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三峡库区崩滑体的涌浪致灾

已有 5295 次阅读 2015-9-17 08:38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出版社, 三峡, 黄波林, 涌浪


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水经注》



三峡库区库岸斜坡地形地貌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以清楚的划分为高陡峡谷区和平缓宽谷区.相对高差大于500m 且平均坡角≥45°的岸坡段可归为“高陡岸坡”,有些岸坡上部陡立成崖、下部为缓坡呈阶梯状;有些岸坡上部陡崖、中部缓坡、下部陡崖、峻坡呈陡缓相间折线状,通常也将其归为“高陡岸坡”.总体上,三峡库区高陡岸坡较集中发育分布于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个峡谷中.三个峡谷山高坡陡,居民聚集地少,很多岸线甚至无人居住.


三峡库区高陡岸坡重点分布区域


但不是没有居民居住在斜坡上,高陡岸坡的失稳就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它们失稳后,同样也会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伤害和经济损失.



长江三峡高陡岸坡失稳致灾案例


龚家坊崩塌灾害事件



龚家坊斜坡位于横石溪背斜NW 翼,在巫峡口一带岩层呈单斜产出.坡体陡峻,山顶高程750m 左右,相对高差600m 左右.原始平均坡度为53°,原始长江水位为90m.坡体内发育狭窄的冲沟,滑坡体以冲沟外侧的山脊为界,后缘高程为450m.龚家坊滑坡位于两冲沟之间的突出山梁部分,使得滑体呈现三面临空的形态.



龚家坊斜坡原始地貌图(摄于2006年)


自然斜坡总体呈撮箕状,斜坡方向161°.斜坡侧缘以两侧季节性冲沟为界,坡角约30°~40°,中部较陡坡角约60°~65°,后缘地形坡度约为40°~45°,坡顶呈略为下凹负地形.



龚家坊斜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2008年11月23日崩塌发生后,出露的新鲜面呈近等腰梯形.通过对滑坡部分全站仪测量,上部宽45m,水面处宽194m,上游腰长267m,下游腰长272m,高差210m.坡度上部64°,下部44°.经过前后地形对比计算,滑动方向为160°,面积有25178m2,平均厚度为15m,体积有380000m3.崩塌后,在225m 高程以下自然堆积成坡度为30°的倒石堆.在崩塌堆积区随机挑选一个2m×2m的区域进行了块体大小统计,测量区内的中值块度在25cm 左右.



龚家坊崩塌区照片


龚家坊斜坡失稳破坏是从前缘开始的,整个滑面贯通是两侧缘裂隙同时向后缘延伸形成的.这一过程中不仅伴随着巨大的声音,而且两侧和前缘不断有物质滚落水中.在录像1.96 "时后缘出现黄白色的岩石面(它是新暴露出来的岩石面),标志着总体上破坏面的贯通.



龚家坊滑坡发生过程全记录


从破坏面贯通后各个时段来看,崩塌体在运动中有破碎撕裂的现象,崩塌体不是刚性的,而是不断变形的.他们反映出崩塌体在开始阶段存在局部锁固段,因此速度和加速度均非常小.当局部锁固段拉张或拉剪破坏后,崩滑体开始加速运动,并出现最大的加速度值.但由于入水的部分不断增加,水阻力不断增加,水的浮托力增加,有效重力减少,造成速度变大的同时,加速度又开始变小.当水面上滑体约1/2滑体入水后,速度达到最大;然后水中的阻力开始大于下滑力,速度开始减缓.



涌浪产生过程图


滑体在入水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粉尘.在运动气流的作用下,笼罩在入水河面附近,并逐渐向对岸扩散,阻碍了对涌浪形成及传播的观测.在37″时开始有波浪突破粉尘包围圈,可见部分涌浪的发展和传播.对能捕捉到的涌浪进行了有限的波浪特征分析(略).



2008年11月23日龚家坊涌浪爬高情况


2008年11月24日对龚家坊滑坡涌浪的沿岸爬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涌浪的爬高为中心总体向两侧递减,越靠近中心区,递减速率越大.龚家坊北岸上游300多米处产生涌浪爬高13.1m,在距崩塌体上游5km 的巫山码头产生1.1m 爬高浪,波浪来回波动近半小时才停止.在其下游6km 横石溪水泥厂处涌浪爬高2.1m.


涌浪造成沿岸航标灯塔和其他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停靠在码头的多条船只缆绳拉断,多条大型旅游船只船底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



高陡岸坡成灾模式分析



我们对4起典型崩滑体灾害案例进行了分析,具体伤亡和损失统计表如下.


部分崩滑体伤亡及损失情况统计表


即便是滑坡上有大量居民(新滩滑坡和千将坪滑坡),因为成功的地质灾害预警,大部分居民都可以安全撤离,伤亡较少.但由于事发突然且没有涌浪预警,大面积水域航道受到影响,并发生了与陆地相当甚至超过陆地上的人员伤亡数量.在损失方面,滑坡运动区域被完全破坏,滑体外形成的涌浪也影响了很长距离,入江岩土体(形成的堰塞坝)恶化了航道,并造成了相当的经济损失.而典型的高陡岸坡失稳(如龚家坊崩塌和昭君大桥崩塌),崩滑体上既无人员伤亡也无财产损失.在崩塌体外,形成的涌浪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财产损失,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高陡岸坡失稳后主要致灾区域不在崩滑体本体上,而在河道及沿河区域;致灾的原因不是崩塌或滑坡,而是崩塌滑坡形成涌浪造成的.


三峡水库干流河面宽度最窄处都有近450m 宽,滑坡崩塌堰塞现今河道的可能性较小,支流产生堰塞的可能性依旧存在.高陡岸坡失稳后产生的涌浪灾害效应具有巨大危害性,可能对其波及水域的一切造成即时性危害;波浪传播至坝址时,也会对水工建筑物造成损毁.


三峡库区高陡岸坡失稳的成灾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模式:



三峡库高陡岸坡成灾模式图


①高陡岸坡失稳,形成涌浪,涌浪对长距离大范围水域内船只及沿岸人员设施造成危害.②支流高陡岸坡失稳,形成涌浪,同时形成堰塞坝,水位抬升,自然溃坝,则形成第二次涌浪,危害涌浪作用范围内的人员及设施.干流高陡岸坡的成灾模式多为第一类,支流的成灾模式则多为第一、二类的复合.两类模式的成灾手段均为涌浪.


三峡库区崩滑体产生涌浪主要的威胁对象为长江航道、沿岸基础设施以及沿岸生产生活的居民.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黄波林、刘广宁、王世昌、陈小婷、齐信著《三峡库区高陡岸坡成灾机理研究》一书。


ISBN  978-7-03-045128-6


三峡库区高陡岸坡成灾机理研究系统总结了三峡库区各段高陡岸坡倾倒、滑移、剥落和倾倒转滑移等主要的变形破坏现象。基于茅草坡斜坡、龚家坊4#斜坡、箭穿洞危岩体、青石滑坡、横石溪危岩体5处典型高陡变形岸坡的详细调查和长期观测研究,提出三峡库区部分消落带岩体正在劣化,揭示库水波动加速了典型高陡岸坡的变形破坏。这些高陡岸坡失稳的主要致灾模式为涌浪,涌浪灾害影响范围更远更大。建立了三峡库区干流和支流崩滑体涌浪概化模型,开展了大量概化涌浪试验和龚家坊崩滑体缩尺试验,推导形成了刚性块体和散粒体的一系列滑坡涌浪公式,研究了涌浪的三维地貌效应。引入局部水头损失公式,初步建立了可计算全河道涌浪的公式法计算体系。针对崩塌落石和支流滑坡产生的涌浪问题,建立了N-S方程的流体固体耦合涌浪分析方法。针对长距离、大范围的涌浪灾害问题,构建了基于波浪理论的滑坡涌浪数值计算方法。并利用滑坡涌浪案例进行了各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您评论、推荐、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21335.html

上一篇:北京地铁6号线为什么在这里拐了个弯?
下一篇:地球的“表兄弟”——Kepler-452b
收藏 IP: 221.123.188.*| 热度|

2 彭真明 罗祥存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