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智慧能源体系

已有 4031 次阅读 2020-7-29 13:5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趋增加,要素和环境约束不断趋紧,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传统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难以为继,全球能源发展方式需要从简单、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的有机融合,将是重塑全球能源竞争新格局的重要契机,是实现能源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要求,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强劲引擎。可以预期,随着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将全面引领未来的能源革命与技术创新。


那么,什么是“智慧能源体系”?什么是“微电网”?什么是“泛能网”?什么是“智能电网”?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各自的关键技术、工程实践以及未来的商业模式怎样?又如何落地实施呢?在《智慧能源体系》这本书里,您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智慧能源体系》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智慧能源的建设和发展实际,从智慧能源体系的概念、内涵、逻辑结构和发展路径入手,重点介绍智能电网、微电网、泛能网和能源互联网的特征、关键技术、工程实践、商业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地展示了各自的发展背景、社会需求、技术难点、系统组成、工程应用、创新模式及应用前景。

在理论层面,该书首次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智慧能源体系进行了界定。广义的智慧能源体系,是指基于“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一种泛在能源网络体系;狭义的智慧能源体系,是指包括微电网、泛能网、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在内的多组态能源表现形态,也是一种具有多源、互动、自主、协调四大特征的物理能源网络体系。在技术和应用层面,该书涵盖了智慧能源体系的发展脉络、关键技术、工程实践及当今和未来的商业运营模式。在实现路径层面,该书描绘了在传统电网基础上,通过建设“微电网”或“泛能网”,解决区域用电或用能需求;通过建设新一代“智能电网”,实现电源、电网、用户间的信息双向流动、高度感知和灵活互动;通过建设具有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相互融合功能的“能源互联网”,实现智能电网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共同发展,实现跨国和跨地区电网互联,探索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该书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工程实践,理论清晰规范、技术先进实用、路径脉络清晰、商业模式创新引领。该书兼具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供电气工程、能源工程、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领域的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童光毅

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电气工程、电力建设规划、电力安全监管、能源生产运行、经济管理等技术及管理工作,在能源规划、能源转型和能源经济学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实践,出版著作多部,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杜松怀
教授,博导。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北京市和教育部特色学科带头人、农村电力与新能源发电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农村电力与自动化技术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村智慧能源和电力市场研究,主持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发表论文170多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47项,软著21项,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



本文摘编自《智慧能源体系 》( 童光毅,杜松怀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6)一书文前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640.webp (1).jpg

《智慧能源体系》

童光毅  杜松怀  著

ISBN 978-7-03-064261-5

责任编辑:裴育 陈婕 罗娟


(本文编辑:王芳)


640.webp (16).jpg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244118.html

上一篇: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下一篇:北斗巡天 圆梦全球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2 王安良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