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地球科学与考古学通力合作探讨古代资源、技术与融合

已有 1989 次阅读 2022-11-10 15:27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资源、技术和社会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历史不同阶段、不同文明对这一问题均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通过以考古学为基础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是理解反思这些答案的重要方法。利用地球科学的各种分析手段研究考古遗存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研究内容涵盖资源获取、技术创新与传播、年代学建立、环境变迁、文化交流互动、社会复杂化进程、文明起源与发展等诸多领域,对重现全球文明史做出了重要贡献。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在2022年11期出版“The Silk Road in antiquity”专题,该专题由大英博物馆刘睿良博士、牛津大学考古系Mark Pollard教授共同发起,旨在推动地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与考古学的合作研究,讨论未来潜在的合作契合点,向世界展现中国考古、东亚考古的重要意义。

► 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Sarah Dillis博士和Patrick Degryse教授将目光聚焦于古代锑铜合金技术的发明与传播。通过汇总欧亚大陆早期锑铜的时空规律和合金组成,提出锑铜合金最早出现于高加索山地区,很有可能与当地长期以来的采矿、盐业、崇尚宝石等传统密切相关,早期锑合金很有可能是模仿金银的替代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锑铜合金技术发展的六阶段模型以及西亚早期国家兴衰的互动关系。

56.jpg

高加索山脉(照片由Sarah Dillis博士提供)

► 云南大学刘峰文博士、张虎才教授、兰州大学张山佳博士、董广辉教授着重探讨了资源-环境-文化交流的耦合关系。以青藏高原东北部24个考古遗址出土的木炭遗存为研究指标,通过系统的种属鉴定,揭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5200-2300a BP)该地区人类木材采集、利用与变化历史,尤其是当地木材资源从针叶林向阔叶林的演替揭示出了一组复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人地关系。这一转变并非源自环境变迁,而是欧亚大陆逐步加强的文化交流使得当地人群拥有了更多食物资源和技术,从而向高海拔地区迁徙,在此过程中大量开采木本植被,致使阔叶林逐步代替针叶林成为当地主要木材资源。

57.jpg

青藏高原东北部树木资源(照片由李刚博士提供)

► 相较于技术与资源,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及其团队着眼于更为深层的经济生业问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生业经济方式之一,游牧经济的起源和发展为学术界长期关注。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中亚等地的考古调查和资料比对,结合年代学和环境记录等数据,王建新教授等人发现东天山地区的聚落特点明显不符合农业或者采集狩猎的生产模式,且显示出强烈的季节性,并指出这里应是史前游牧生业方式的重要发源地。

58.jpg

天山考古发掘现场(照片由王建新教授提供)

详细内容,请登录期刊官网阅读原文 [点击下方链接或阅读原文]



新微信底图.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363141.html

上一篇:车载移动性模型以及车联网中的应用
下一篇:JEC线上报告 | 回眸30载:钙钛矿半导体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