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共15章。第1章,回顾了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磷的储存形态、胶体促发的土壤磷流失、影响胶体磷活化迁移的因素、土壤胶体磷存在的双重效应、农业面源胶体磷流失原位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2章,发现了胶体作为中间介质对磷元素从真溶解态向大颗粒态运移的动态过程起到维稳缓冲作用。第3章,探明了多种农田土壤真溶解态磷、胶体磷的流失潜能及其差异性。第4章,明确了我国南方典型稻田土壤胶体磷储存与释放的影响机制。第5章,分析了全国水稻主产区稻田土壤胶体磷含量的地带性差异。第6章,探究了不同pH影响下稻田和菜地土壤胶体磷的分子形态及其流失机制。第7章,明确了保护性耕作与多样化轮作对不同时期稻田土壤胶体磷储存规律的影响。第8章,考察了降雨和施肥对水稻田田面水和稻田排水径流中的胶体磷流失贡献的影响。第9~11章,评估了胶体磷在稻田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田面水中的流失风险及其与磷肥输入的关系。第12章,探究了施加粪源生物炭(简称粪源炭)对土壤胶体磷释放的影响规律。第13章,弄清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胶体磷的阻滞系数。第14章,建立了可以预测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线性回归模型。第15章,考察了PAM和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胶体磷流失的联合阻控效应。
该书所用的许多资料含有诸多创新理论和学术观点,对发展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理论具有较大的贡献。书中提出的土壤胶体磷流失防治对策大多来源于田间实际,是切实可行的,一些来自室内模拟和温室试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颇,有待实践检验。
图片来源:Pixabay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引发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水体污染控制的核心问题。早在20 世纪90 年代,美国评估报告已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其贡献量高达68%~83%,影响到50%~70%的地表水体;丹麦、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意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对地表水氮磷的贡献不容忽视,直接影响到地表水体的质量控制目标。
我国农业面源诱发的水体污染问题至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滇池、太湖和巢湖等大型湖泊,淮河、汉江、珠江、葛洲坝水库、三峡水库等典型河流水体中氮、磷富营养化问题急剧恶化,部分湖泊、河流水质氮磷指标已达劣五类,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源。2007 年太湖大规模蓝藻暴发,直接导致无锡等城市自来水供给中断,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我国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在“十一五”期间设立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为推进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高度重视。
胶体在磷素粒径分布中可能起到维稳缓冲作用(图1)。作者团队通过对太湖流域典型的以农业面源为主的入湖河流苕溪的研究发现,东苕溪流域从上游到下游,颗粒态的TP及MRP(钼蓝反应磷)含量激增,真溶解态的TP及MRP下降,而胶体态TP及MRP含量较为稳定(图2)。
图1胶体对流域磷酸盐的运移作用
图2 东苕溪磷素粒径分布绝对浓度(a)和含量百分比(b)
作者团队采集了全国典型稻区(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华中稻区、华南稻区和华东稻区)的土壤样品,分析了稻田土壤胶体磷含量的地带性差异,发现土壤水分散性胶体磷含量范围为3.11~66.49mg/kg,平均值为27.14mg/kg,各土壤间差异性较大;在流失的土壤总磷(<1μm)中,胶体磷含量的比例范围为10.51%~84.47%,平均值为51.31%,其中50%以上的土壤样本中的水分散性胶体磷含量超过真溶解态磷(图3)。
图3 典型稻区土壤水分散性胶体和胶体磷含量分布
作者团队联合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及磷-31核磁共振(31P-NMR)光谱技术深入表征了土壤中胶体磷的分子形态特征(图4),发现了菜地和稻田土壤胶体磷主要以铁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存在(图5)。
图4 磷分子形态表征手段
图5 土壤胶体样品及磷标样磷的K边XANES谱
注:短线表示不同磷形态的特征峰:a,铁磷;b,白线峰;c和d,钙磷;e,氧的振荡峰。HAP,羟基磷灰石;TCP,磷酸三钙;DCPD,二水合磷酸氢钙;MCP,磷酸二氢钙。稻田谱图经过Savitsky-Golay平滑处理
作者团队探究了保护性耕作和多样化轮作、添加生物炭、高分子絮凝剂等手段对土壤胶体磷流失的阻控作用。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实验,作者团队发现免耕与秸秆还田可以有效阻控土壤胶体磷流失,但阻控效果受土壤质地、轮作背景及土壤本底磷含量的交互作用影响。
作者团队探究了施加3种粪源生物炭的土壤中胶体磷的释放潜能,发现了猪粪生物炭(PM)的添加会显著增强土壤中胶体总磷的释放,而羊粪生物炭(SM)与牛粪生物炭(CM)会抑制胶体总磷的释放(图7)。
图7 施加不同种类粪源生物炭后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能
TPcoll-胶体总磷;MRPcoll-胶体钼蓝反应磷;MUPcoll-胶体钼蓝不反应磷
作者团队研究了添加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后八种土壤水分散胶体的微观结构,及不同PAM施加量对其土壤胶体磷的释放阻控效应,发现施加25kg/hm2PAM后,八种土壤胶体的形貌如图8所示。在10μm的空间分辨率下,八种典型土壤胶体中均可观察到呈网状分布的PAM絮状体,并且PAM表面还有明显的土壤颗粒物分布。PAM对黏土和粉壤土中胶体磷流失潜能的抑制作用较好(59.4~96.3%),对胶体磷含量较少的粉土的抑制效果较弱(31.7~39.6%)。PAM在砂壤土和壤质土中也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在施加低、中、高三个水平的PAM后,抑制率平均为40.7~81.2%。但是,PAM的施加可能会促进土壤中胶体态MRP、真溶态TP、真溶态MRP、真溶态MUP的释放(图9)。
图8 施加25kg/hm2PAM后土壤水分散性胶体的SEM图
图9 施加不同含量PAM后土壤胶体磷和真溶解态磷的流失潜能
0、L、M、H分别指0 kg/hm2 、12.5kg/hm2 、25kg/hm2 、50kg/hm2 的PAM施加量
梁新强,浙江余杭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助理、环境工程系主任、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优青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杰青项目获得者,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省部属单位高层次人才,兼任国际水协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浙江省农业生态与能源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专家、《环境生态学》期刊特邀编委、《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版》编委。主要从事流域面源污染发生机制与治理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发表Nature正刊论文1篇,主编科学出版社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为解决我国流域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关键科学问题,以及促进面源污染防治研究成果走向应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土壤胶体磷储存与流失阻控》主要介绍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有关胶体促发的土壤磷流失现状,揭示了胶体作为中间介质对磷元素迁移的重要作用,探明了多种农田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能、阻滞系数及其差异性,考察了土壤酸度变化、保护性耕作与多样化轮作、降雨和磷肥输入、施加生物炭等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胶体磷释放及流失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土壤胶体磷流失的有效阻控对策。
该书适合环境学、土壤学、水科学、生态学、农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特别是从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的广大科技人员,对从事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管理与决策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
1.1农业面源污染形势 1
1.2 土壤磷的储存形态 2.
1.3 胶体促发的土壤磷流失 12
1.4 影响胶体磷活化迁移的因素 19
1.5 土壤胶体磷存在的双亚效应 20
1.6 农业面源胶体磷流失原位控制策略 22
参考文献 29
第2章胶体磷在典型面漁污染河流中的分布特征 40
2.1 引害 40
2.2 试验设计与 分析方法 41
2.3 东苕溪磷元素粒径分布特征 43
2.4 东苕溪磷元素组分特征 44
2.5 胶体颗粒浓度效应分析 46
2.6 河流胶体磷浓度变化原因分析 46
2.7 小结 48:
参考文献 48
第3章稻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士壤胶体磷的差异性 51
3.2 试验设计 与分析方法51
3.3 土壤胶体及股体磷流失灌能 51
3.4 土壤不同活性磷组 分的分布特征 53
3.5 土壤胶体磷流 失潜能与不同活性磷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4
3.6 不同土地利用 类型土壤胶体磷差异原固分析 55
3.7 小结 57
参考文献 58
第4章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每胶体磷储存的影响机制 60
4.1 引言 60
4.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60
4.3 南方典型稻田土壤的善本理化性质及遗产磷的储存情况 63
4.4 商方典型稻田土壤中部分金属 (Mg、 量e. Al. Ca)含最 66
4.5 商方典型稻田士壤中不同形态磷元素组成 69
4.6 稻田土壤中胶体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77
参考文献 78
第5章稻田土壤团聚体对胶体磷含量的影响 79
5.1 引言 79
5.2 试验设计与分 析方法 79
5.3 稻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总体特征 81
5.5 稻田土壤胶体磷含置稻区特征 87
5.6 稻田士壤胶体磷含 最影响因素88
5.7 小结 90
参考文献 90
第6章土壤酸度对胶体磷流失的影响 92
6.1 引言 92
6.2 试验设计每分析方法 92
6.3 pH促发的土壤股体及磷元素活 94
6.4 土壤胶体磷形态 表征 97
6.5 讨论 100
6.6 小结 103
第7章保护性耕怍及多样化轮作对稻国士壤胶体磷的影响 105
7.1引言 105
7.2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105
7.3 保护性耕作及多样化轮作下稻田土壤总磷含最变化特征 107
7.4 保护性耕作及多样化轮怍下稻田土壤胶体键含量变化特征 109
7.3 保护性耕怍及多梯化轮作下稻田土壤胶体磷分于形态表征 113
7.6保护性耕怍 甸多样化轮作调控胶体磷的原因分析 116
7.7 小结 117
第8章典型稻田田面水和排水胶体磷流失规律研究 120
8.1 引言 120
8.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120
8.3 稻田降 雨产流过程中胶体磷流失贡献的动态变化 121
8.4 稻田 旧面水和排水径流中胶体磷流失规律 123
8.5 稻田阳面水每排水径流中胶体MRP和MUP含量 125
8.6 稻因旧固水和排水径流中胶体磷的赋存形态分析 127
8.7 小结 128
参考文献 128
第9章不同施肥 下稻田田面水胶体磷的分布特征 130
9.2 试验设计每分析方法 130
9.3气象水文参 数变化情况记录 133
9.4 稻田阳面水总磷浓度变化 133
9.3 稻田日面水胶体磷分布特征 134
9.6稻田阳面水无机磷 每有机磷的分布变化 136
9.7 无机磷在不同粒级上的变化 138
9.8 各粒级磷浓度随框肥时间的固归分析 138
9.9 小结 139
参考文献 140
第10章不周施肥下稻田径流排水中胶体磷的流失规律 141
10.1 引音 141
10.2试验设计 与分析方 141
10.3稻日径流中 磷元素粒径组成 142
10.4稻田 径流中无机磷与简机磷的组成 143
10.5稻田 径流中胶体态元聚的含置特征 144
10.6稻田 径流中各粒级磷的活性强度 143
10.7小结 146
参考文献 147
第11章不同施肥对稿田土壤刻配胶体磷的影响 148
11.1引言 148
11.2试验设计 与分析方法 148
11.3旅肥对水稻产A与磷元素利用的影响 149
11.4施肥对土壤总德剖面分帘的影响 150
11.5施肥对土壤剖面胶体释放最的影响151
11.6土壤胶体形貌/盲能团/晶体结构特征 152
11.7施肥对土壤股体磷創酉分布影响 155
11.8施肥影响下无机磷和有机磷在胶体和溶解相的分布 158
11.9 小结 159
第12章粪源炭对稻田土壤胶体磷释放的影响 161
12.1 引宫 161
12.2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161
12.3不同粪源炭的基 本理化性质分析 163
12.4不同种类类源炭对土壤 pH、TC. TN的影响 164
12.5不周种类粪源炭对 土壤TP和OIsen-P含置的影响 168
12.6不同种类粪源姨对上壤般体磷釋放规律的影响 171
12.7施加粪源炭后不同土壤中胶体鳞流失潜能的预测 177
参考文献 179
第13章PAM 对土壤胶体磷迁移阻滞系数的影响 181
13.2试验设计 与分析方 181
13.3 PAM 对土壤中胶体磷的流失的影响 183
13.4 北壤对胶体磷的迁移阻滞的作用 184
13.5 小结 186
第14章 PAM 对稻阳土壤胶体磷释放阻控效应 188
14.2 试验设计 与分析方法 188
14.3 不同 PAM施加量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影响 188.
144施加PAM后的不同质地t壤的胶体磷流失潜能 193
14.5土壤水 分散性胶体的微观结构 194
14.6 PAM 调控胶体磷釋放的原因分 195.
14.7小结 197
参考文献 197
第15章PAM 和生物质炭联含施用对稻因土壤般体磷释放的影响 198
13.2试验设计 与分析方法 198
15.3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199
15.4生物质埃对稻田上壤水分散性胶体含最的影响 200
15.3生物质炭对稻田土壤胶体撐含量的影响 201
13.6生物质羡添加下稻田土壤胶体磷流失因子方差分析 203
15.7小结 205
参考文献 205
(本文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