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会当众讲话有多重要?

已有 3500 次阅读 2020-1-9 16:4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在需要当众讲话的时候,总感觉喉咙干紧,心生恐惧,手脚冰冷,甚至觉得头皮发麻?


这是典型的害怕当众讲话的表现。


但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需要当众讲话的关卡,例如公司开会时,年终总结时,甚至开家长会时......


这时,能够当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太重要了。


那么,该如何克服害怕当众讲话这个梗呢?


当众讲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这样的:在经历了几日的焦虑与失眠之后,你一直为之恐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随着台下的听众一 一坐定,窃窃私语声逐渐平息,人群开始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你身上。有些脸孔正在充满期许地微笑着,或许还一些人在漠然地打量着你。你觉得如梗在喉,心在胸膛中狂跳;你感到嘴唇发干、口舌生烟;你竭力想笑一笑,然而面部的肌肉却像被冰冻住一样;头脑一片空白,曾经反复演练的开场突然从记忆中消失。你所能感受到的,仍然是那种曾经多次完全控制你身心的恐慌感。


640.webp (12).jpg


大部分人认为演讲是比日常说话更为高级、更为成功、更为完整的表达形式。事实上,演讲就是你能当众把想要传递的信息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有人认为,从会讲话到会演讲的距离很遥远,是凡人到天才的距离。

当提到有名的大演讲家时,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名字,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类。
 
一是政治家。目前流传下来的精彩演讲,很多是政治家在时政要事或突发危机的关键时刻进行的,如里根在“挑战者”号失事后的电视演讲、肯尼迪在柏林墙下的演讲、马丁·路德·金的民权演讲等。当然这样的历史发展中的关键时机是偶发的,这些关键时机的演讲也留下不少金句,如“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Government is not a solution to our problem,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我们选择登月,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困难(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not because they’ 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re hard)”“I have a dream”“Yes,we can”等。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一个人要当总统,首先他得是个有魅力的演讲者。
 
二是“乔布斯”们。他们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演讲家,与政客不同的是,他们通常在贩卖一些实体的产品,而非“主义”和信仰。以乔布斯为代表,商人常以新品发布会为舞台,以媒体为主要听众,希望能通过媒体聚集一群欣赏甚至崇拜其产品、品牌、个人符号的“粉丝”牧师布道。乔布斯在 2007 年 iPhone 发布会上说“Apple reinvents the phone”,实际上他除了“重新创造”手机,也开启了一种新的、时髦的演讲风格。众多品牌领导者向他学习,从如何准备会场、视听设备,到如何介绍产品、如何走动,甚至到如何穿着。
 
而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高提及率的大演讲家名单中,几乎没有中国人。
 
也有人认为毛泽东是个不错的演讲者,乡音虽浓但激情澎湃。以往,我国历任领导人,并没有西方政客那么多在民众、媒体前演讲的习惯。而这一情形在悄然变化,接连数年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演讲视频,因社交网络而被广泛传播,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中国领导人在该场合下趋于“口语化”、“接地气”、诚恳并专业的现代演讲风格。此外,因推动政务公开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需求,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逐步建立并走向成熟,发言人及其演讲也愈发受到关注。
 
而商人中,有很多在做着“乔布斯式”的发布会和公众演讲,每年都有一些成功吸引关注的发布会,但较少是因魅力四射的演讲本身被记住的。
 
信息时代使内容分享变得容易了,内容贩售者中有一大类是以演说的视频或音频为商品的,如《百家讲坛》《晓说》《罗辑思维》《奇葩说》等节目,“喜马拉雅”“蜻蜓 FM”“得到”等平台,它们分享历史、人文、科技等内容的同时,塑造或成就了一群个性鲜明、号召力极强的演讲者。内容分享的简单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甚至普通人,开始进行面对公众的信息分享。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演讲集会有 TED、一席为例,TED 是 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技术、娱乐、设计)的缩写,一席以“人文、科技、白日梦”为题注,它们的演讲者大都不是传统意义上以说话谋生的、靠口才成名的“演讲家”,而是在自己专业领域内有所成就的“素人”,如法医、新闻记者、实验人员等。这些“素人”不一定具备公众演讲的方法和技巧,简短的演讲中也常有焦虑紧张的表现,但他们“不专业”“无技巧”地将闪光的思想传播给现场的听众,再通过互联网点亮更多的人,这就是公众演讲的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我们寻常中国人日常在做的公众演讲,或当众发言是什么样的呢?最常见的发生在工作场合中的是开会,听领导发言。若不擅长高效沟通的领导频繁开会,与会者会成为“囚徒型听众”(captive audience),怕是心里常抱怨领导的发言就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类上司发言显著的共性是指示和政策多,对思想和政策的具体执行提得少,言语表达中充斥着官话、套话、“滥”词,导致本应致力于“沟通”的“开会”一词,在现代中文语境中,几乎等同于贬义的“浪费时间”。当然,管理学、互联网思维被很多企业采用后,这种现象在逐渐改善。
 
另一类每个人都会接触的,就是学习时听老师讲课。以大学为例,有种常见的现象:一些满腹经纶的老师,年纪稍长,学问足但课不见得上得好,能编写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精锐教材,但上课就是逐字逐句地读该教材。而年轻老师即便与学生即听众更贴近,知识传递更有技巧,但底蕴根基还是稍弱。所以一个老师能把课上好,与他的学问及演讲能力都密切相关。
 
事实上真正用了更多演讲技巧的是提案,各个行业的人们都会有在客户、老板、合作者面前展示自己方案的过程。目前大学生间也进行大量的小组讨论,以及课堂上、比赛中、毕业答辩时的作业提案。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场合的演讲,如典礼致辞、婚礼致辞、酒局饭局的发言等。常见的情形也以场面话、套话为主。仿佛中国人当众讲话时,形成了一种“将一腔真情用套话包裹起来,指望听众能抽丝剥茧感受到”的、不太高效的沟通方式。反而一个情真意切、说大白话的婚礼致辞,更能将满堂宾客感动。
 
其实,很多人并非不会表达,而是我们过去的言语沟通中制式化约束较多,演讲训练的机会较少,但这一现象正在改善。


《公众演讲与提案——如何开口表达》的目的是希望能让无论外向还是内敛、无论害怕还是享受众人瞩目的人,在需要当众使用言语阐明自己的观点、分享兴趣与成就、表达情感、说服听众的时候,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本文摘编自《公众演讲与提案——如何开口表达》连超 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一书,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40.webp (11).jpg
《公众演讲与提案——如何开口表达》
连超 主编
ISBN 978-7-03-060923-6
责任编辑:丛楠


内容简介


《公众演讲与提案——如何开口表达》分为四篇:演讲的准备、演讲内容的构建、言语和非言语的传达、告知和说服。 


“演讲的准备”聚焦于根据听众和情境的分析,确定选题和演讲的目标;“演讲内容的构建”介绍了工具“演讲大纲”的使用方法,以及观点的构建和支撑材料的配合,还对演讲中“故事”的运用展开介绍,并提出演讲节奏的技巧;“言语和非言语的传达”介绍了传达的言语信息、非言语信息、辅助物的运用,以及演讲恐惧的来源和克服;“告知和说服”主要对告知型、说服型、情境型三种类型的演讲及提案展开论述。 


公众演讲及相关的言语沟通能力,可谓广告学、传播学、营销学等专业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本书主要适用于这几类专业学生的公众演讲与沟通能力训练。除了关注理论和方法介绍,也加入了丰富的辅助材料,结合了众多近年中文演讲中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案例,更贴近时代地训练大学生当众表达的能力,且篇章按一次演讲的训练过程展开,契合目前大学生演讲的普遍痛点,读者可按章节顺序有对照性地展开训练。



本书目录

目录
导言 重新认识公众演讲 1
中国人不会当众说话?1
大学生也不会当众说话?3
什么是公众演讲 5
公众演讲与“日常对话”没有那么不同 9
为何要培养公众演讲能力 10
进步训练 11
第一篇 演讲的准备
第1章 分析听众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 16
1.1 读懂听众的状态 16
1.1.1 倾听障碍是怎么产生的 17
1.1.2 听众的类型和表现 19
1.2 分析听众 21
1.2.1 听众统计分析 21
1.2.2 情境分析与应对 22
1.3 建立听众相关性 23
1.3.1 寻找和打造共同点 23
1.3.2 满足听众某种需求或利益 24
1.3.3 适应听众,有针对性地告知和说服 25
进步训练 26
小结 26
第2章 设定选题和目标 27
2.1 “说什么”是第一个难点——什么样算一个好的选题 28
2.2 如何选题 30
2.2.1 决定选题方向 30
2.2.2 提炼选题 32
2.2.3 选题的文案描述 33
2.3 设定清晰可达的演讲目标 33
进步训练 35
小结 35
第二篇 演讲内容的构建
第3章 演讲大纲的组织——结构清晰 38
3.1 公众演讲基础结构的重要性 39
3.2 构建演讲大纲 39
3.3 演讲大纲的必要性 42
进步训练 44
小结 44
第4章 演讲主体——观点的组织 46
4.1 要点的组织逻辑——演讲内容的“骨架” 47
4.1.1 适应演讲内容的要点逻辑 47
4.1.2 适应听众的要点逻辑 48
进步训练 50
4.2 支撑材料是演讲内容的“筋肉” 51
4.2.1 为什么要在演讲中使用支撑材料 52
4.2.2 事例的使用——形象化说明 53
4.2.3 数据的使用——量化你的观点 57
4.2.4 证言的使用——权威力和冲击力 59
4.2.5 定义、描述、解释、类比、叙事 61
4.2.6 支撑材料的搜集和使用 65
进步训练 70
4.3 故事是“一招制胜”的共鸣武器 72
4.3.1 故事点亮演讲 72
4.3.2 如何讲好故事:角色——故事人物的行为功能 74
4.3.3 如何讲好故事:情节——故事的事件结构 79
4.3.4 如何讲好故事:故事模板 81
进步训练 87
小结 87
第5章 开头和结尾界定了你和你的演讲 89
5.1 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 89
5.2 演讲开头要完成哪些功能 91
5.2.1 吸引注意 92
5.2.2 建立听众相关性 94
5.2.3 建立可信度 95
5.2.4 陈述演讲主题 97
5.2.5 概括主要观点 97
5.2.6 建立自信 98
5.3 演讲开头的技巧 98
5.4 结尾该做些什么 103
5.4.1 重申中心思想 103
5.4.2 深化情感交流 104
5.4.3 营造结束氛围 104
5.4.4 结尾的技巧 105
进步训练 107
小结 107
第6章 演讲的节奏与律动 108
6.1 衔接让演讲更流畅 109
6.2 节奏创造听众的情绪波动 110
6.2.1 内容的起伏 .111
6.2.2 传达方式的起伏 117
进步训练 118
小结 118
第三篇 言语和非言语的传达
第7章 传达的言语信息 120
7.1 言语的作用与局限 120
7.2 公众演讲的言语传达 124
7.2.1 像日常“谈话”那样演讲 124
7.2.2 公众演讲言语传达的技巧 128
进步训练 132
小结 132
第8章 传达的非言语信息 134
8.1 “可信”的非言语信息 135
8.2 公众演讲的非言语传达 137
8.2.1 声音 137
8.2.2 眼神与表情 140
8.2.3 姿势与距离 141
8.2.4 手势与动作 143
8.2.5 外表与着装 145
进步训练 146
小结 147
第9章 辅助物提高传播效率 148
9.1 辅助物的类型 149
9.1.1 为什么要用辅助物 149
9.1.2 常见的辅助物类型 149
9.2 辅助物的使用 151
9.3 提示物 153
进步训练 155
小结 155
第10章 演讲恐惧的来源和克服 156
10.1 演讲恐惧的来源 156
10.1.1 生理来源:基因决定我们害怕被注视 156
10.1.2 心理影响:家庭和经历塑造你的沟通特质 157
10.2 演讲恐惧的控制与克服 160
10.3 排练 164
进步训练 166
小结 166
第四篇 告知和说服
第11章 告知型演讲 169
11.1 什么是告知型演讲 170
11.1.1 客体的告知 171
11.1.2 过程的告知 172
11.1.3 事件的告知 173
11.1.4 概念的告知 174
11.2 告知型演讲的技巧 175
11.2.1 清晰易懂 175
11.2.2 有趣 176
11.2.3 提供真正有价值信息 176
进步训练 177
小结 178
第12章 说服型演讲 179
12.1 什么是说服型演讲 180
12.2 说服型演讲的类型 182
12.2.1 信念的说服 182
12.2.2 价值的说服 182
12.2.3 行为的说服 184
12.3 听众如何被说服 186
12.3.1 演讲者的信誉诉求——可信度的建立 187
12.3.2 演讲的逻辑诉求——传达逻辑的组织 190
12.3.3 演讲的情感诉求——引发情感的共鸣 197
12.4 说服型演讲的模式 198
12.4.1 反驳模式 198
12.4.2 比较模式 200
12.4.3 邀请模式 201
12.4.4 问题-解决模式 201
12.4.5 门罗促进序列 203
进步训练 205
小结 205
第13章 提案 207
13.1 提案的构成 207
13.2 提案策划书的撰写 208
13.2.1 为什么要撰写策划书?208
13.2.2 写策划书的原则——简明直观 209
13.2.3 写策划书的原则——逻辑清晰 211
13.2.4 写策划书的原则——风格优美 214
13.3 提案的传达 216
进步训练 217
小结 217
第14章 情境型演讲 218
14.1 介绍性演讲 219
14.2 颁奖、受奖演讲 221
14.3 纪念性演讲 223
14.4 娱乐性演讲 225
进步训练 228
小结 228
参考文献 229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213500.html

上一篇:钢板剪力墙的原理和性能
下一篇:病毒引力波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 吴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