2016,61: 47–6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384.shtml


[2]  庄茁,柳占立,王涛,等.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科学通报,2016,61: 72–8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289.shtml


[3]  张东晓,杨婷云,吴天昊,等. 页岩气开发机理和关键问题. 科学通报,2016,61: 62–7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280.shtml


[4]  卢德唐,张龙军,郑德温,等. 页岩气组分模型产能预测及压裂优化. 科学通报,2016,61: 94–10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288.shtml


[5]  谢和平,高峰,鞠杨,等. 页岩气储层改造的体破裂理论与技术构想. 科学通报,2016,61: 36–46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7834.shtml


[6]  鞠杨,杨永明,陈佳亮,等. 低渗透非均质砂砾岩的三维重构与水压致裂模拟. 科学通报,2016,61: 82–93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7854.shtml



附:2015年“香山科学会议专栏”总览


2015年,学界知名的高端前沿科学论坛——香山科学会议首次同《科学通报》合作,创办“香山科学会议专栏”。过去的一年该专栏报道陆续报道了16篇近期香山科学会议的综合性评述报告及研究成果,篇目如下,欢迎阅读:


学科

题目

作者

出版信息


序言

曹健林

2015, 60(10): 873-873

应用物理

氮化物半导体电子器件新进展

郝跃, 张金风, 张进成, 马晓华, 郑雪峰 

2015, 60(10): 874-881

力学 

新型航天器发展对力学学科的挑战

于登云

2015, 60(12): 1085-1094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叶友达

2015, 60(12): 1095-1103

原子核物理

北京丰中子束流装置及其应用前景

曾晟, 柳卫平, 叶沿林, 郭之虞 

2015, 60(15): 1329-1335

作物学

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与展望

肖景华, 吴昌银, 袁猛, 王妮丽, 范优荣, 杨猛, 欧阳亦聃, 阮一骏, 张启发

2015, 60(18): 1711-1722  

生命科学

水生生物学科学前沿及热点问题

桂建芳

2015, 60(22): 2051-2057  

工程

超导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应用

肖立业

2015, 60(25): 2367-2375

化学

手性物质创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谢建华, 周其林

2015,60(28-29):

2679-2696

化学

雾霾超细颗粒物的健康效应

胡彬, 陈瑞, 徐建勋, 杨国胜, 徐殿斗, 陈春英, 赵宇亮

2015, 60(30): 2808-2823

生命科学

运动与能量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田野, 赵杰修, 何子红, 黄传业, 苏中军

2015, 60(32): 3078-3086

材料学

(硬磁)主相永磁体及矫顽力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朱明刚, 李卫

2015, 60(33): 3161-3168

生物化学

利用纳米技术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杜锐凯, 柳素玲

2015, 60(35): 3417-3423

工程

多功能纳米CT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张晓婷, 戴志飞

2015, 60(35): 3424-3437

生命科学

我国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玉芬, 尹应武

2015, 60(36): 3527-3534

生命科学

绿色肥料产业体系构建及其科学问题

侯翠红, 许秀成, 王好斌, 赵玉芬

2015, 60(36): 3535-3542

生命科学

满足健康需求的营养型农业与营养分子育种

文琴, 张春义

2015, 60(36): 3543-3548

工程

关于中国页岩气持续开发工程科学研究的一点认识

郑哲敏

2016, 61(1): 34-35

力学

页岩气储层改造的体破裂理论与技术构想

谢和平, 高峰, 鞠杨, 谢凌志, 杨永明, 王俊

2016, 61(1): 36-46

力学

页岩气开发中的几个关键现代力学问题

李世海, 段文杰, 周东, 樊智勇

2016, 61(1): 47-61

物理学

页岩气开发机理和关键问题

张东晓, 杨婷云, 吴天昊, 李想, 赵俊良

2016, 61(1): 62-71

物理学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庄茁, 柳占立, 王涛, 高岳, 王永辉, 付海峰

2016, 61(1): 72-81

力学

低渗透非均质砂砾岩的三维重构与水压致裂模拟

鞠杨, 杨永明, 陈佳亮, 刘鹏, 戴涛, 郭迎春, ZHENG LianGe

2016, 61(1): 82-93

物理学

页岩气组分模型产能预测及压裂优化

卢德唐, 张龙军, 郑德温, 毕全福, 王磊, 杨景海

2016, 61(1): 94-101


《科学通报》网站可免费阅读以上文章http://csb.scichina.com:8080/CN/column/item1366.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51183.html

上一篇:战略新兴产业篇︱页岩气产业中外发展现状
下一篇:图解坡面地质灾害的柔性防护系统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1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