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一项研究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翟家沟剖面林西组上部的厚层灰岩和灰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大量苔藓虫等典型海相化石,这表明兴蒙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属海相或以海相为主的沉积环境。
研究即将表于《科学通报》2013年第33期,名为“兴蒙地区二叠系乐平统林西组上部发现海相化石”,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永生研究员和地质研究所田树刚研究员共同担任通讯作者撰写。
古亚洲洋在兴蒙地区的最终闭合、兴蒙海槽褶皱隆起的时代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地质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以林西组为代表的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环境。目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兴蒙地区晚二叠世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认为晚二叠世早-中期为封闭内海盆地,晚期转变为陆相淡水湖盆沉积。
这项研究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翟家沟剖面林西组上部的厚层灰岩和灰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大量苔藓虫等典型海相化石(图1)。此外,在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陶海营子组上部沉凝灰岩切片中发现大量苔藓虫化石,在吉林省九台市杨家沟剖面杨家沟组暗色页岩中发现大量小型连体海百合茎化石。
图1 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上部林四段和林五段野外露头与海相化石产出位置
左图版:a-苔藓虫茎杆-示茎杆分枝,林四段;b,f-苔藓虫茎杆-示茎杆分枝,林五段;c,d,g,h,i-苔藓虫虫室-示圆形室口和体表装饰,林五段;e-海绵骨针,林五段;内蒙古林西县官地镇半拉山;
右图版:j,k,l,m-藻粘结苔藓虫格架,林四段,内蒙古林西县官地镇半拉山
从生态特征来看,现代苔藓虫大多数为海生,在热带、温带到极区的海洋中均能生存,仅有一个很小的类群(护唇纲)生活在淡水里,但无坚固的外壳,不能保存为化石。海洋中的苔藓虫适应性很强,从滨海潮坪到5500m的深海都有分布;海绵被认为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海生多细胞动物,其体壁内多具有支持的针状骨骼,称骨针,可在古代地层中作为化石保存下来;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石炭纪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由于长得像植物,故称之为海百合。可见,上述地区上二叠统上部采集到的苔藓虫、海绵骨针和海百合茎均为典型的海相化石。
这项新发现对厘定兴蒙海盆的最终闭合提供了新的证据,并将促进东北-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新层系油气、页岩气(油)以及其它矿产勘查研究思路的调整。
研究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9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07202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 (1212011121067)的联合资助。
来源论文:
张永生, 田树刚, 李子舜, 宫月萱, 邢恩袁, 王卓卓, 翟大兴,曹洁, 苏奎,王猛. 兴蒙地区二叠系乐平统林西组上部发现海相化石.科学通报,2013(33)
论文链接: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abstract/abstract512709.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