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来龙去脉(2)

已有 6138 次阅读 2012-2-20 15:17 |个人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信息, face

    CUIT张利华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世界上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EPT)60年代末,美国率先开办了以“管理信息系统”(MIS)命名的专业比如,上文提到的,1967年,美国明尼苏大大学启动了第一个MIS博士学位项目。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进步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需求越发强烈,相比而言,美国、日本和欧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信息管理人才教育体系。特别是美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除了设置信息管理专业外,还在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了信息管理类课程。

我国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科技情报”专业。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招收了我国第一届科技情报专业本科生。1978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也开始招收“科技情报”专业本科生。该专业于1993年被原国家教委更名为“科技信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同一时期,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由欧美国家引入到我国大陆。1980年,在薛华成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开始试办“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进入20 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高校开展的MIS教学和研究活动日益频繁。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 专业硕士点。此后,一些具有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也开始陆续开办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出现了以“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名称命名的专业,分别从属于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20 世纪90 年代末,为顺应国内外信息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取消了以“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命名的5 个专业,统一设立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2]。建议以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并提出的l6 IS 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专业目录于1998年出版后,很多学者对IS 专业的课程设计提出批评。19994月,教育部立即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研究与讨论,联合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提出一个机动灵活的6+X 方案。其中,6 门为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或叫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 为各校系科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各自确定开设的课程。19995,在合肥召开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研讨会",教育部高教司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教指委”)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了进一步优化,明确为“培养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系统科学与工程方法,能够承担各级各类信息管理工作,从事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业务的综合型、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明确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定位于管理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系统科学与工程之上。要求学生具有上述三个主干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并在数理知识和人文及语言素养方面达到较高要求,这也体现了该专业的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要求在专业建设必须与当前信息化建设紧密联系,以适应未来信息化人才需求和目标和标准。与信息类学科的主要区别是“重在应用”,与其它管理类学科的主要区别是侧重对“信息”进行管理。在此次会议中,教指委对“6+X”方案进行了审议,来自综合、财经、工科院校的50多位代表基本赞同该方案,认为更为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主要原因在于,虽然主干课程是一个专业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但由于该专业涉及的许多领域都是几十年以来新学科、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相对其它专业而言,内容变化速度快,难度大,因此,6+X即对现在专业建设有指导意义,又能适应即将出现的新变化。

时隔3年,在教指委2002年年会上,教指委采用新的层次结构定义法来重新定义主干课程。确定了最基础的2个层次共9门核心课程。其中,最底层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各专业必修的5门核心课程,分别为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运筹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学(侧重数理统计或概率统计)。在此基础上列出了作为二级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4门必修核心课,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

1998年10月,教育部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一书中首次公布了该专业的分布点数为151个,据统计,到2005 年我国共有40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仅2005年,教育部在《2005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就公布批准了28 所学校增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此,信管专业发展成为全国热门的专业之一,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止2010年,我国共有562所大学开办该专业。但专业分布点数的增加并未带来专业就业率的持续增长,据2010 年某网站的统计分析,2001-2009 年就业率逐年降低的专业中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学者分析认为,主要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综合性特点,虽然专业培养目标上规定了要达到多学科的融合,而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课程真正的融会贯通,大多信管专业毕业生感觉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仅仅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堆砌,很难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而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该专业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使得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招架无力。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龙去脉(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龙去脉(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龙去脉(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659371.html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信息资源管理 ....

[3]赵乃东,王峰,中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9月第13卷第17P91-9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539489.html

上一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来龙去脉(1)
下一篇:备教材:电子商务信息管理(框架)
收藏 IP: 125.70.22.*| 热度|

3 许培扬 langmalee nip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