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xabay
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着眼长远、提升能力、统筹布局、协调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原则,建设引领型制造业开放创新体系,培养集聚制造业数字转型创新人才,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培育数字化战略产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构建制造业全球创新和生产网络,持续推进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推广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数字转型新模式,为实现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1)着眼长远。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于建设制造强国2035 战略目标,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针对制约制造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2)提升能力。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统筹布局。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加强制造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的顶层设计,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交叉重复。
(4)协调推进。加强制造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信息化、质量强国等国家相关战略的协同配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稳步有序推进制造业整体实现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5)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策措施,改革影响制造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6)开放合作。继续扩大开放,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建设引领性制造业开放创新体系,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化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数字化战略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1)智能和数字制造。加强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应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
(2)机器人与自动化。突破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和关键零部件,促进机器人在汽车、机械、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推进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3)清洁能源。加强先进晶硅电池、新型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集成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智能风电场、智能光伏电站等智慧运行云平台,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实时感知与控制。
(4)新材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趋势,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
建设制造业开放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1)夯实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开展数字工厂应用示范。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计划,支持成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中心。
(2)建设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在行业关键领域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在数字化战略产业领域,依托特色优势创新型企业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加强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引导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增强科研院所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4)建设数字化战略产业集群。成立数字化战略产业集群基金,协同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建设世界级的数字化战略产业集群。
(5)构建制造业全球创新网络。以制造业数字转型发展能力建设为主线,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合作,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创新合作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推广数字转型新模式、新技术。实施企业创新国际化发展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走出去”。
加快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培育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
(2)加大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供给。积极推进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学基金对前沿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3)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和数字制造、机器人和自动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
(4)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军人才培养。支持高校设置和加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专业,推进面向数字转型的高校专业学科体系建设。鼓励数字转型大型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制造业数字转型人才培养体系。
营造创新友好型发展环境,支撑制造业数字转型升级
(1)完善数字转型治理体系。实施数据自由流动计划,以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引领示范全社会数据开放共享。消除制约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在数字立法中体现数据开放、安全、知识产权和数据主权等内容。
(2)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成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项目,加大对制造业数字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和基础技术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实施有利于制造业数字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
(3)完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促进制造业数字转型升级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建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各类数字转型发展基金。
(4)加强数据安全与标准建设。制定一般性数据保护监管政策。建立数据安全创新中心,为数据安全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推进智能工厂架构标准化,推进数据接口和数据格式等的标准化。
本文摘编自《2019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穆荣平、郭京京 主编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0.3)一书。
《2019 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
(中国创新发展报告系列)
ISBN 978-7-03-064328-5
责任编辑:侯俊琳 牛 玲 刘巧巧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一篇 创新驱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
第一章 世界制造业创新发展总体态势 3
第一节 网络化 3
第二节 智能化 6
第三节 服务化 8
第四节 绿色化 11
第五节 格局重构 12
第二章 主要国家制造业创新发展政策与举措 18
第一节 强化顶层设计确保制造业领先地位 18
第二节 多措并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3
第三节 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26
第四节 聚焦重点优先领域加大新技术研发投资 28
第五节 全面提升制造业劳动者素质 31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现状与问题 34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34
一、产业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34
二、产业创新平台不断完善 35
三、产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36
四、产业变革日趋深入 38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40
一、制造业创新能力难以支撑高质量发展 40
二、制造业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严重滞后 41
三、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43
四、产业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缺乏人才基础 44
五、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用不强 44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发展思路与政策取向 46
第一节 总体思路 46
第二节 政策取向 47
一、加快发展数字化战略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47
二、建设制造业开放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49
三、加快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50
四、营造创新友好型发展环境,支撑制造业数字转型升级 52
第二篇 技术报告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演进 55
第一节 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55
一、制造业创新能力内涵 55
二、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数 56
三、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58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数 59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实力指数 62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效力指数 64
第五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实力与创新效力 67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实力演进 73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投入实力指数 73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条件实力指数 76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产出实力指数 78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影响实力指数 81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效力演进 84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投入效力指数 84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条件效力指数 87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产出效力指数 89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影响效力指数 92
第八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激励政策影响 95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激励指数 95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激励指数演进 97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激励指数演进解析 98
第九章 中国制造业重点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激励政策演进 108
第一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8
第二节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4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0
第四节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6
第五节 通用设备制造业 132
第六节 烟草制品业 138
第七节 仪器仪表制造业 145
第八节 医药制造业 151
第九节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57
第十节 金属制品业 162
第十一节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68
第十二节 纺织业 175
(本文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