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wufp 真实,自由,诚挚,平等 (个人天地,纯属消遣)

博文

前程有限,独立而行 精选

已有 11920 次阅读 2011-11-27 08:0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人生, 前途

    昨天,俺写了一篇博文,可能被认为是因为宣扬自己的原因,很少有人看。其中几个网友的留言,让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

    有网友说,去开个公司,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科研经费了。是的,表面上看是如此,有了公司,就会有生产和科研的连贯,似乎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不过,办公司则是另外一门学问,比做科研更为复杂,俺可以在嘴上操练,就像著名的赵括将军,真刀实枪的练一把,估计就会折戟沉沙,留给自己的将是一句“何必马草裹尸还”。所以,俺可以做到用技术帮助企业上市,也不敢自己去练就火中取栗的本事。

    在念大学的时候,俺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感到前程无量,有的是雄心壮志,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必将为科学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后来,教材以外的书多看了几本,才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知;真正做了几年科研以后,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做的实验不是这里有漏洞就是那里有缺陷,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研究内容;等到留学几年后,发现科研不是想创新就可以创新的,只有在不断地积累和深入理解中,才能产生一点点真正有意义的结果与看法。

    听说都灵大学门前有一个雕塑,是一只鹰和一匹马。很多人以为那是鼓励学子们象鹰一样翱翔蓝天,象千里马一样驰骋。可实际上,那是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因为那只鹰苦练飞翔的本领,要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结果出发五天后,由于没有觅食的本领饿死了。而那匹马,由于自认是千里马,在第一个当磨坊主的主人家干活觉得委屈,要求换主人,被换到了皮匠家,皮匠给了很好的草料,也没有什么活,没过多久就把它变成了皮革制品。

    俺曾经写过很多类似“做一个职业的科研人”,“为自己找一个能够做一辈子的方向”等文章,无非是婆婆妈妈的想说,其实一个人一生很短,前途有限,做一件你能做好的事情就很值得。而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前提就是一个,你能够活下来。

    活下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跪着活下来的,也有站着活下来的。我喜欢站着说话,不想蹲着,也不想弯着腰,更不想仰着头。德国知识分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也许是德国是科学技术曾经最发达的原因,也是他们迄今为止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高精密工业技术全球领先的原因。

    生命有限,前途有量,学会生存,做一件事情,理解了,做到了,估计工作和生活也能好一些,潇洒一些,快乐一点,这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很想对年轻人说的。
     分享一篇曾经写过的博文:http://cwufp.blog.sohu.com/170031911.html

                           做职业的科研人----寄语年轻人
    科研作为一个职业,和其它任何职业一样,本质是和社会做一个交换。更直接一点,科研人员所做的事情都是商品,只不过是比较特殊的商品----知识或者技术。职业生涯中能否做出高质量的特殊商品,决定了科研人员的价值。在获得博士学位那一刻开始,职业生涯就开始了,决定你人生价值的不再是考试成绩,而是成败。

    如何提高自己所做的特殊商品----知识或者技术的价值?积累或许是唯一的途径。在这之前,需要知道的是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从事这个特殊的行业,也就是拥有爱因斯坦说的那1%的天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拥有这个天才?非常简单,那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常说的兴趣就是指天才。因为兴趣决定了做事情的态度,而态度是人生哲学的反映。一个年轻人如果特别喜欢科研,对此非常感兴趣,必然会心无旁骛,并为此付出成功需要的那99%汗水。这就是成功的态度和人生哲学。

    积累如何实现呢?估计很多年轻人会说要用功刻苦,要努力学习。不错,那都是积累的基础,是积累必要的过程,却不是积累的本身。所谓科研人的积累是思考,是基于已知科学原理和事实,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所获得的与众不同的认识。这种与众不同的认识绝对不是那些英雄所见略同的认识,出现和别人相同认识的时候,可以说那个积累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甚至是错误的积累。真正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只认可一条最合理的。做知识贡献的,只认可第一个发现者;做技术的,只认可最先进。没有第二。

    认真为自己做积累的人,也就是善于思考的人,往往特立独行,是清高和孤独的。他们不会因为一篇论文不能发表而垂头丧气,也不会因为一篇论文获奖而沾沾自喜,不会因为一项技术能够产业化而兴高采烈,更不会因为思考不周失败而气馁。那种对官位、权力、金钱和荣誉拼命追逐的人,就没有科研的天才,不是做科研的料,很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科研工作的人,基本上不适合做科研工作,或许当个政治家或者管理者较合适。这些职业是另外的学问,需要时刻关注他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并认真听取意见后修正自己的言行的。

    认真积累的人生活是主动和乐观的,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积累而自信。当积累到很多的时候,只要拿出一点点,就能从社会上换得足够的生活和工作所需,从不会为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发愁。生存是第一需要对他而言应该是外星球语言,他听不懂这句话。他不会因为生存的需要去争抢资源或者荣誉,这些对他而言都是身外之物,无需为此付出烦恼。

    只有积累足够的人才是真正的职业者。职业者与业余的区别是明显的。这样的例子很多,从体育运动到演艺,到各行各业。常说的专家,本应该是指职业者中的佼佼者。职业还是业余不是自己定义的,更不是看职称或者官位的高低,而是根据表现。科研也是一样,职业科研人员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程度,不是体现在申请到多少项目上或者一些非学术团体设立的奖项上,而是体现在做事情的态度和结果上。在体育运动中,没有一个职业选手会用一次比赛的结果来判断一个运动员水平的高低。其实科研工作也是一样的。社会认可程度或者说,科研人创造的特殊商品的美誉度,是判断科研人员是否较高职业素养或者具有什么特点的最终结果。诸多名人,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达尔文等外国科学家,中国人老百姓都知道的名字与他所从事的职业,这是标准的职业科学家。中国人中,詹天佑、李四光、童第周、茅以升、邓稼先、袁隆平、华罗庚、陈景润等等,也都是这样的科学家。他们被社会认可并得到广泛的称赞,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和职业在老百姓的脑子里可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过,也有很多的中国“知名大科学家”,老百姓只知道他们很有名,却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这并不是老百姓的错,只是因为这些人不够职业。这些人被当成科学家出名也是我们国家科技落后的根源。年轻人还是努力成为前者而不是后者,不要别人都知道你是科学家,却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你到底做出了什么。

    高度职业素养的形成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但是,这个长期积累与年龄无关。牛顿也好,爱因斯坦也好,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形成了良好的积累,在他们的后半生只是把原有的积累变成了可与他人分享的形式。

    积累的多少,职业化程度的高低与有多少所谓的成果无关。最好的例子就是孔子和老子。这两位老人家都是最早期的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孔子自己写的书只有一本,是注了易经;而老子只写了那流芳千古的五千字。但是,他们的积累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过世而不能流传于世。譬如,孔子的思想就变成了论语,中庸,大学等;老子的思想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更好的宣扬。

    当你拥有雄厚积累的时候,你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自然就更大,为社会贡献的也就越多,社会给予的回报也会相应的提高。认真做好积累,让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积累的科研人,是最终成为社会承认的科研人的基础。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不仅仅是口号,更应该是实力。

    作为年轻人,每当我们去找工作屡屡碰壁的时候,每当我们为科研工作和生计发愁的时候,是否可以这样想一想:我一个博士都找不到工作,社会上那些猎头公司为何还能生存?为何有人博士毕业被人家抢夺,而自己却落荒?

    或许,从思想到行为,表现出足够的职业,是能让自己生活和工作都主动的最本质所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512067.html

上一篇:猎奇与科学
下一篇:陈安博士看过来,俺教你怎么拍鸟!
收藏 IP: 221.218.152.*| 热度|

106 武夷山 李学宽 马红孺 刘艳红 孙学军 吕喆 齐伟 刘立 杨晓虹 曾泳春 张玉秀 吴吉良 黄锦芳 丁甜 苏德辰 高建国 唐常杰 蔣勁松 陈湘明 王金伟 常小玉 王磊 王涛 徐耀阳 曹墨源 侯二飞 高召顺 曹贺贺 张朋波 朱志敏 刘用生 柳林涛 张天翼 吴宝俊 孙健 黄林科 唐久英 张伟 汤治国 钱磊 曹聪 金勇 徐耀 赵传林 宋希坤 刘洋 陈安 赵纪军 王可 孙静 王志杰 曹广福 曾新林 郭景涛 行敏锋 柳东阳 黄川 肖传国 黄晓磊 马胜 王德华 贾伟 吉宗祥 齐霁 逄焕东 刘波 余昕 梁建华 魏成蓉 张亮生 彭真明 王桂颖 刘昶 王伟 张英姿 陈筝 佟冬 褚昭明 李心诚 张骥 曹俊兴 王驰 胡恩伟 姜宏斌 郭卢安政 陈志刚 陆绮 wgq3867 dsgwz bridgeneer zhanghongmin79 yangwencao jRtdUch7 crossludo lftkf yyfy105 lingling101 xiaxiaoxue86 liangqiang xqhuang dulizhi95 myyddd chinaqq1989 niming007 weibin314 anglejiec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