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情绪是什么?
在傅小兰为中文版《脑、情绪于抑郁》做的译者序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十分有趣的是,罗尔斯教授基于达尔文等先驱的理论提出了自己对情绪的一些独到见解……他认为,情绪是工具性强化物(包括奖赏物和惩罚物)诱发的一种状态;情绪使基因能够限定行为的目标而非限定行为本身;情绪包括认知过程,需要认知加工(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来确定环境刺激或事件是否是工具化强化物;在没有外部感觉输入和认知加工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在本书第二章“情绪的本质”,2.2 情绪理论概述中记录到——首先,我将介绍我提出的情绪定义的本质:情绪是由奖赏物和惩罚物,即工具性强化物诱发的一种状态。如1.2节所描述,奖赏物是动物努力想要获得的任何东西。而惩罚物则是动物想要逃离或避开的任何东西,或者是会抑制与之相依的动作的任何东西。我们注意到改变奖赏物或惩罚物的施加频率所起的作用如同工具性强化物一样。在这个定义中,“工具性”意味着情绪状态被视为限定了任意行为动作的目标,即获得对应的工具性强化物。这与经典条件发射[一种由刺激诱发的,完全没有干预状态的反应(通常是自主反应)]完全不同(更多内容见4.6.2节)。由于工具性强化物诱发的相关状态及其特定功能将在第3章中介绍。
【思考进行时】
1. 没有外部感觉输入和认知加工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产生情绪状态?
因为人的记忆和想象力?人是有感知、记忆能力的,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会无意识或有意识接收很多刺激,采集大量信息,这些刺激无论人是否意识到,都会客观实在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有些会促进神经元的生长,有的会遏制神经元的生长,在这生生灭灭的过程中,一些神经元会被连接起来,一些又会被自然而然断开。当没有外在刺激输入和认知加工的情况下,神经系统依然会以自然的方式运行,自然而然释放一些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日积月累,会由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形成一种人类特有的不由自主,自然呈现的内观世界。心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2. 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舍身忘我保卫祖国和人民,一不怕苦,而不怕累,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一辈子?
在艾德蒙.罗尔斯《脑、情绪和抑郁》一书的序中,记录了这样一段文字——尽管,在达尔文式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基因限定的(gene-defined)目标,但是,人类的目标也可能会受到其他过程(如文化)的影响。的确,一些目标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定义的。比如小学时,学校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过年时,我和姐姐围坐在炉火边听父亲讲部队故事时才知道,其实当时在部队,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常态。那时连队很多士兵都会悄悄半夜起来,争先恐后地去给菜园子浇水......做好事不留名,做一个纯粹的,脱离低级趣味的,默默享受利他乐趣的人,就是当时很多士兵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什么是文化?是否是属于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基于实践活动的精神产物?想起了巴登尼玛老师讲授的《多元文化教育》,所有的文化原型都是在解决“吃什么”这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吃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环境可以吃的东西不一样,比如地处平原的成都,土地肥沃,曾听当地的出租车司机说,随便撒一把种子就能长出食物来。后来我有幸在成都发现了新津的翔生大地有机生态农场,在那里的市民农园租了一块5*6的地,发现真的如出租车司机所说的,只要播了种,一个星期去一次,浇浇水、拔拔草、松松土就可以长出很多美味的食材。如果不着急采摘,还可以看到不同食材的生命四季。我曾经把学生寄给我的大凉山土豆带去农场,在婆婆和新农夫的指导下种了下去,没想到那一年很冷,农场其它土豆都没有能存活下来,唯独学生寄给我的大凉山土豆存活了下来,看着那些果实,内心充满了欣喜,里面既包含了对生命的敬畏,又有对大自然的感恩。这种欣喜和当时看《生命的四季——华德福学校的植物课》里开篇第一章“生命的追问”感觉有一些不同,多了一份真实的体验和发自内心的感恩,这就是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寻找安全食物求生存的进程中,一些人把自己所看所做所想用图画、文字等记录在了某些载体上,最初的载体可能是低洼边湿润的土地、岩石、龟壳、兽骨、兽皮、木片等自然之物,后来有人发现了麻、丝、棉…难道“书”就是在远古人类在记载自己求生存的经历中被发明出来?并逐渐演变成现代各种书的模样,不仅是载体的变化,书中承载的内容也从早期对食材的记录慢慢扩充到了对更多人事物的记载。
3. 什么是工具性强化物?
情绪是由奖赏物和惩罚物,即工具性强化物诱发的一种状态。奖赏物是动物(包括人类)努力想要得到的东西。惩罚物是动物努力想逃离或避免(或者会降低与之相倚的动作的可能性)的东西。在这里“努力”指动物为了获得奖赏物或逃避惩罚物而表现出的任意行为,称为操作性反应(operant response),但其中不包括类似于条件反射的简单行为。
【案例引入】看见光,遇见王承书
【拓展阅读】寻找内在的自我——马斯洛谈幸福
什么是幸福?翻开封面,这样写道——幸福是攻坚克难时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够在使自己回过头来认识自己原来很幸福(尽管当时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份有价值的工作或事业之中。
亚伯拉罕.马斯洛(Albraham Maslow)在动机和人格方面的创见超越了学院派心理学的局限,跨入了管理和营销等主要企业领域。马斯洛喜欢探索那些新生的、刚刚能够感觉到的社会新趋势,并对这些趋势的长期影响提出大胆的推测。
马斯洛关于企业人文关怀的理论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他在对心理高度健康和具有高成就的人的需求、抱负、目标和动机进行探索性研究时,也一直尽量采用实证资料。如果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马斯洛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在公开场合。
马斯洛早年接受了严格的实验心理学训练,他的阅读范围跨越了许多学科,包括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甚至内分泌学。在引证他人的著作时,总是非常谨慎。他一直以一种冷静和负责任的态度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得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预言家的基础。
马斯洛研究了所有的动机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格式塔理论、行为理论,甚至生物(遗传)理论,他成功地整合了大量片面而矛盾的研究,并将它们融合成一套更完美的学说,具有很强的理论广度和解释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