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中,儿子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完一个学期了,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淡定从容,儿子已基本适应了这样快节奏的生活。
高中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1.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而且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老师讲的时候觉得听懂了,到做题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2.老师讲课速度奇快,据说是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备战高考,一年半就要讲完三年的课程,这样快的节奏让孩子们异常紧张,因为稍不留神就再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3.老师已不像初中那样管着学生了,而是更多地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业每周收一次,即使不交作业老师也不再通知家长了,据说有的学生竟然复印了别人的作业,连名字都忘了改就交上去了;4.时间抓得更紧了,一周只周日休息一天,而且开学没多久就有晚自习了,晚自习分一晚和二晚,一晚继续讲课,所以必须参加,二晚是自习,可自愿参加。因为在学校写作业精力会更集中些,所以多数孩子都选择上二晚,儿子也不例外。
由于高中的以上几个特点,孩子们很不适应,家长们的心里也很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会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过度。常听周围的人说,最开始上高中时很多孩子数理化不及格,连初中时成绩很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前同事的女儿就因为这个阶段没把握好,自信心倍受打击,因而变得十分叛逆。
终于在焦虑不安中迎来了高中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结果儿子的成绩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不仅总分排名比较靠前,而且化学和地理还得了年级第一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同时也不免担心,首战告捷之后儿子难免会产生骄傲情绪。果然不出所料,在接下来的一次月考中,成绩出现明显下滑,好在期末的时候又明显回升。在这样的起伏中,心里还是感到很欣慰,其实一直以来就希望儿子能在这样的班级学习,努力了就会上升,不努力就会下降,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看着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早出晚归的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是忍不住对儿子说:“大儿子太辛苦了!”每每这时,儿子总是说:“还好啊!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是呀!全国如此,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儿子的班级还算是比较活跃的,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比较踊跃,据说学校一共有四个学生会主席,其中三个都是他们班的,所以他们班组织的活动就比较多,而且每天都要找出点儿娱乐时间,由同学轮番到前面表演节目,让大家放松一下。更有才子将老师的经典语录进行了总结,煞是有趣。下面就摘录一些,以博大家一笑。
一、数学老师
1.你们要先飞,因为你们都是笨小鸟。你们现在都玩什么愤怒的小鸟,笨小鸟做不上题,所以就愤怒了。
2.小伙儿,看黑板,上课眼睛必须得瞪得跟牛眼睛似的,(顿了一下)虽然不是牛。
3.你看有的同学那卷子上,都是圈儿、圈儿、圈儿,成天下蛋。
4.我记得日本有一本书,讲心理学,有一章讲应试心理,讲得特别好。不过后来因为钓鱼岛问题,我把它扔了。(顿了一下)本故事纯属虚构。
5.没有考试的青春不是真正的青春。
6.世界是个大蛋,地球是个小蛋,你就是个完蛋。
7.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天上不会掉馅饼。
8.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把数学进行到底。
9.不写作业的人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10.擦黑板
老师:“咱们班有没有替老师擦黑板的习惯?我以前都组织擦协,擦黑板协会,还安排会长”。
(终于有同学去擦黑板了)
老师:“太好了,这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后擦黑板的人一定非常踊跃,尤其是女生,用行动证明自己”。
老师:“那块是我写得最工整的,被你擦下去了”。
老师:“根据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最宝贵的一条就是擦黑板长个”。
老师:“这道题得几”?
同学:“得2”。
老师:“不对”。
苑井达:“得2”。
老师:“正确”。
同学:“老师你不是说不对吗?”
老师:“你说就不对,苑井达说就对。因为他擦黑板了,擦黑板的人说什么都对”。
二、生物老师
1.讲嫁接
老师:“把苹果树上半部分砍掉,就成了一个苹果树墩,接梨树,长什么?”
同学:“苹果梨!”
老师:“完蛋玩仍,长梨!”
同学:“啥?你往上面浇一瓶冰糖雪梨,它能长出梨?”
老师:“你那脑瓜子咋长的?”
同学:“嫁接。”
第二天
老师:“你别提了,昨天我跟办公室内帮人学冰糖雪梨内件事儿,他们都笑得不行了,连数学老师都笑了(看来让数学老师笑难度很大)。”
同学:“老师,你没提我名吧?”
老师:“没有,那我能说吗。”
同学:“呼~”(终于松了一口气)
老师:“我就说七班内个娘娘腔。”(他们班就是七班)
同学:
2.我内帮学弟学妹总说我out,完了我还特别强势,总管他们,于是我有了一个别致的外号—奥特曼。”
3.你们呐,太厉害了,十个窍都通了九个了。
三、语文老师
1.鲁迅的文章特别有嚼头,像牛筋面似的。
2.以下我提到的素材,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千万别用。水里的鱼,天上的鹰,居里夫人的镭,爱迪生的灯,司马迁天天受宫刑,韩信胯下过半生,屈原是我国最优秀的跳水运动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